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五苓散

曾荣修Ctrl+D 收藏本站 Ctrl+F 查找本页内容

五苓散出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症并治中篇,及《金匮》痰饮咳嗽篇,本方是为膀胱蓄水而设。由于太阳病发汗后,表邪不解传入膀胱之腑,其人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或有表里症,渴饮水,水入则吐,论中名水逆症者,或伤寒汗出而渴者,其病机俱由表邪入里,热与水结,膀胱气化失职而形成蓄水之症矣。或其人素体水盛,如《金匮》条文中指出:病人脐下悸,吐涎沫,而巅盳,此水也。诸症俱以膀胱蓄水为主,故悉以利水通阳之五苓散治之。

【方药】茯苓白术猪苓泽泻桂枝

【方义】茯苓味甘性平,猪苓味淡性平,泽泻味淡性寒,均属淡渗利水之品,白术甘温,健脾渗湿,桂枝辛泅通阳温经,气化膀胱,诸合用则膀胱气化功能复职,水道通畅,诸症自消。

临床中属于膀胱蓄水症范畴,变症各异的症候,均以五苓散为主加味治之,疗效满意,举案如下。

一、尿道结石

赖某某 男 39 资中石油局目前协助川大工作

1974 年 12 月 9 日,初诊,伴随来诊,本月 5 日晚突然右侧腰部剧痛,次日川大卫生科化验小便,白细胞少许,红细胞++,上皮细胞少许。

查血:白细胞总数 140cc,多核 70%,淋巴 14%

诊断:尿道结石(肾盂上),病至今日已五天,吃啥吐啥,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右侧腰痛,小便胀痛难出。脉缓,苔微腻。

【证属】膀胱气化不行,水入则吐之水逆症。

【治宜】通阳利水。

【方药】茯苓20g 白术10g 猪苓10g 泽泻10g 桂枝10g。二付。

1974 年 12 月 11 日,二诊,病员独自来诊,并说:这二付药很解决问题,今上午小便时,起初仍胀痛,接著突然便出一块小石,质软,长约一寸粗约二毫米,当时即感到轻松,但小便已通利,微痛,便色微红(石块已送川大卫生科)昨日查小便,蛋白+,红细胞少许,白细胞少许,要求开健胃药。原方加三消药,二付。

岳某某 男 31 三圣乡粮丰村农民

1985 年 3 月 1 日,一年前小便经常泌胀,因作结扎术,都说结扎后的原因,于去年 12 月感冒,腰痛,小便不畅,经西医照片诊断为:右输尿管下端结石 0.3 x 0.7cm。经服药后,目前小便有时爽快,有时小便细,输尿管则胀痛,尿检:正常。

脉细弦双关动,苔腻。

【症属】石淋。

【治宜】通阳利水。

【方药】茯苓12g 白术10g 泽泻10g 猪苓10g 桂枝10g 花粉12g 牡蛎30g 金钱草20g 鸡内金10g 冲服二付。

1985 年 3 月 6 日,小便已爽快,尿黄,几月来未劳动,现已下田种蕃茄,大便仍不爽,有泡泡粘液,有时细条,去年腊月即如此,每天三、四次,腹痛。

原方加大黄10g二付。

1985 年 3 月 13 日,于 3 月 11 日,小便突然堵塞,后排出结石,今日复查结果正常。

二、癃闭

陆某某 男 67 新疆退休

1979 年 8 月 24 日,由家属伴随来诊,先去华西医大诊断为:前列腺肥大,拟手术治疗,本人不同意改服中药来诊。目前小便仍困难,解时需蹲下,而且淋漓不净,每次约半小时,便后阴茎前端痛,蹲下后有大便欲出现象。

脉缓,苔白。

【症属】膀胱气化失职。

【治宜】温经通阳利水。

【方药】茯苓15g 白术10g 猪苓10g 泽泻10g 桂枝10g 乳香、没药各10g 鸡内金10g 金钱草10g。三付。

1979 年 8 月 31 日,本人未来,述病情于纸上:①白夜尿频减。②溲后刺痛减。③浑浊减。④溲时仍需蹲下。⑤溲后对收尾没有感觉。⑥溲后尿道前端小痛。

原方加淮山药30g 六付。

1979 年 9 月 14 日,三诊,来人口述:站立小便可以尿出,不必蹲下了,溲后尿道已不痛,溲后稍有淋漓未净,饮食增加,身痒无癍痕,微咳痰少易出。

原方再加桔梗10g 杏仁10g。三付。

三、水逆

曾某 男 1 岁 3/12 儿科住院病员

1977 年 11 月 4 日,目前孩子吃饭吐饭,喝水吐水,烦燥低烧尿少,门诊治疗一周无效,收入住院数日,病情如故,面微红,脉缓,苔白。

【症属】表邪未解传入膀胱,热与水结,气化不行,上逆犯胃,故呕吐。

【治宜】通阳利水解表。

【方药】茯苓12g 白术6g 泽泻6g 猪苓6g 桂枝6g。一付。

1977 年 11 月 5 日,呕吐愈,低烧退,尿增多。原方一付,又观察一天出院。

【注】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者,是有表证也,渴欲饮水,水入即吐者是有里证也,若渴欲饮水,少少饮之,令胃和则愈,此乃胃中干燥之故,今渴欲饮水,水入不消,上逆而吐,故名曰水逆,原来所以吐之之由,则因邪热入里,与饮相博,三焦失其蒸化,而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致饮热相格于上,水无去路于下,故入入则吐,小便必不利,宜五苓散辛甘淡渗之品,外解内利,则表里两解而愈。

四、眩晕

包某某 女 44 色织布厰医生

1980 年 4 月 8 日。护送来诊,入室即伏案呻吟不语,似有烦燥不安,来人代述:眩晕不能站立,天旋地转,呕吐剧烈,吃啥吐啥,询知饮水亦吐。脉缓,苔白润。

【症属】饮停心下,水逆上犯,阳气受阻故眩晕。

【治宜】通阳利水。

【方药】茯苓20g 白术10g 猪苓10g 泽泻10g 桂枝10g。二付。

【注】患者原本都是熟人,事后追访,药未服完病已痊愈,此案实同上案。

水逆病人,病理病机雷同,表现的症状轻重不同而矣,不再赘述。

五、淋症

曾某某 女 43 二通机械厂

1981 年 9 月 4 日,尿频、尿急、尿痛,腰痛二日,查小便:脓球++,赤血球少许。

脉沉,苔薄白。

【症属】膀胱蓄水,气化失职。

【治宜】温阳利水。

【方药】茯苓15g 白术10g 泽泻10g 猪苓10g 桂枝10g 瞿麦10g 车前草10g。二付。

1981 年 9 月 6 日,诸症好转,查小便:白血球少许,上皮细胞少许。原方二付。

1981 年 9 月 9 日,诸症消失。查小便:正常。原方巩固。二付。

陈某某 女 28 毛巾床单厂

1978 年 3 月 27 日,尿频、尿急、尿痛、腰痛。

查小便:蛋白质+++,赤血球+++,白血球少许,小便微红,浑浊。

脉缓,苔白。

【症属】膀胱蓄水,气化失职致淋症。

【治宜】温阳利水。

【方药】茯苓20g 白术10g 猪苓10g 泽泻10g 桂枝10g 瞿麦10g 车前草10g。二付。

1978 年 3 月 31 日,症状消失,唯腰仍痛。

查小便:白血球 0-1/高倍,上皮细胞少许。

原方去瞿麦、车前草,加牡蛎30g 花粉12g

六、肾炎

谭某某 女 31 市供电局安装公司

1983 年 7 月 2 日,原有肾炎,今日复发,目前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尿浑浊。

脉濡,苔白。

查小便:蛋白质+++,白血球+,脓球++,赤血球+。

【症属】膀胱蓄水兼湿热。

【治宜】通阳利湿。

【方药】茯苓20g 白术10g 猪苓10g 泽泻10g 桂枝10g 瞿麦10g 车前草10g 花粉12g 牡蛎30g。二付。

1983 年 7 月 4 日,病情大有好转,前次在某医院治疗数月始愈。

查小便:蛋白质少许,脓球+,赤血球少许,上中 C+。原方二付。

1983 年 7 月 6 日,继续好转,腰仍痛。

查小便:脓球+,赤血球少许,上中 C 少许。原方去车前草。二付。

1983 年 7 月 8 日,尿频、急、痛均愈,只尿后有未净感,目前中耳炎发病,西医打针服药不效,左耳心及耳下淋巴痛,无脓,左面部灼热。查小便:赤血球少许。

症已转属少阳兼湿热。

【治宜】枢转少阳外出,清热利湿并治。

【方药】柴胡20g 半夏10g 黄芩10g 白止10g 升麻10g 瓜蒌10g 龙胆草10g 苍术10g 泽泻10g 木通10g 甘草10g 大枣10g 生姜10g。二付。

七、嵌顿疝

陈某某 男 3 家住璃琉场,其母理发师

1989 年 5 月 6 日,孩子腹痛数日,呕吐,在某医院诊断嵌顿右,治疗数日不效。目前其母抱著孩子昏昏欲睡,似睡非睡,似烦燥,其母正述说病情之际,孩子突然呕吐,全然吐水无物,烦燥似好转,暗思此症即水逆之明证,再检视孩子下身,睪丸一半在外,一半在内,不上不下,不进不出,不红不肿,阴器属厥阴经络循行之范围。此症凭属厥阴受寒。脉沉,苔白。

【症属】水逆症兼厥阴受寒。

【治宜】温阳行水兼治厥阴表寒。

【方药】当归15g 桂枝6g 白芍6g 木通6g 细辛5g 甘草5g 大枣5g 茯苓15g 白术10g 泽泻6g 猪苓6g。一付。

1989 年 5 月 8 日,诸症大减。原方再一付以资巩固。

此案初起腹痛缘于厥阴受寒,寒则收缩,故腹痛束缩,再次感受外邪,外邪转入膀胱之腑,气化失职,形成水逆症,加之厥阴寒邪未去,故兼症形成,投以五苓散兼当归四逆散,药症相投,易如反掌。

五苓散方,乃太阳邪热入腑,水气不化,膀胱表里药也。一治水逆,水入则吐,伏饮功停,故外水不得入也,盖饮亦水也,以水得水,涌溢而为格拒。所以谓之水逆,逆以上眩晕及水逆案,嵌顿疝均有饮水吐水现象,故均用五苓散通阳利水,气化膀胱内外兼,故水逆治,诸症自愈;一治消渴,水入则消。夫膀胱者:津液之腑,气化则能出矣,邪热之入与水合化为病,若水盛于热则水壅不化,水蓄于上,故水入则吐,乃膀胱气化不行,致小便不行也。若热盛于水,则水为热灼,水耗于上,故水入则消,乃膀胱之津液告竭,致小便无出也,二症皆小便不利,故均得而主之,若小便自利者,不可用,恐重伤津液,以其属阳明之里,故不可用也。由此可知五苓散非治水热之专剂,乃治水热小便不利之主方也。本方所以用治石淋,乃因湿热内蕴气化不行,水液停滞,日久尿中杂质集结,聚而成为砂石,或在肾或在膀胱或在尿道,总称石淋,故治石淋乃用五苓散加鸡内金、金钱草,因鸡内金有消化石质的特殊功效,金钱草有清热化石之攻效,故加此二味,在本方症中所涉及的淋症,中医所谈到的五淋,指总体而言,石淋只是五淋之一,其中还有血淋,气淋劳淋膏淋等,五淋的共同点,小便短数,淋漓不断,茎中痛是也,癃闭者,小便点滴不通,胀闷欲死是也。二症皆膀胱之气化失职,三焦之决渎不行所致。五淋因症状各有不同,可用五苓散加味各异,癃闭服五苓散不效者,即用补中益气汤,服后二时许,二煎再服。即以手探吐,此开上窍以通下窍法也,或用麻黄10g 杏仁10g 加入五苓散中,此通阳气以达阴气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