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麻杏薏甘汤

曾荣修Ctrl+D 收藏本站 Ctrl+F 查找本页内容

麻杏薏甘汤出于《金匮》痉温喝病脉症治第二,本方是以风湿病而设,病者一身尽痛发热日哺所剧者名为风温,其病机由于汗出当风或久取冷所致,故设麻黄杏仁薏仁甘草汤表里双解之。

【方药】麻黄、杏仁、薏仁、甘草

【方义】方中取麻黄、杏仁解表宣肺,以疏风散邪,薏仁健脾化湿,甘草调和诸药,合而用之。可疏风袪湿,蠲痺止痛,表里双解。临床中凡属风湿,且变症各异的症候,随症加减治之。举案如下。

金某某 女 52 成都沙帽街皮布胶鞋厂。

1976 年 6 月 6 日,咳嗽半年,痰稀薄背痛一年余,脉细濡,苔白。

【辨症】风寒闭肺兼寒湿。

【治宜】疏风散寒解表兼祛寒温。

【方药】麻黄10g 杏仁10g 薏仁20g 甘草10g。二付。

1976 年 6 月 17 日,自己续二剂,咳愈,痰减少,背痛减。原方二付。

李某某 男 成成都造纸二厂

1976 年 5 月 11 日,左脇下近少腹部痛,腰部左侧痛。脉浮细紧,苔白。

【辨症】风湿痺痛。

【治宜】疏风散寒祛湿。

【方药】麻黄10g 杏仁10g 薏仁15g 甘草10g。二付。

1976 年 5 月 13 日,两处痛均减。原方二付。

【分析】风寒湿聚而成痺,痺者不通是也,不通则痛。风寒湿三者所占的比例轻重不同,故表现的症状各不相同,如风痺,风行速,故痛而不定,所谓游性疼痛。时而这里痛时而又痛在它处,故称风痺。寒气重者称寒痺,寒气重著故痛而不移,而且疼痛较剧,因寒气主收,气血被寒气收缩循环受阻,不通则痛,因而痛处加重。湿气重者称湿痺,湿气重著,令肢体沉重,转侧困难是也。第一例患者背痛一年始终不移加之咳嗽半年,因寒气闭肺,故咳嗽因寒气阻滞经络不通则痛,本方宣肺散寒,故咳与痛均愈。第二例患者两处疼痛,不咳痛的部位不同,但病理及发病机制相同。故同一方剂均愈。

樊某某 男 成成都光天华食品厂

1977 年 9 月 1 日,左膝关节痛,足跟痛,腰胀痛,肩关节有时痛。脉左细弦,右脉弦滑数。苔白腻。

【辨症】风湿痺痛。

【治宜】祛风除湿。

【方药】麻黄10g 杏仁10g 薏仁12g 甘草6g 苍术10g 泽泻10g 防己10g 独活12g 牛膝10g。二付。

1977 年 10 月 28 日,因它病来诊,并带来原处方说风湿已愈。

杨某某 男 48 成都生物药品研究所

1980 年 6 月 21 日,内二江床,住院号 9510,胸腔积液入院 25 天,抽胸水一次 250cc。现症胸痛背痛,咳嗽痰清稀易吐,呃气,胃脘痞纳差,口苦无味。脉沉濡,苔厚腻。

【辨症】痰湿阻滞肺胃二经,肺气不宣,中焦不运。

【治宜】宣肺散邪,健脾行水。

【方药】麻黄10g 杏仁10g 薏仁15g 茯苓20g 甘草6g。二付。

1980 年 6 月 23 日,背痛咳嗽好转,背灼热愈,胃脘胸背好转,纳增。脉沉细濡,苔减。原方二付。

1980 年 6 月 26 日,胃脘痞胸背痛均愈。咳好转足已有力。原有肺结核,午后低烧 37.5 度。汗出。呃逆。脉沉细弦数 94 次/分,苔微腻。

【方药】麻黄10g 杏仁10g 薏仁15g 甘草6g 知母10g 川贝母10g 天冬10g 麦冬10g 北沙参15g。三付。

又二诊:烧退,诸症愈出院。

【分析】该病员因胸水住院,故有胸背痛,咳嗽等症。虽然抽出胸水 250cc,不可能抽走寒湿,因抽胸水后,仍有胸痛、背痛、咳嗽、胃脘痞等症。并有舌苔厚腻的反映,脉沉濡,脉沉病在里,濡者湿邪重也。由于辨症准确用药处方切题,肺气宣通,中焦运转,寒邪去痰湿消,诸症好转,背热愈,湿邪郁滞化热,故背热,湿去热自愈。由于患者旧有结核病,午后低热及结核病的咳嗽再加入养肺阴以治结核之药。故新旧老病都很快痊愈出院。

陈某某 女 18 汽车公司一总站

1983 年 8 月 12 日,母伴来诊,患扁平疣五年,经多家医院及皮肤研究所诊治均无效,且发展严重,经张某某医生介绍来诊。目前面部大小疣数拾粒,白色如皮肤色,凸起少许,有时痒,白带多,面色不华。脉弦濡,苔白。

【辨症】肺胃寒湿郁滞散于皮肤。

【治宜】宣肺散寒祛湿。

【方药】麻黄10g 杏仁10g 薏仁20g 甘草10g。三付。

1983 年 8 月 18 日,病无动静,原方银花10g 玄参12g 土苓12g。二付。

1983 年 8 月 20 日,面部扁平疣已软,不梗手,白带减,大便不爽。脉滑 92 次/分,苔白。

【方药】麻黄10g 杏仁10g 薏仁20g 甘草10g 银花10g 玄参12g 土苓12g 苍术10g 黄柏10g。二付。

1983 年 8 月 27 日,面部疣部份已变黑萎缩,白带已很少原方再加淮山20g 牡蛎30g 三付,以后介绍人告知,该病人愈后,身体已好些。

【分析】脾主肌肉,肺主皮毛,面属阳明,患者扁平疣长于面部,其病机原于脾肺可知,扁平疣不同于癍疹,癍疹原于脾肺的湿热,甚至营份亦热扁平疣,原于脾肺寒湿,故不红不痛不痒,由于湿邪久郁,让湿成毒,聚于肌肉、皮肤,形成扁平疣湿邪下注形成白带,湿邪聚于脾胃则身疲乏力。腿足无力,面色不华,或土黄色均是中焦湿邪表现。从以上的分析辨明扁平疣应属寒湿,郁久让毒聚于肌肉皮肤,医治原则不外宣散风寒,温中健脾祛湿解毒,临症辨症最为重要,首先要明确是阴症还是阳症,这就给选方用药指明了大方向,用药切题则病愈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