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大半夏汤

曾荣修Ctrl+D 收藏本站 Ctrl+F 查找本页内容

大半夏汤出于《金匮》呕吐哕下痢病脉症治第十七。本方是为胃反呕吐者而设。其病机由于脾胃虚弱,升降失职,纳谷不运。食停气滞,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故设此方补虚益胃,降逆止呕之剂治之。

【方药】半夏、人参、蜂蜜

【方义】方中半夏开散寒邪降逆止呕,人参、白蜜补中润燥。临床中凡属脾胃久虚,纳谷不运,食停气滞之范畴,而变症各异的症候俱投以此方,随症加味治之。举案如下。

曾某某 女 40 成都市建三公司

1974 年 12 月 7 日,背痛三、四年服中药无数,按风湿治疗又风湿药酒及西药无效。最近食道梗阻月余。脉缓,苔白。

【辨症】脾胃久虚,升降失调,气滞不降,阳气不运,故背痛,气阻食道即吞食梗阻。

【治宜】补虚降逆润燥。

【方药】法夏20g 党参15g 白蜜60g。二付。

1974 年 12 月 12 日,背痛愈,梗阻消失,为巩固疗效原方二付。病员说医治几年不愈的病,两味药就医好了,真难让人相信。

李某某 男 78 木船社退休

1975 年 11 月 29 日,食道吞咽梗阻时间较长,10 月份以来梗阻加剧,吃一口馒头喝一口水,才能下咽,伴恶心呕吐头眩晕,大便秘结,脉弦细无力,苔白。

【辨症】脾胃久虚所致噎嗝症。

【治宜】补虚益胃降逆止呕。

【方药】法夏15g 党参12g 白蜜60g 火麻仁30g 枳实10g 陈皮10g 生姜15g。二付。

1975 年 12 月 5 日,胃反呕吐愈。吞咽梗阻好多半,不喝水可以吃干食,但不如常人吞咽舒服,大便已不秘结。头仍眩量。原方二付。

本篇论述呕吐、哕、下痢病脉症治。呕吐、哕是胃病,下痢是肠道病。哕即呃逆,下痢括泄泻及痢疾。因本是总论胃肠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治胃病多涉及脾或联系肝;论肠病多涉及肾。原文:

一、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此条论述:胃有痈脓,排出为好。若止呕反而有害。

二、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本人认为可用五苓散治之。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按支饮治之。

三、问曰: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师曰:以发其汗阳微,膈气虚,脉乃数,数为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寒在于上,医反下之,令脉反弦,故名曰虚。此两段言:脉数当能食,因误不能消谷,胃中虚冷之故。第二段言:寒在上,误下之,故弦曰虚也。

四、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营虚,营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

五、趺阳脉浮而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名曰胃反。脉紧而涩,其病难治。

六、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此条说明病在上,不当用下法之故。

七、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痢,痢之则愈。此条言哕与腹满并见,视大小便,何部不痢,痢之则愈。

八、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此条说明胃阳不足,肝气犯胃。

九、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此条吐涎沫,在临床中常见吐涎沫者,白色像肥皂泡,非痰涎,用吴茱萸汤疗效很高。

十、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临床中有心下痞,按之濡,脉弦大便或初头硬等寒热错杂之症。

十一、干呕而痢者黄芩汤加半夏,生姜主之。此条是胆经内热邪犯肠胃而下痢者故以黄芩汤主之。呕者加半夏生姜止呕。

十二、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此条因胃寒停饮,故只用半夏生姜温胃降逆。

十三、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此条言水饮停胃而呕,水去阳回故思水,少少与之。

十四、呕而脉弱,便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此条言脾肾阳虚,阴盛格阳于外,病热危急,所以说难治,四逆汤主之。

十五、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少阳病有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喜呕,脉弦不必悉俱,故主以小柴胡和解之。

十六、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此条即本文之主题,前面已详述,并结合病案述之。

十七、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此条指肠胃实热所致,大便秘结,地道不通故反而上逆,火性急迫,故食已即吐,因无腹满,故不用枳实厚朴,只用泻热通便即可。

十八、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此条指出因胃有停水,呕与渴并见的症治。本症是因胃有停水而呕,同时又因停水妨碍脾气运输,津液不能上达,故渴欲饮水,治法应利水止呕,不治渴而渴自愈。

十九、吐后渴钦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兼主微风,脉紧、头痛。此条应结合《伤寒论》文蛤汤治之症参考研究。

二十、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此条的病机主要是胃寒,干呕、吐逆、吐涎沫可以交替出现,即有时干呕,有时吐逆有时涎沫,但也可以合并出现。胃中有寒津液为痰延,随胃气上,因而干呕吐涎沫。

二十一、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情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此条指正气与痰饮相搏为主要病机。由于两相搏络发生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病人自觉中有无可奈何之感,故用生姜半夏汤辛散水饮,以舒展胸中的阳气。

二十二、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本条的病机为胃气虚寒,因而手足有轻度的寒冷感,是胃阳不能伸展所致,与阴盛阳微的手足厥冷者不同,橘皮汤是以橘皮降气生姜止呕,合而用之能宣通胃阳,阳气振奋,则呕哕与厥冷自愈。

二十三、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本条的病机是胃有虚热,胃气上引起哕症,故用橘皮生姜以降逆气,竹茹甘寒清胃热人参甘草大枣以补虚,合用则清热补虚降逆止哕之效具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