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汤出于《伤寒论》辨阳明病脉症并治全篇,本方是为伤寒之邪传入阳明而设。其症不恶寒反恶热,身大热大汗出烦渴引饮,其病机由于伤寒太阳症罢,邪传阳明,表里俱热而未成腑实,其邪在阳明气分,气分之热宜清,故设此方以清阳明气分之热。
【方药】生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方义】方中用辛甘大寒之石膏,清气泄热除烦止渴为主,辅以苦寒生津清热的知母,则清热除烦止渴的作用增强,甘草粳米和胃,使胃气不伤,若热伤气阴加人参。临床中凡遇邪传阳明表里俱热而未成腑实症者,其变各异的症候,俱投以此方随症加减治之。举案如下。
朝某某 男 30 双流县文兴公社隆兴大队五小队
1980 年 6 月 16 日,内科一病室 7 床。肺脓肿入院八天,一贯咳嗽,去冬咳剧现仍咳嗽吐黄稠痰,牵丝不断,右侧胸痛,一直发烧,现 39 度。心中发热即吐血,纳差每餐一两,饥不欲食,汗多,口干思冷饮,消瘦。脉弦滑数 112 次/分。苔白大便黑色半干。
【辨症】阳明热邪久恋所致肺脓痒。
【治宜】清解阳明经热解毒化痰。
方药一:生石膏30g 知母10g 党参10g 甘草10g 淮山20g 贝母10g 乳香10g 没药10g 银花藤 30g蒲公英15g 花粉30g。二付。
方药二:犀黄丸,壹盒,早晚服。
1980 年 6 月 20 日,发烧上午 37 度,午后 38.5 度,咯痰腥臭,血多痰少。
【方药】原方加瓜蒌30g 赭石30g 花蕊石12g。二付。
1980 年 8 月 13 日,六诊:烧退,诸症减。治以清热解毒化痰去白虎汤。
李某某 男 26 北京人民大学学生暑假来蓉访亲
1980 年 8 月 2 日,内科二病室 24 床。发烧数日,昨日入院,上月 27 日头痛继则发烧,在其它医院打针服药不效来诊。汗出多,烧不退,体温高达 40.5 度,渴欲饮水,目前体温 38 度,前额头痛,病后大便至今只解一次,溲黄,脉洪滑大,苔白。
【辨症】温邪传入阳明,故不恶寒反恶热汗多。
【治宜】清解阳明经热。
【方药】生石膏40g 知母10g 甘草10g 淮山12g 菊花10g。一付。
1980 年 8 月 3 日,烧退,头已不痛。
【方药】生石膏30g 竹叶10g 党参12g 麦冬15g 法夏6g 淮山12g 甘草6g。二付。
1980 年 8 月 6 日,诸症愈,数日来无反复,出院。
【注】阳明病提纲: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阳明病是由胃家实所成,胃家包括肠胃而言。《灵枢·本输篇》云:小肠大肠皆属于胃。胃为水谷之海,邪热入胃如系无形之热邪。谓之阳明经症。身热汗出不恶,反恶热,经病腑病皆然,惟经病热高汗多,腑病则往往热不甚高汗亦较少,或身无汗而手足汗,然其不恶寒反恶热则一也。又身热汗出为阳明太阳共有之症。鉴别之法,惟在恶寒与恶热其庁人则脉,太阳之脉浮,阳明经病之脉洪大,腑病之脉迟实如此而矣。若热邪入胃与糟粕结实于肠间,致不大便或成燥屎,谓之阳明腑症。太阳病若发汗,若利小便,若下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说明太阳病误治亡津液转属阳明之原因。
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是言无表邪,反恶热是言有里热,因胃家实是病根,身热自汗出不恶寒反恶热是外症。此为阳明病的必见症,当须详辨。
阳明受病之初,其恶寒虽与太阳相同,而无实项强痛为可辨。即发热汗出,亦同太阳桂枝症,但不恶寒反恶热之病情,是阳明一经之特征。
阳明病头痛在前额,连眼眶胀痛,鼻筑气而流清,发热不恶寒,为阳明经症,法主葛根以解阳明之表。口燥心烦汗出恶热,渴欲饮冷,此热邪渐入阳明之腑,法主白虎,以撤其热,张目不眠,声音响亮,口臭气粗身轻恶热大便闭者,此热邪已入阳明之腑,法主小承气汤,微荡其热,略开其闭,加之胃实腹满,微发讝语者,可主调胃承气汤,以荡其实而去其满,更加舌苔干燥,喷热如火,痞满,燥实坚与夫狂讝无伦者,法主大承气汤,急驱其阳,以救其阴。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①面垢②,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①口不仁,语言不利,食不知味。②面垢:面部如蒙尘垢。三阳合病,由于邪热内盛,胃气不能通畅,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胃热炽盛,津液被灼故口不仁,面垢;热扰神明,故谵语;热迫膀胱故遗尿。此热邪充斥,上下内外而见自汗,应独清阳明之热,以白虎汤主之,若妄行发汗,则津液外泄,里热愈炽,谵语愈甚,若误下之则阴竭而阳无所附,故额上汗出,手足逆冷。
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应改为热)白虎汤主之。伤寒脉浮滑,浮为热盛于外,滑热炽于里,是表里俱热,太阳化热已转阳明的脉象。阳明病热盛,大汗、烦、渴等症势所必见,故用白虎汤以清泄热邪。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人参汤主之。伤寒无大热,知热已去表入里,口燥渴、心烦,知里热已炽盛,故为气液两伤的真热症,背微恶寒是热炽汗出肌疏,非表邪未解,故用白虎人参汤。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症者,白虎人参汤主之。此条说明白虎汤的用法,必须在表解后内热盛者,方可使用。若伤寒脉浮发热无汗,为伤寒麻黄汤症。表尤未解,便不可用白虎汤,用之反使表邪不除,变症蜂起。若渴欲饮水无表症者,是恶寒已罢,里热已炽热盛足以津伤,故以白虎加人参汤以泄热救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