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芍药甘草汤

曾荣修Ctrl+D 收藏本站 Ctrl+F 查找本页内容

  芍药甘草汤出于《伤寒论》辨坏病脉症并治篇,本方是为营阴不足,血不荣筋所致手足拘挛而设,其病机由于太阳病失治误治或素体营阴不足,以致筋脉失养,手足拘挛而痛,故设此方益阴和营,缓急止痛。

  【方药】白芍、甘草

  【方义】芍药酸苦,甘草甘平,酸甘化合为阴,又芍药有养血和营之功,甘草有甘缓补中之效,合而为方,能养血益阴,缓急止痛之剂。临床中凡属营阴不足范畴而变症各异的症候,俱投此方加味治之。举案如下。

  黄某某 女 25

  1976 年 7 月 14 日,舌头麻木月余,初未介意,近日加剧来诊。脉沉左关大无力,苔白。

  【辨症】营阴不足筋脉失养。

  【治宜】益阴和营。

  【方药】白芍12g 甘草12g。二付。

  1976 年 7 月 17 日,来诊他病,说舌麻已愈。

  【分析】从脉象来看,左关属肝,肝藏血,左关大而无力,故营血不足,舌体属脾,缺少营阴滋养故麻木。

  刘某 女 2 /12 其母在成纺厂幼儿园工作

  1979 年 12 月 4 日,孩子生下来,10 多天后,开始哭闹,夜间尤甚,至今月余,腹诊柔软,指纹偏紫,苔厚腻。

  【辨症】营阴不足兼湿滞。

  【治宜】益营兼袪湿。

  【方药】白芍10g 甘草6g 薏仁6g 木香6g 茅根6g。二付。

  1979 年 12 月 11 日,哭闹已愈。苔减。今日感冒打喷嚏咳嗽。另处方。

  张某某 男 65 卢山县鳯和公社一大队四小队

  1974 年 6 月 8 日,嗜好杯中物,有酒必饮,经济不宽裕,经常买曲香酒喝,植物根烤出之白酒,因此双腿腓肠肌痉挛(双腿抽筋)夜间尤甚,已数月之久。每夜必抽筋,最近加剧,必从睡梦中起床站立地上,双手压住,慢慢压住影向睡眠,不知何因何故。脉偏大数,苔白。

  【辨症】过量饮酒酒热耗伤营阴故足挛急。

  【治宜】益阴和营。

  【方药】白芍30g 甘草30g

  1974 年 6 月 10 日,基本愈,原方二付。嘱今后必须控制饮酒,否则复发。

  王某某 女 30 住华西后埧

  1977 年 9 月 20 日,满口牙齿酸楚(或口噤)不可名状,食物过热如此,食物过冷也如此。若食物不冷不热则症状好,病已数月,加重月余。脉弦偏细,苔薄白。

  【辨症】营阴不足波及肾阴。

  【治宜】益阴和营。

  【方药】白芍20g 甘草20g。二付。

  1977 年 9 月 23 日,症状大减,偶尔食物过冷过热,还有点感觉。原方二付。牙齿属肾,过敏属肾阴不足,营阴不足属肝阴不足人体是个整体,内而脏腑,经络骨肉,外而皮毛都是经络气血连成一体,不管任何部位出现病变,都不能以单独部位论治,这就是中医的基本理论。

  陈某某 女 50 塔子山苗圃员工

  1975 年,全身风湿瘫痪经本人较长时间治疗恢复后,双足软弱无力步行,改用弃汤即芍药甘草汤,嘱多服故以后全部恢复行走,其中原因久病或大病后营阴不足,出现不同症状。

  陆渊雷在芍药甘草汤下注解云:该方治湿热脚气不能步行,又名去扙汤,又治小肠腑咳,发咳而矢气,又止腹痛如神。脉迟为寒加干姜。脉洪为热加黄连。治拘挛急迫者,治足挛急者加用应钟园(出千金方)代赭石,赤石脂、巴豆、杏仁,又治小儿夜啼不止,腹中挛急者,患者年可廿,一日忽苦跟痛,如椎刺如刀割,不可触近,医以为有脓刀擘之,亦无效。腹皮挛急,按之不弛,用芍药甘草汤一剂而愈。某翁五十余,闲居则安静,稍劳动则身体痛不可忍,家事坐废殆卅年,医药无效,余诊之,周身有青筋,放之尽出毒血甚多与该汤约十余次而复常。

  据现代医学报导西医诊断有溃痒病者,有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有蛔虫性肠梗阻等不同数案,见症均有腹痛,结果皆以芍药甘草汤随症加味取效。笔者临床亦常用本方化裁治疗各种脘腹疼痛,如气滞加木香,泛酸加瓦楞子或海螵蛸,胃寒加高良姜、制香附,两脇痛加柴胡、枳壳每多获效。本方还可以治妇女痛经,疝痛、肾绞痛等亦有相当效果,如某医曾治一胆石绞通患者,用酒炒白芍30g 炙甘草9g 煎服一剂;绞痛顿除。

  此外,广州部队总医院中医科用本方治疗溃痒病四十二例,显效率 71.5%,其中十六例治疗前后有 X 线钡食检查,对比其龛影消失率为 81.25%。

  《古今医统》:治小儿热腹痛,小便不通及痘疹腹痛。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白术芍药汤即本方加白术,治脾经受湿,湿热下注,暴泻无度,水谷不化腹中剧痛者,又如黄芩芍药汤,即本方加黄芩,治热痢腹痛,后重身热者。

  《魏氏家藏方》六半汤即本方加入苦酒少许,再煎服,治热湿脚气,不能行走。

  《朱氏集验方》去杖汤即本方治脚弱无力,行步艰难。

  《传信适用方》中岳汤,赤芍六两,炙甘草半两,治湿气腿脚赤肿疼痛,及胸膈痞满,气不升降,徧身疼痛,并治脚气。

  《医学心悟》本汤治腹痛如神,脉迟为寒加干姜,脉洪为热加黄连。

  《类聚方广义》:治腹中挛急而痛者,小儿夜啼不止,腹中挛急者奇效。

  本方应用范围:阴伤、血虚发热;心绞痛;胃肠痉挛脘腹痛;胆结石、肾结石等引起的绞痛;腓肠肌痉挛以汤剂吞服全蝎散 1.5 克;三叉神经痛和眶上神经痛大剂顿服;颈椎病配合活血药;全身抽搐症,加当归钩藤木瓜,重症肌无力加黄耆、党参、乌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