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卑汤出于《金匮》水气病脉症并治第十四。此方是为风水而设,风水之为病,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自汗出,无大热者,越卑汤主之。其病机是风寒外束,内有郁热,寒束于外,故肺气不宣,通调失职,内热郁蒸,水走皮间,故一身悉肿。
【方药】麻黄、生石膏、甘草、大枣、生姜
【方义】麻黄辛苦而温,功能发汗宣肺利尿,配生姜加强宣散水湿之功。石膏清泄郁热,甘草、大枣补脾安中,合而为方能解表清热,宣肺利水之功。临床中凡属风寒外束,内有郁热而变症各异的症候,俱用此方,随症治之,疗效显著。举案如下。
王某某 男 54 成都制药四厂
1978 年 8 月 3 日,右腿肌肉胀痛,引臀部疼痛,行动困难,病已三周时间,一直在骨科诊治无效,目前病状同前,触之右腿肌肉柔软如常人,但自觉肌肉崩得很紧而且胀痛。脉左三浮大,右弦,苔白。
【辨症】风寒外束,内部湿热下注。
【治宜】温散外寒内清湿热。
【方药】麻黄10g 生石膏30g 苍术15g 甘草10g 大枣10g 生姜5g。二付。
1978 年 8 月 8 日,右腿及臀部痛基本愈,但腰部尚强。原方二付。
李某某 男 50 汽车中心站现住外科病房 5 床。
1977 年 9 月 1 日,肠梗阻入院未手术。目前大便困难,双下肢酸软,全身无力。脉浮大,苔白。
【辨症】表寒外束肺气不宣邪热壅肠道故梗阻。
【治宜】清湿热,宣散表寒。
【方药】麻黄12g 生石膏30g 苍术15g 甘草6g 大枣10g 生姜10g。二付。
诸症悉愈,未手术,继续观察数日,无恙出院,并来门诊特致谢。
【注】该案病人主要病情是肠梗阻,大便不通,为何不先通大便,去除肠的梗阻呢?脉浮大,属表未解,虽有便硬里实,亦不可利下,何以故,因脉浮也,当先解其外,表解热除,内外和谐而大便自通矣。设用利药,是为大逆也。论中有云: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此之谓也。
【原文】脉浮大,应发汗,医反下之,此为大逆,脉浮大此为表实之脉。应发其汗,若医误以大为里实,而反下之,此为大逆也。
刘某某 男 77 九眼桥本船社
1979 年 11 月 10 日,咳嗽一月余,气喘痰白不爽。脉浮大长,苔白微黄。
【辨症】表邪未解,热郁袭肺,故咳喘,此属肺胀。
【治宜】外解表邪,内清里热兼降气逆化痰。
【方药】麻黄12g 生石膏30g 法夏10g 甘草10g 大枣10g 生姜10g。二付。
1979 年 11 月 13 日,咳逆气喘好多半,原眼雾涩生眼尿也好转。原方二付。
邹某某 男 57 电动工具厂
1979 年 11 月 3 日,感冒后咳嗽二月余,中西药无效,呛咳,痰多易出,半夜咳醒影向睡眠,午后头眩,口苦有高血压,二便正常。带来中医方数:有用:栀子、生地、丹皮……;有用:沙参、玉竹、石斛……;白虎加银翘散等均不效。脉浮大弦,苔白黄。
【辨症】表寒束肺,邪热内聚迫肺。
【治宜】解表寒兼清热化痰。
【方药】麻黄15g 生石膏30g 法夏10g 甘草10g 生姜10g 大枣(缺) 淮山10g,代。二付。
1979 年 11 月 18 日,因他病而来,对上次处方赞赏不已,久治不愈的病,二付痊愈。今日主要口苦、溲黄、大便不通利,少阳内热,黄芩汤主之。
【注】原方: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卑汤加半夏主之。外感内饮,填塞肺中为胀为喘为咳而上气,越卑汤散邪之力多,蠲饮之力小,故以半夏辅其未逮,不用小青龙者,以脉浮且大,病独阳热,故利辛寒,不利辛热也。目如脱状者,目暗胀突,如欲脱落之状,壅气然也。
王某某 男 48 电动工具厂
1977 年 8 月 13 日,双下肢肿胀,抽筋、酸软。脉沉大有力(牢脉),苔白腻。
【辨症】湿热壅滞深陷下注。
【治宜】清热燥湿兼引邪外出。
【方药】麻黄12g 生石膏30g 苍术15g 甘草10g 大枣10g 生姜10g。二付。
1977 年 8 月 16 日,双下肢肿胀,抽筋消失,仍有酸软。原方二付。
李某某 男 69 煤建公司仓库
1973 年 10 月 27 日,双足肿胀至足底月余,最近加剧。脉沉弦大数(牢脉),苔黄。
【辨症】湿热内陷下注。
【治宜】清热燥湿兼引邪外出。
【方药】麻黄12g 生石膏30g 苍术15g 防己12g 甘草10g 大枣10g 生姜10g。二付。
1973 年 11 月 3 日,肿胀均减,上次足底不能下地,较前减缓,苔薄黄。原方二付。
1973 年 11 月 9 日,双下肢已不胀,痛大减,还有些麻木。原方二付。
【注】第⑤⑥两案脉沉大有力,为何与第①②案脉浮大有力,均用越卑加术汤治之。脉大两者相同,一浮一沉两者相反,浮者表邪未解,麻黄可以解表,沉者表邪陷里,麻黄可以引邪外出,学习好仲景方关键在于悟性,不在于读死书。
曾某某 男 60 成都汽车五队
1980 年 4 月 2 日,病已两年多,主要疲乏,腿酸软而重,加重半年,行动困难,目前双下肢双手肿而胀。腰痛,影向工作及生活,苦不堪言。脉浮大,苔厚腻。
【辨症】寒邪束表湿热久恋。
【治宜】疏表邪清湿热。
【方药】麻黄15g 生石膏30g 苍术15g 甘草6g 大枣10g 生姜10g。二付。
1980 年 4 月 4 日,手足肿胀消失,腰痛大减,足仍酸软,尿增多。脉浮大,苔腻减,原方二付。
1980 年 4 月 7 日,上方自己续二付,足酸软好转,原方加豆卷15g 茵陈10g。二付。
1980 年 4 月 12 日,上方又续二付,目前和初诊时几乎变成两人。腹肌,腰围均缩小很多,且饮食增加,脉转沉,苔腻减。原方略加减。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