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桂枝茯苓丸

曾荣修Ctrl+D 收藏本站 Ctrl+F 查找本页内容

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妇人妊娠病脉症并治第二十。本篇论述妇人妊娠呕吐、腹痛、下血、小便病变、水气反症等,并出其方治;对安胎养胎亦提出了办法。从篇中内容来看,重点在于腹痛和下血。因为妊娠腹痛或下血,均能影向胎儿,甚至导致流产,所以这方面的论述比较具体。本方是为瘀血或有症积之病,或瘀血所引发的月经紊乱,以及妇科的诸多疾病,其病机由于太阳病热入血室或其病因气滞而血液循环受阻,所致的瘀血,日久积聚而为症块。

【方药】桂枝、桃仁、茯苓、丹皮、芍药

【方义】本方为祛瘀消症之要剂。方中桂枝温通经脉;桃仁、丹皮破血祛瘀,消症散结;芍药缓腹中拘急,茯苓导诸药下行,共其成活血化瘀,消症散结之用,丸以白蜜者,意在不使猛攻,缓缓显效。临床中凡因瘀血致病,而变症各异者,俱投以此方治之。举案如下。

王某某 女 35 成都制革厂

1973 年 10 月 6 日,小腹痛两年余,月经推迟,月经有血丝,少腹有时感到冷,用暖水袋,温之舒适,夜间小便多,影向睡眠。脉沉迟,苔薄白。

【辨症】脾肾阳虚瘀血阻不通则痛。

【治宜】补脾肾活血祛瘀。

【方药】桂枝20g 茯苓20g 桃仁15g 丹皮10g 白芍10g 吴茱萸10g。三付。

1973 年 10 月 12 日,腹冷感到好转,仍夜尿多,影向睡眠,肾阳虚故夜尿多,故影向睡眠。原方三付,另开成药,金匮肾气丸贰瓶以后继诊治三次。诸症愈睡眠亦正常。

钟某某 女 20 东大街汽车洗车场

2004 年 5 月 4 日,近数月来,月经量较多,经期小腹胀痛,在此之前曾做过人工流产,术后经期淋漓不断,影向工作,来自农村,怕失去工作。脉微弦而濇,苔微腻。

【辨症】后清宫未净,瘀血所致漏症。

【治宜】活血行瘀。

【方药】桂枝12g 茯苓12g 桃仁10g 丹皮10g 白芍10g。二付。

2004 年 5 月 7 日,排下一些血块,自己感到腹部舒服。原方二付。2004 年 5 月 9 日,基本已不再出血。善后给予当归建中汤加味。

当归30g 桂枝10g 白芍20g 炙甘草10g 大枣10g 生姜10g 炒麦芽10g,代贻糖 蒲黄10g 五灵脂10g。三付。

白雪蓉(Sheren) 女 31 科技大学美籍外语教师(现四川大学)

1942 年 4 月 2 日,其丈夫付海纳(Heiren)德国籍,是本人徒弟,偕同来家求治。述:怀孕三月余,前几天因乘公共汽车拥挤,被摔倒在地,当时也不在意,既未破皮,也未流血,事后下身来血,此情况乃外因所致内出血。脉缓微濇,苔薄白。

【辨症】外伤所致内出血。

【治宜】活血化瘀。

【方药】桂枝12g 茯苓12g 桃仁10g 丹皮10g 白芍10g。三付。

1942 年 4 月 8 日,下血已止,未再服药,到期顺利产子。

【分析】从以上三例病案来看,各自的病因、病况不同,但最终造成的结果相同,都是血瘀为患,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所谓瘀血是指离经的血,不管任何原因造成的出血,不可能再回到血管中去,这就是离经之血,我们必须将其排出体外,中医的活血化瘀即是对这类病症的治疗方法。第一例王姓病人小腹痛小腹冷,小腹部的部位是肝脾肾,经络所循行必经之路,既然小腹冷痛,说明肝脾肾都是阳虚,阳虚则生寒,阴虚则生热,肾阳虚则尿多,起夜多,故影向睡眠。肝脾阳虚,因肝主筋络,脾主化,气血运化迟缓,血行迟缓,易造成阻滞,既阻滞,不通则痛,气血运化滞缓,久则形成瘀血,故第一病案在桂枝茯苓丸的基础上加吴茱萸暖肝,及活血化瘀行血止痛,再加用金匮肾气丸补肾阳,缩小便,恢复肾上功能,起夜少,自然睡眠恢复正常。第二例钟姓病员因怀妊而作人工流产,由于术后离经之血,没有清除干净,也是形成瘀血的又一原因,故经血淋漓不净,产生漏症,继续下去则会产生大出血,到时造成更严重的崩症发生,因此在发现漏症时,及时采取活血化瘀,去除病根,则不会再发生崩症的出现。第三例白姓病员,因赶公车不幸被挤倒,虽然没有外伤,但是却受到了内伤,又正值怀妊期间,冲任受伤,内部出血,证明有离经之血,即是瘀血而且从下身流出,是其明证,致于已发生了瘀血,必须活血化瘀,排除体外,才是治本之源,若遇胆小之辈,见出血则止血,不但出血不止,更遗后患无穷。

【原文】妇人宿有症病①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②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症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③所以血不止者,其症不去也,当下其症,桂枝茯苓丸主之。

【词解】①宿有症病:谓旧有症积之病。②漏下:经水停后,又续见下血,淋漓不断,谓之漏下。③衃:指色紫黑而晦暗的瘀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