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医林雨露》是我诊余的读书笔记,重点摘抄的是全国各地名老中医的治学方法和临床经验,还有一些老中医的医论、医话、医案。这些都是先辈们毕生研讨所得,异常珍贵,我把她收集起来,希望这些治学方法和临床经验,能够像四季雨露一样,滋润医林后生们迅速成长。这是我多年的夙愿。
王冰在注《素问》序中说:“将升岱岳,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他把医学书籍之多,视为耸入云霄之岱岳;把医学知识浩若烟海,视为远隔重洋之扶桑。王冰这个大医学家,用登岱岳,渡扶桑,来比喻治学方法和治学道路的至关重要。每个初出茅庐的医生,都迫切希望马上找到一个正确的治学之路,使自己早日成才。实践证明,若无名师指点,靠自己东觅西闯,需要花费十到二十年的时间,还不一定能步入正途。
我所摘抄的《医林雨露》,用大篇幅谈论治学方法和治学之路,有攀登岱岳之奚径,有远渡扶桑之罗盘,全面系统地、多途径、多渠道地介绍治学方法,建议读者认真读读《医林雨露》,它是医林一条成才之路,是一条培养新一代名医之路。
《医林雨露》中很多秘方、名方,都是名老中医们的心血结晶,要能掌握它、应用它。例如,“小儿王”王鹏飞清热用的“寒砂散”;董廷瑶治腺病毒性肺炎之“熊麝散”;王静斋治温病所创的“犀羚粉散”;周凤梧治湿温自拟的“清热镇痉散”;王志敏祖传秘方“子宫丸”;房芝萱治瘰疬的祖传秘方“舒解软坚丸”“甲字提毒粉”。其他,如陈鼎三用小续命汤治疗“脊髓炎”的经验;董廷瑶用王清任解毒活血汤抢救麻疹逆证:万友生用甘温除大热治胃中灼热证;陈源生用百合众方治疗尿毒症的经验;张泽生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经验;关幼波治黄的经验:陈慎吾、刘渡舟伤寒治学的经验等等,这些都是刀刃上的经验,后学者一定掌握好这些经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才不辜负我之所望。
《医林雨露》本是我自己的学习笔记,草率和笔误之处甚多,敬请先辈、后生们读后多多批评雅正。
(晋南高齐民于墨西哥城,时在壬午年五月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