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农业医小得
上海中医药研究所
伯父小泉公业精儿科,他说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一旦罹病,即应速战速决,不能以疲药误事。如,他对当时流行的天花,在初期每重用透托和清热,并善使用大黄,以撤在里之热毒;继则从事补益气血,分别兼温或兼清,重在托里排脓,治愈诸多险症。
失败于不识《瘟疫论》之陷阴证、寒入厥阴,成功于用《千金方》紫圆治一乡人,头晕病,症状为头晕沉重,起立则觉天旋地转,时吐涎水,旋吐旋生,食少神疲,静卧,懒言,如是者近一年,经中西医医治无效。我遵张子和“寒湿痼冷,可泄而出之”说,按《千金方》治下腹中痰澼的“紫圆”方,照方配制。先服梧桐子大三粒,得微下;隔一日用十粒,分两次服,下水液杂脓血数次。越二日头晕即大减,灰腻滑润之苔亦渐化,食纳增,精神爽。继则调补脾肾两阳之剂,康复如初,原休息痢亦不发作。
我曾用活血消肿、渗湿清热、专理肠间的办法治愈多例慢性腹泻,其病机“脏阴真寒,腑阳有热”,以黄土汤加味。
我曾遇到一个失音五年,别无所苦,久治不愈的病人,即根据五官科对声带诊断的结论,用通窍活血汤合真人活命饮加减,不过数剂即得音开而逐渐响亮如初。
《素问·阴阳离合论篇》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王冰注“一,谓离合也”。所谓“离合”即意味着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
《素问·六微旨大论篇》中“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之说,则是对自然界一切不断新陈代谢的概括。
朱熹在《太极图说·注》中曾指出:“有阴阳,则一变一合而五行具……盖五行之变,至于不可穷,然无适而非阴阳之道。”于此可知,五行之中固莫不具有阴阳,而中医五行学说以五行联系机体内外环境的整体统一和相互滋生、相互制约、自动调节的一系列活动,又莫不包含着阴阳两者的矛盾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