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赵心波论治儿

高齐民Ctrl+D 收藏本站 Ctrl+F 查找本页内容

  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

  一、虚心好学,博采众长

  赵老十分赞同明代吴元溟《儿科方要》中所说的“儿以芽称”,小儿正如春草初生之芽,极其脆嫩。“邪气未除正气伤,可怜嫩草不耐霜”,故治疗调护要精心,处方用药关键抓一个“准”字。他强调,用药宜精简、轻锐,恰到好处。对景岳所谓“小儿之病,非外感风寒,则内伤饮食,以至惊风、吐泻及寒热疳痫之类,不过数种;且其脏气清灵,随拨随应,但能确得其本而撮取之,则一药可愈”,赵老极为赞许,并宗其法,临床时注重审证求因、辨证施治。他常言:“儿科症难在辨因,只要病因明确,治易也。”他吸收金元四大家之长,通过长期实践体会到,儿科火热致病居多,原因有二:一是外感温毒机会多;二是容易内伤饮食,导致积滞生热。在治法上,他推崇丹溪的滋阴降火和李东垣的升阳散火。对于温毒,他师叶天士和吴鞠通两家之说,按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但他师古不泥古,取长而避短。他不赞同卫气营血或上中下三焦僵化式的传变规律,认为儿科温病重在温毒,往往是表里俱热、上下同病,神昏或惊厥或出血,皆因热盛所致。他认为,“余伯陶云:阳明之火蒸腾入脑,神即昏矣,是则神经之昏,乃是神经受热,仍由阳明而来。盖人迎胃脉由胃过颈后入脑,悍气即循此脉上冲。这是经验之谈。”赵老治疗小儿温病,重清气分之热(阳明气分),首选白虎汤合清瘟败毒饮,即使症见神昏、抽搐,也不离清气法;治疗必须以清热为主,平肝熄风仅仅是辅助治疗;同时加紫雪散。

  赵老重视古人的医学理论和经验,也十分重视学习现代医学家的特长。名医蒲辅周治疗腺病毒肺炎有良效,他登门求教,并总结为四大治则——宣透法、表里双解法、清热救阴法、生津固脱法,依法配方创立了以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化裁的“肺炎一号方”(麻黄、杏仁、生石膏、生甘草、银花、连翘、荆芥穗、知母、黄芩、板蓝根、鱼腥草),是治疗小儿肺炎较有效的方剂。又,名医王文鼎善治水肿,赵老亲自请王老为肾病综合征患儿诊治,并学到了一个方子“苡米小豆粥”(生苡米 120 g、赤小豆、黄米各 180 g、神曲 120 g、猪肝一具,用竹刀切碎,煮粥食用),对脾虚水肿有一定效果。

  赵老注意学习民间单方、验方。他有一个笔记本,专门记录各地杂志上发表的行之有效的单、验方,并在临床上试用。例如,“治痫饼”(煅青礞石、法半夏、天南星、海浮石、沉香、生熟地、炒建曲)一方,他在 1966 年就开始应用,对某些痰火夹滞癫痫有效。又如,治疗便秘的验方,他就收集十多个,其中用生白术 100 g、生地 30 g 治疗脾虚血热所致的便秘,以及用当归 30 g、肉苁蓉 60 g 治疗血虚所致的便秘,临床效果甚理想。

  二、注重实践,鄙弃空谈

  赵老行医五十八年,一直在门诊或病房工作,仅门诊病例就有一万多份,涉及近百种疾病,长期的临床实践为他在医学上的创新和提高奠定了基础。他身体力行,谆谆教导我们“不要放过一切临证机会”“临床实践是基础,只有多看病人、反复实践才能积累经验”,这些肺腑之言至今仍是我们的座右铭。

  赵老注重实践的另一个理由是,中医书籍浩如烟海,不少众说纷纭或以讹传讹的情况,不通过自己的临床实践来检验就难辨明是非。例如,痿证,绝大多数医书均宗《内经》“治痿独取阳明”的立论,而赵老从治疗数以百计的小儿麻痹的实践中,认识到痿证的成因是机体气血不足,风邪乘虚而入,客于经络,阻塞气血畅达,导致肌肤不仁、筋骨失养、四肢痿废不用;气血虚是本,风邪入是标。所以,他治痿证,先祛风通络,舒筋活血,通利关节,选用自己配的痿痹通络丹(宣木瓜、川牛膝、嫩桑枝、南红花、伸筋草、桃仁、生侧柏叶、蜈蚣、全蝎、地龙、羌活、独活、天麻、当归、川芎、青风藤、海风藤、麻黄、杜仲炭、丹皮、生地、广木香、麝香),以后用黄芪当归补血汤补养气血善后。又如紫雪丹,历代医家都认为,只能用于热入营血、内陷心包证之神昏谵语、抽搐痉厥,邪在卫分不能用该方,否则会导致引邪入里。赵老从大量的临床实践中认识到:“紫雪丹泻火解毒,芳香逐秽,配合解表宣肺法能够退热,防热毒内陷,并无引邪入里之弊”。目前我院已将紫雪丹之类,包括涤雪散、珠黄散、小儿牛黄散等作为治小儿高烧的良药。赵老的经验方“天金散”(天竺黄、广橘红、金银花、麻黄、桃仁、杏仁、栀子、黄连、浙贝母、全蝎、羌活、独活、大黄、赭石、朱砂、羚羊角、牛黄、麝香、珍珠、琥珀、冰片)治疗小儿高烧不退也颇有疗效。

  赵老将急性肾炎分为两期——初期、恢复期,五个证——风湿、风温、湿毒、肝亢和血热,并按上述分期、分证进行辨证立法及处方用药。初期:表邪未罢者,以辛散透达为主,使邪热得从表解,用麻黄汤加大小蓟、木通、生地、白茅根、败酱草等;夹湿者,用越婢汤和苏叶茯苓汤加减(麻黄、生石膏、生甘草、生姜、大枣、苏叶、茯苓、大腹皮);偏风热而水肿明显者,方选麻杏石甘汤合五皮饮(麻黄、杏仁、生石膏、生甘草、陈皮、桑白皮、大腹皮、姜皮、茯苓皮);因疮疡后犯病者,此必湿毒为患,方选黄连解毒汤和四苓散加减(黄连、黄芩、黄柏、猪苓、白术、泽泻、蒲公英、滑石、木通、生甘草、海金沙)。(笔者按:我常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收效甚捷。)因发斑后犯病者,此必血热过盛,方选小蓟饮子和消斑青黛饮加减(大蓟、小蓟、青黛、丹皮、蒲黄炭、茜草、连翘、生地、赤茯苓、桃仁、白茅根、阿胶);若水肿兼见眩晕(高血压)者,此乃肝经湿热也,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通草、泽泻、柴胡、车前子、生地、当归、生甘草、栀子、黄芩)。肾炎恢复期:血尿、浮肿消失,血压下降,可选用理脾滋阴法善后。理脾选用参苓白术散,滋阴选用知柏地黄丸。赵老的这些处理原则,既根据肾炎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又遵循中医的辨证论治规律,对于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赵老认为,治小儿肺炎,“热毒”和气阴是正邪交争的两个方面,所以要紧紧把握“热毒”的变化和气阴存亡进行辨证论治。在热盛而气阴不衰的情况下,治疗重用清热解毒法;在热盛而气阴已受损的情况下,治疗时应清热解毒、益气养阴并用;在热盛而气阴将竭的情况下,首先补气,回阳救逆,病情稳定后还必须清热解毒,有一分热邪就须清解一分,使之不留后患;如果热退正虚,则主要以扶正养阴为主。这些是肺炎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他将肺炎分为“三期”(初期、极期、后期)和“八证”(风寒闭肺、风湿闭肺、痰热壅肺、肺胃热盛、气营两燔、热耗气阴、余热未尽、肺燥津伤)进行治疗,以肺炎一号方、清肺注射液(黄芩、栀子、生大黄)、生脉散注射液(人参、麦冬、五味子)为主方,八年共治疗 1048 例小儿肺炎,仅死亡 3 例,总有效率达到 99.7%。事实说明了赵老的学术思想和经验有普遍应用价值。

  赵老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认识到:“癫痫的产生是气上逆。气上逆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机体气血不和,血不和则肝失养,容易内动生风;气不和则上逆化火,炼液成痰,容易形成痰火相搏,迷闭孔窍。”“其中,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者,往往由气血不和转化为气血双亏。”基于这样的认识,赵老将癫痫分为肝风偏盛、痰火偏盛、正气偏虚三证,分别用治痫二号方(生石决明、天麻、蜈蚣、龙胆草、磁石、郁金、红花、石菖蒲、全蝎、神曲、朱砂)、治痫一号方(礞石、生石决明、天麻、天竺黄、胆南星、钩藤、全蝎、僵蚕、代赭石、红花、桃仁、法半夏)、九转黄精丹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