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学院
中医临床诊断,关键是望、闻、问、切。我在望诊时,根据《内经》所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的道理,注意观察病人色、神、形几个方面,逐步摸索了一些规律。
望色:如见患者面部黑色沉着,牙龈亦黑,我就根据《内经》“肾主骨,肾主黑”的经义,断定是肾病的范围;倘再考察有体重减轻、畏寒、眩晕、脉迟细等症,则可进一步断定为《金匮要略》所说的黑疸或女劳疸之类,其病机是命门之火大衰,有脾肾阳虚和肝肾阴虚两大类型。患者皮肤发黄,连及巩膜,这就要怀疑有黄疸病的发生。但要与溶血性黄疸相鉴别。对于痰饮,如见患者左眼上下灰黑如煤烟,就知属寒疾;见患者眼上暗黑,知属热疾;见患者四肢多痿痹、屈伸不自如,知属风疾。
观形:一女工患眼血管硬化出血,左眼视力仅见手指,右眼视力 0.1,经治无效,来我处就诊。我查见她步履蹒跚,问“关节痛否”,答以“剧痛”,查血沉为 140 毫米,我就断定她的病本是风湿,失明只是标病。治标既无效,就应转而治本。处方:独活寄生汤加蜈蚣、乌梢蛇、仙鹤草、麝香以祛病化湿、活血通络化瘀,结果病人两周即视力复旧。
又如一位唐姓胃痛病人,曾经汉、沪、京、粤等地治疗无效,就诊于我处时,见他两手按胃,两脚跛行,诉胃痛数年未愈,查血沉极高,于是审证求因,亦断他病根在风湿,投祛风湿药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