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张志纯善用逍遥散

高齐民Ctrl+D 收藏本站 Ctrl+F 查找本页内容

  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

  张志纯,北京人,生于 1900 年,卒于 1977 年,享年 77 岁。早年毕业于北京专科学校,20-40 年代在哈尔滨工作,建国前夕已成为哈尔滨市一代名医。1949 年底返回北京,在东城区北新桥药店坐堂行医,疗效卓越,在北京颇负盛名。1956 年 7 月调北京中医学院任教,除筹备组五个老师外,他是北京中医学院建院首批讲师之一,又是东直门医院建院元老之一,任中医内科教研组教师。

  张老带病坚持为 58 年级学生讲《内科学》,由于他医术精,古汉语基础扎实,读《黄帝内经》像读通俗白话文,我有幸听他讲完《内科学》。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我《内科学》讲得不错吧,可我治不了我的关节炎,中医叫‘痹’。一次我上人力车困难,车夫扶我上车,我告诉他我关节有病,车到医院门口,他问我:‘先生有笔吗,我告诉你一个方试试,用白酒泡。’我喝完药酒,膝关节疼痛消失了。今天我把车夫赠的方告诉同学们:银花 4.5 g,川乌 1.5 g,草乌 4.5 g,乌梅 4.5 g,牛膝 4.5 g,秦艽 4.5 g,甘草 4.5 g,白糖 30 g,白酒一斤。服法:浸泡一周后,即可服用,每次 10mL,每日 1-2 次,服酒过半时再加酒半斤,以防药力越服越浓,导致中毒。”张老师“能者为师”的思想,使我在临床上受益匪浅。如我在一个市民老大妈那里学会一方,用三毛钱治好一例久治不愈淋巴结核患者。非我之功,张老师教导有方也。

  当时在同学们临床实习时流传,方老鸣谦善用补中益气汤,胡老希恕善用小柴胡汤,张老志纯善用逍遥散,王老慎轩善治崩,刘老寿山善治筋等。兹先介绍张老的逍遥散临床 25 种用法。

  逍遥散以升宣解郁、平抑肝气、理气行瘀是其能者,是足厥阴肝、少阳胆的用方,男女老幼、内外妇儿各科都可以适当使用。原方药不多,只是薄荷可有可无,其他各药不可去,惟各药是多或少,根据病情,掌握原则不受限。方用当归、白芍养血育阴,平肝抑阳,用苓术姜草以培中宫,利湿化痰,合柴胡、薄荷以清热、升散而解郁。合群药则肝气平,使木得条达,愉情舒郁,快乐精神,其所以名逍遥也。

  肝阴血虚,肝阳偏旺,骨蒸劳热,木火刑金咳,潮热,往来寒热,乘于脾土,口干便燥,都适应于本方加味,对妇女慢性经带病随证辨治,适当加味则用途更广。

  举凡理气血,愉情舒郁,安魂定志,调中和胃,增进饮食,加味合剂,无往不和,头目两胁、小腹前阴之疾,随证辨治加味合剂常用本方得效。

  现将适应证 25 种列举如下:

  1.用于一般抑郁症:情绪不畅,发烦善怒,恢恢不乐,默默寡言,不欲饮食,头目眩晕,夜寐不宁,乱梦纷纭,常伴有消化不良,胸胁苦满,本病诊为心脾不足,肝阳偏旺,其脉必弦细或稍数,口中欠和少津液,淡而乏味,本方加青陈皮、菖蒲、远志、麦冬、五味子、枣仁,重用生白芍等。

  2.用治头目不清:晕眩间作,起伏无常,胃纳不强,常不知饥,身体疲怠,心悸发惊,睡眠不宁,此必心脾俱虚,肝阳偏旺,本方合定志丸,重用白芍,其他如神曲、厚朴、鸡内金、谷芽、龙骨、牡蛎等选用之则可。

  3.用治肝区胁痛:胃脘不适,隐然内痛,不欲纳食,痞满胀气。此肝郁气滞,乘脾则胃气逆而失和,俗称“肝胃痛”,法当疏肝舒郁,理气和胃,用本方酌加丹参、木香、厚朴、槟榔、枳实、乌药、郁金、青陈皮、鸡内金诸品,适当选用二、三味药即可。

  4.用治小便尿血:无分男女,用本方加丹皮、栀子、生地、牛膝常得满意速效。若尿时热痛,酌加滑石、知母、黄柏以清之。

  5.用治少女天癸不至,地道不通:用本方加连翘数剂得经行。此以肝为血藏,妇女经病系于肝。乃适于逍遥散,养血通经,更加连翘所以疏通,排经之道路也。

  6.用治肝炎:曾用治西药注射不良反应,头面肿大,十指不能握拳,本方加银花、连翘、丹皮、栀子连服两周,肿势全消。其意义,逍遥散适用于肝炎,又肝为血藏,其所以应手得鼓。

  7.用治“五积”:肝之积肥气,即现代医学之肝大,肝硬变,其为郁证。本方酌加理气、活血行瘀、软坚、疏郁、通利的药品。治此病要细心加耐心,稳步进行处理,万不可朝方夕改,忽而此,忽而彼。其如丹参、牡蛎、木香、厚朴、青皮、砂仁、枳实、槟榔、乌药、香附、郁金、桃仁、红花等品选用之。若在初期调饮食,慎动作,节思虑即可奏效。

  8.用治肉极:曾治一畸形,平生未见之病,诊为“肝乘脾肉极”。治法朝用逍遥散,夕用归脾汤。因为病发情志大怒而深忧,怒伤肝,忧伤脾,形成肉极畸病,多日不知饥,不纳食,一身肌肉尽消,形若骷髅,颜色鲜润而发红,目光神色十足,言语声息洪亮,头目耳鼻均无异状,只是不纳食……脾主肌肉,是胃运化水谷供营养以生脾肉……一度好转,其后数月后改变,消瘦得更不成形,未尝救治而逝。

  9.用治脑震荡后遗症:原方加山茱萸、山药、人参、生熟地。就是从肝脾肾着手,随时要根据现实情况辨证论治。就是在本方的基础上,还要照顾先后二天脾和肾,因为肾主骨藏精生髓,脑为髓海,故治脑当从肾;取脾是从其本强壮整体,一般脑震荡成后遗症,总是脾肾二天不足。

  10.用治脏躁:根据证情合甘麦大枣汤、定志丸、二陈汤,合百合地黄汤,选择适合合并之,常得特效。

  11.用治癫痫病:本方合二陈汤、定志丸、牛黄清心丸、清心滚痰丸配合用之,常见突出的疗效。

  12.用治肠热尿浊如泔而黄(乳糜):尿道火热,腹热闷,用丹栀逍遥散加知母、黄柏、木通,重用茯苓、白术得效。

  13.用治积衰成虚:阴虚发热,五心烦热,午夜身热,原方加生地、地骨皮、青蒿、知母、鳖甲等品选用之,原方加银柴胡、丹皮、栀子,用轻剂连进得效。

  14.用治肝热:胁痛胀满,发黄疸。原方加丹皮、栀子、茵陈,便秘涩加大黄良效。笔者按:肝热可以尿黄判断,经云:“肝热者,尿先黄。”

  15.用治胁疝痛(即胆结石症):原方重用白芍扩脉管胆道,加牡蛎、郁金、元明粉、硝石、大金钱草。但剧痛,势难当,须加施手术,手术后逍遥散调理善后。

  笔者按:“夫疝者,痛也,阴气积结所生也。”疝分七种,“厥疝、症疝、寒疝、气疝、盘疝、跗疝、狼疝”,还有心疝等。

  16.用治肝痛:右胁肝区内发热,疼痛,外有掌大一片红晕发热,痛时有之,不痛则无,大便排泄时有黑紫腐败物,非每天疼痛。用本方加丹皮、栀子、黄芩、银花、连翘连进十余剂,热痛减,红晕失,又以丹栀逍遥散加银花、连翘多剂乃愈。

  17.用治目疾:红而胀痛发痒,视力模糊,用原方加丹皮、栀子、生地、菊花、决明子、黄连、石斛、磁朱丸等适当选择取用。此治暴发火眼,能得速效。

  18.用治妇科经带:根据不同情况选加调经带之品,应用极广。

  19.用治妇科阴病:患者排尿热痛,原方加丹皮、栀子、生地、牛膝、知母、黄柏等选之。

  20.用治阴头生疮破溃:阴茎粗大硬肿,有人说是“癌”,将施手术全部切除,其来诊,建议先切除阴头包皮,因本病非癌,乃是包头疳,包皮太紧,虽初婚亦未脱下,此交接不洁感染而致。包皮去后,用逍遥散加丹皮、栀子、龙胆草,九日后痊愈。

  21.用治阳痿宗筋不举:用本方加生地、熟地、山药、山茱萸,又与六黄丸分服之得效。理由是肝经血不得荣筋,男子之势为宗筋所衰,前阴属足厥阴,在这种原则下,进行治疗得愈。诊为肝肾虚宗筋失荣,适应本方合六味地黄丸,但非千人一律的方法,应当辨证论治。

  22.用治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癌瘤多是由于其人多抑郁,肝郁不条达所致,当属郁证。应以逍遥散作为基础,根据整体情况分别现实治疗。如早期能及时地治疗,癌瘤先得到控制发展,进一步随时辨证论治,选(方)加用药得当,收效颇丰。但是食道癌容易早发现,得从早治疗,如其内部不易发现,得不到早治疗,常用逍遥散二陈汤加郁金、代赭石、党参、山慈菇得效。治疗一例肠癌瘤,曾手术切除,但未久又发现转移,又剖腹见肠迭粘连,无法再切除,由他人介绍来治,采用六君子汤加代赭石、山慈菇,诸症悉愈,惟存有绕脐小痛,夜间作,少时即止,眠、食、便意都如常态矣。因为本病来诊时是唯稀流才能吞下,腹大而强硬抵指,一日九次水样便,临便强痛。所以取用六君子汤为主,中间有时使用逍遥散加味,疗程四个月矣,尚在治疗中。所以中医辨证论治,同病异治,不可忽视。

  23.用治食道癌早期:在逍遥散基础上合二陈汤,加选人参、代赭石、郁金、桃仁等得效,根据病人整体情况,辨证施治,全面照顾,随时随证化方用药,得到满意疗效。绝非只知此、不顾彼的办法须当考虑。

  笔者按:凡癌症,越早期手术越好,再加放化疗效果很好。张老师在 1965 年写的“逍遥散 25 用”已与今不同,当“与时俱进”才是。

  24.用于治疗目疾:供血不足,肌力减退(上睑下垂),本方加生地、熟地、蒺藜、菖蒲、远志得效。

  总之,用逍遥散治疗多种病,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选加适当药味,或适当合剂用途之广,笔者难叙尽。

  虽然根据回忆随笔写出 25 种适应证,这是不够全面的,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不可尽述的,当然逍遥散所能治疗的疾病绝不限于这 25 种,其他如现代医学的精神衰弱、神经官能症、慢性肝炎、胆道感染、精神分裂症等疾病,若随证选加适当药味均可治疗。

  笔者按:无论经方时方,若能遵照医圣仲景所说“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无不效,可谓推之可十、数之可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