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当代妇科大家马龙伯论治痛经

高齐民Ctrl+D 收藏本站 Ctrl+F 查找本页内容

  北京东直门医院妇科“五大泰斗”之一

  马龙伯(1904-1983),临床经验丰富,尤精妇科,对卵巢囊肿、盆腔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痛经、妊娠水肿、不孕症等均有独到见解。其对痛经尤有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在诊断痛经时,重视痛的不同部位与感觉,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辨证论治。在辨证中,主张首先分清寒热虚实。

  二、病因方面,常由气血凝滞、气血虚弱、寒凝血瘀、血热壅积、肾水亏损、发育不良等几种原因引起。临床上,虚性痛经一般分为气血两虚与肾水亏损,实性痛经以气滞血瘀为多。先生同时认为,内因多为七情郁结,外因常为感受寒凉,导致阴阳偏性,气血阻滞而痛。

  三、根据中医“不通则痛”理论,先生认为治疗痛经着眼于“通”。如何通法?病情属热者,清而通之;虚者,补而通之;实者,泻而通之;寒者,温而通之。反对不审病因,一概施以攻伐。并认为痛经挟虚者多,全实者少。

  四、用药方面:先生主张不论何类痛经,皆以当归、白芍二药为主;二药相伍,既可柔肝,又可调和气血。在此基础上,寒加肉桂、乌药;热加丹皮、川楝;虚加黄芪、香附;瘀加元胡、五灵脂。虚性痛经,临时治标,平时治本,治本以参、芪、紫河车、鹿角胶、巴戟天等。

  笔者按:治痛经,经方时方很多,我习惯用仲景土瓜根散治痛经。用蒲辅周方;茺蔚子(一两)老姜(一两)汤加红糖 20 g。血瘀证,用王清任少腹逐瘀汤等。肾虚痛经,我常用洪子云老师的“补肾镇痛汤”:鸡血藤、菟丝子、女贞子、山药、补骨脂、桑寄生、潼蒺藜、旱莲草、杜仲、薏苡仁、牛膝。要病人经来前一周服药,只服六副,下一周经来前再服六副,如此服补三个月,经痛可止,我已用十多例,均见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