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
胡希恕,生于 1899 年,卒于 1984 年,享年 85 岁。1936 年悬壶北京,1952 年首先开设北京私立中医学校,系统教授《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黄帝内经》《温病学说》等,直至 1956 年北京中医学院成立,先后培养学员近千人。可以与胡老媲美的教育家,陈慎吾老师,1938 年任教于北平国医大学,1940 年在家教徒,学徒近千人,1956 年调北京中医学院伤寒教研组任教。他们培养一大批中医人才和本科大学生。
胡老和陈老专攻仲景学说,都是中医教育家、仲景学说实践家,把《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经方用得炉火纯青。我在课堂上听陈老讲《伤寒论》,在门诊听胡老讲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我有《蔡氏家传辨明伤寒十三章》,文中说:“治伤寒须善用小柴胡汤,方可妙手”。恩师经方临床大家宋孝志也说,大夫治伤寒,会不会用小柴胡汤可以作为衡量经方运用水平高低的标准。
胡老,我们学生时代就雅称他为“小柴胡汤大夫”,在门诊跟他老人家抄方,十个方有九个是小柴胡汤加减方,疗效高,深为病人所喜爱。
胡老说,仲景柴胡类共 8 个。4 个主方:即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四逆散;4 个加减方:即柴胡加芒硝汤、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柴胡桂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胡老和宋老住同一层楼,同教研仲景学说,在门诊诊室相邻,受宋老委托,笔者每周都去看看胡老,顺便请教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问题。因科内工作繁忙,找不出机会为胡老抄方,留下终生遗憾。
可喜的是,胡老弟子多,得胡老真传的有师弟冯世伦,临床经验丰富,文笔流利,胡老亲自给他口传心授很多,著书亦多。
这里简要摘录胡老对大小柴胡加减的应用。
一、小柴胡汤
1.小柴胡加石膏汤:于原方加生石膏 30-100 g,无论感冒、流感以及其他急性传染病,表未解而高烧不已,其人呕逆不能食,胸胁满,口舌干,或口鼻如冒火,或头痛如裂,或眩晕者,用之则应验。并以本方善治小儿肺炎,即未满月的婴孩,以奶瓶频饮之,亦得奇效。凡少阳合阳明气分证,初用此方为妙,解少阳、清阳明,一箭双雕。
2.小柴胡加芍药:于原方加芍药 12-18 g,治小柴胡兼有阳明腑证急痛者,若便秘当加大黄釜底抽薪。
3.小柴胡汤加桔梗 9 g:治咽喉痛,咳痰不爽,扁桃体炎多属本方证。亦可治寒包热之肿痛,生姜改干姜驱寒,石膏、黄芩清热,功同大黄附子汤。
4.小柴胡汤加吴茱萸:治少阳厥阴头痛。热重,口舌干燥者,加吴茱萸适量即可,不然吴茱萸有助火(热)之虞。
5.小柴胡汤加橘皮汤:于原方加橘皮 20-45 g,治小柴胡汤证,呕逆而干咳者。取柴胡汤合橘皮汤之意。
6.小柴胡汤与葛根汤:小柴胡汤,再加葛根 12 g,麻黄、桂枝、白芍各 9 g,治少阳证合并太阳膀胱经证。颈椎病初起用之有效。
7.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合方即小柴胡汤加瓜蒌 30 g,黄连 5 g,取二方合为一方,治肺病,肺结核多见本方证。笔者认为,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治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炎疼痛剧烈者,去甘草、大枣,加虎杖 30 g,甘遂 1.5 g,疼可立止。此二方乃治经、治腑并用的典范。
胡老用小柴胡汤和方鸣谦老用补中益气汤、张志纯老用逍遥散一样,其适应症遍及内妇儿外及临床各科。上述小柴胡汤的七种用法,不抵胡老半天用小柴胡汤的变方,只能说举个例子而已。因我跟胡老抄过方,深有体会,不然怎么称他为“小柴胡汤大夫”呢。
二、大柴胡汤
1.大柴胡汤加石膏:加生石膏 30-100 g。大柴胡汤而口干舌燥,舌苔黄,大便燥结,已非小柴胡汤所能御。症见“按之心下满痛,此为实,当下之”,当用大柴胡汤。若阳明经热盛加石膏;若阳明腑热重,大便干燥,加重大黄用量,方中已含半个大承气汤(大黄、枳实)。
2.大柴胡汤加芒硝:实际取意大柴胡汤合调胃承气汤,治心下逆满,发潮热而谵语。
4.大柴胡汤与桃核承气汤合方:于原方加桃仁 12 g,桂枝、芒硝各 6 g,治大柴胡与桃核承气汤证合并者,即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外伤或妇女痛经者。
3.大柴胡汤加橘皮:实际取意大柴胡汤合橘皮汤,治大柴胡汤兼心下逆满、呕哕者。
5.大柴胡汤与桂枝茯苓丸合方:治两方之合并症。
6.大柴胡汤与大黄牡丹皮汤合方:于原方加桃仁 9 g,丹皮 10 g,冬瓜子 12 g,芒硝 12 g,治二方之合并症。
总之,大柴胡汤、大黄牡丹汤、桂枝茯苓丸、桃核承气汤,都是治疗范围极广、治疗病种极多、治疗疗效极高的经方,不是一个“证合并者”所能尽言,当认真研究胡老合并使用的深层用意,不能随意整合,否则就会失去了经方少而精的特点。
三、四逆散
1.四逆散加龙骨牡蛎汤:于原方加龙骨、牡蛎各 12 g。治四逆散证,胸腹动悸而烦惊者;倍芍药量,治阳痿有验,取意肝主宗筋。
2.四逆散与桂枝茯苓丸合方:于原方再加桂枝、桃仁、丹皮、茯苓各 9 g,治四逆散证、桂枝茯苓丸证合并者,功同血府逐瘀汤;经脉心血最不可下者,也有用本方的机会;心绞痛者,更宜合栝蒌薤白汤,或更加生姜。
3.四逆散合当归芍药散:即原方加当归、川芎、茯苓、苍术各 6 g,泽泻 12 g。此和柴胡干姜汤、当归芍药散均属治慢性肝炎的要药。胸胁满,微结,身无力,渴而大便干者,宜此方,余则大同小异;若噫气不除者,加人参、橘皮、生姜;肝压痛者,加王不留行;肝功不正常者,加丹参、茵陈。
笔者按:四逆散是鼓动少阴枢纽的。枢机不利,六经阳气不得流转,就导致周身疾病的发生。许润三老师说:“本方有宣达、解郁滞、解痉、止痛之功效,又有解热、镇痛、消炎等作用,对于妇科的盆腔炎性疾病及气滞血瘀所致的经闭、痛经、经行头痛等疾患,均可化裁使用。”四逆散,加丹参、三七、蒲公英治慢性炎症;加穿山甲、路路通治输卵管不通;加丝瓜络、青蒿、薄荷、乌梢蛇或蜈蚣治疗经行头痛;加当归、川芎治疗经闭、痛经等。据记载,王清任用解毒活血汤治麻疹危证,挽救了许多危重病例,此方即四逆散加味;还有《外台秘要》方中,“一通百通”的七宣丸,也是四逆散加味。两方加减之神妙,若没有深厚中医之功底是加不出来这种奇妙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