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2.太阳病身烦痛

Ctrl+D 收藏本站 Ctrl+F 查找本页内容

(1)1984 年在郭杜镇看病时,有小仁村耿姓老翁,虽年逾古稀,但平素健旺无疾,还经常在街上帮儿子打理生意。某一日上午,老者来诊:昨日生意太忙,劳作过度,晚上睡觉着了风寒。今晨起即头疼,恶寒发热,四肢周身沉酸痛,头昏沉不想起床,胃中胀满不想吃饭。诊得脉象浮紧弦长有力,舌淡红,苔白润滑。即按太阳病寒湿之证治疗,处以麻黄加术汤加味。

【处方】生麻黄 10 克,桂枝 10 克,杏仁 12 克,炙甘草 6 克,白术 15 克,枳壳 10 克。3 剂。

回家煎服,一服诸证即轻,二剂后诸证悉除病愈。隔数日,在街上偶遇老者,他说:药还没喝完,病已好了,这药治感冒这么神!剩下的一剂药我还收着,以备感冒再服。我告诉他,中药未经看病辨证,不可乱服。

(2)1986 年冬日,治我诊所邻居程某某,30 余岁,体格盛壮,平素经营水泥生意。这天晚间,搭乘顺路敞车回家。车行当中,只觉寒风侵骨,大衣紧裹仍冷,坚持半个多小时抵家,当晚即恶寒头疼发热。早上诊所刚上班,即过来诊治。体温 38.5 度,头疼恶寒,四肢周身烦痛沉重。咳嗽微喘,头沉头闷犹如棉被蒙裹。诊得舌淡苔白腻,脉浮数有力。病为聚感寒湿之邪,伤及太阳经脉,病在肤表,处以麻黄加术汤,加生姜以助其力。

【处方】生麻黄 12 克,桂枝 10 克,杏仁 12 克,甘草 6 克,白术 15 克,生姜 15 克。1 剂。

服头煎热退病轻,二煎服完,诸证消失。未再给药,病愈。

【按语】寒邪与湿邪,皆为阴类,同气相投,故临床常见寒与湿邪狼狈为奸,犯奸作科。今寒伤太阳肤表,阳气被遏,故头痛,周身酸痛;湿邪重浊沉着,阴邪妨碍气机故胸闷胃胀,头身沉重困顿。病在太阳经脉,属于寒湿在表之证。治疗此病,虽其证在表,而切不可大汗,以湿性濡滞重浊,难以骤泄。若大汗出,则寒邪易去而湿邪难以骤除,是以此证宜发汗但不可大汗。麻黄加术汤在《金匮要略》中用治“湿家身烦痛”,白术在《神农本草经》中称“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止汗除湿”,故知麻黄加术汤以麻黄汤发表散寒,加白术祛湿,白术即能祛里湿,也能祛表湿,且与麻黄配伍,能起治约作用,使麻黄不致过汗;且麻黄得白术,虽发汗不致过汗;白术得麻黄配合,能行表里之湿,故能使太阳在表的寒湿取微似汗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