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某,女,31 岁,工人。2011 年 9 月 20 日诊:已婚未育。“甲亢病”二年,常服三金片(成分不详)。近来咳嗽 20 多天,医按支气管炎治疗,静滴头孢拉定、鱼腥草等治疗,已输液 12 天,病不减轻,而来中医门诊治疗。
现症:咳嗽气喘,咳痰清稀,四肢疼重困乏,头重沉困。胃中满闷,食欲减少。腹泻日四五次,量少便稀。诊得舌淡苔白,脉弦无力。病人素体阳气不足,外受风寒,致饮停于上中焦,伤及脾胃,病属溢饮。小青龙温肺化饮,更有温脾健胃敛肠之功,为此病的对之方,以病兼阳气不足,予小青龙汤加附子。
【处方】生麻黄 6 克,桂枝 10 克,白芍 10 克,半夏 12 克,干姜 12 克,炙甘草 10 克,细辛 5 克,五味子 10 克,制附子 15 克,款冬花 10 克。5 剂。水煎,每日服 2 次,停服西药。
再诊:咳喘大轻,腹泻已止,头昏困乏减轻,精神稍好,胀满减轻能食,微咳。舌淡胖大,边有齿痕。改处以真武汤加味温补脾肾、散寒化饮以固其本源,兼治余咳。
【处方】制附子 24 克,白术 12 克,茯苓 20 克,白芍 10 克,细辛 6 克,干姜 10 克,五味子 10 克。5 剂。
10 多天后,其家属因病来诊,谓其妻咳喘再未复发。
【按语】患者阳气不足,痰饮内停之体。寒邪外郁,内饮不得透发,溢于肤表故四肢疼痛,头痛沉困,犯肺则咳嗽气喘;寒伤阳气,中焦温煦不足,因而饮食减少腹泻。故治以发散外寒,温肺化饮的小青龙汤,加附子以温补脾肾之阳,款冬花温肺止咳平喘。因而咳喘能平,腹泻可止。再诊时咳喘其本已愈,微喘,以其阳气不足,改处真武汤温补脾肾,化饮止咳以固其本。
(2)郭某某,女,50 余岁,长里村。2014 年 12 月 6 日诊:肺癌手术后两个月,咳嗽已两个月,服各种中西药咳不止,渐还加以喘息。患者面色淡白,精神疲惫,饮食不佳,兼以胃中痞满,时有呃逆。询问咳痰清稀,时多清白色泡沫,周身及四肢酸痛。望舌淡色青,舌苔白润,诊脉沉弱。病属溢饮,兼以阳气不足,胃气上逆,治以小青龙汤合旋覆代赭汤加减。
【处方】炙麻黄 6 克,桂枝 10 克,白芍 10 克,半夏 12 克,干姜 12 克,炙甘草 12 克,细辛克,五味子 10 克,红参 15 克,制附子 24 克,旋覆花 10 克,丁香 5 克,大枣 6 枚,生姜 20 克。5 剂。
再诊时,久病之咳喘已大为减轻,饭量增加,呃逆不作。改处以附子理中汤加砂仁、五味子,服了 10 余日,咳嗽病愈,饮食增加,精神转好。
【按语】肺癌术后体虚未复,兼以溢饮之病,致成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病,治疗也属棘手。故以旋覆代赭汤加附子,调和胃气,兼扶阳气以固其本,再合以小青龙汤以治溢饮而去其标。因病人正气不足,故去赭石之重坠耗气,而加降逆暖胃纳肾的丁香。故其胃气得复,正气得顾,咳喘得愈。标证既除,固本为要,二诊方用附子理中汤加味温补中焦脾阳,脾阳得复,犹如离照当空,阴霾自消,肺脏清肃,咳喘自不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