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7.阳明病不大便

Ctrl+D 收藏本站 Ctrl+F 查找本页内容

  去年冬天某日晚,准备下班时,我昔日程姓学友匆忙而至,说他有病了,让看一下,他笑说:得了个怪病,光吃不拉,这都吃到哪去了?原来一月多前,受凉感冒,感冒好后,渐现腹胀,大便艰难,五六日一次,大便干结,欲便不爽。但其食量不减,饮食如故。学友体格盛壮,平素无疾,虽年届花甲,但日常饮食、体力不亚年轻人。得知其兼有时而头痛,口渴欲饮,至今一周没有大便。问其腹部痛否?曰:稍有些。即以手按其腹部脐周,坚硬而满,重按稍痛。望舌淡红苔黄,略黑而燥,脉沉有力。病属太阳外邪已去,阳明里实结热之证。即处以厚朴七物汤原方:

  【处方】厚朴 18 克,枳壳 15 克,生大黄 12 克,桂枝 10 克。炙甘草 6 克,大枣 4 枚,生姜 30 克。2 剂。

  一剂后,腹中鸣响既而泻下,颗粒状黑褐色硬块样粪便,后为稀便,量特多,约半小时后,又泻一次,顿觉腹内立舒,周身轻松。2 剂服后,腹满便坚之病彻底消失,头痛也愈。

  【按语】病人初病,邪在太阳之表,治不及时,邪气循环入里,热结阳明,而成能食不便之病。可能也由于年龄关系吧,以致未能酿成潮热、谵语、腹满坚痛、舌苔黄燥起芒刺等热结津伤燥实之证。因其热结病轻,故治以厚朴七物汤。

  厚朴七物汤即是以小承气汤合以桂枝汤去芍药而成,那么,何以不直接予以小承气汤,而以小承气合以桂、草、姜、枣者,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该病人兼有头痛,可能或兼太阳之邪未尽,因桂、草、姜、枣有解表和营之功;再者,该病人已年届花甲,虽病阳明,热结不甚,而专以小承气通腑泻下,有失孟浪,今参入桂、草、姜、枣之桂枝方温补和营,也有制约凉泻伤正之弊,而小承气得桂、草、姜、枣,也具有补泻相辅相成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