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阳经脉循行人身之侧,经由头侧耳后、肩、胸肋向下,循及腿、足外侧。少阳病包括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的病变,并于手厥阴心包、足厥阴肝互为表里。三焦与胆,经络相连,其气相通。胆寄附于肝,禀木之气而主疏泄,胆腑清利则肝气条达,胆和肝气畅达则脾胃安和。
少阳病是伤寒病过程中病邪既不在表,又不在里,而在半表半里的病变,其病以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肋苦满,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脉弦细,舌淡红,苔白为主证。无论何病,只要兼见以上病证的部分症状,就可以按少阳辨治。与太阳表证和阳明里证不同的是,因半表半里之少阳病,介于表里之间,外临太阳,内近阳明,其病情发展有向表、向里的两种趋势,因有”少阳如枢”的说法。
少阳病的治疗方法,应以和解表里为主。因其病不在表,故不可汗;病不在里,故不可下;胸胁苦满但无实邪,故不能吐,是以少阳病不可妄用汗、吐、下法。但由于少阳病又多有兼表或兼里的症候,也可以在和解的基础上,视病情的实际情况,或兼用解表,或兼用攻里之法,随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