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某,24 岁,女,长里村。以产后 60 天,近日大便秘结难下而来诊。据患者云:近一月多来,大便四五日一次,便时干结难以解出,甚则肛门出血,以为肠胃有火,常自服果导、芦荟胶囊等药,初则大便可通,后来再服、加倍服之也不济事,现已五六日没有大便。诊见:患者面色淡黄,表情郁闷,舌淡红苔白,脉象弦细而长。以产后气血耗伤,百节空虚,身体逐渐复原之际,其脉不应弦长而应有和缓濡滑之象,为何今脉有异?遂寻思患者或有五内怫郁之情,乃仍细询问,患者乃足月顺产,胎儿健康,恶露于产后 10 余日已净,小腹不痛微胀,唯在住院生产期间,她老母因脑血管病复发,不幸去世,家人一直瞒着她。及至出院抵家后渐知,由此心中悲哀过度,郁结不舒,渐至胸满心烦,默默食少,数日不便,有时欲登厕又欲便不下,努力进挣,常致肛门破裂出血。综合脉证病因,此病由于患者于产后身体空亏之际,陡遭不幸,心绪悲伤过极,气机郁结不行,致三焦不利,脾胃升降失司,津液失布所致。其病非实非火,亦非产后虚寒。其病貌似阳明病,而实不离少阳一经。再从病人虽大便不下而其腹无胀痛硬满,但见心胸满闷,欲呕而知。《伤寒论》曰:”阳明病,胁下鞭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金匮要略》也有产后大便难,治以小柴胡汤扶正迖邪,调和上下,疏利三焦,使其气通津布的先例,遂毅然处以小柴胡汤加味。
【处方】柴胡 12 克,黄芩 10 克,半夏 10 克,党参 30 克,炙甘草 10 克,当归 30 克,大枣 6 个,生姜 10 克。3 剂。水煎服,每日 1 剂,每日 2 次。
二诊:患者服上方两天后,经血来潮,随之大便亦爽无苦,3 剂服完即知饥能食不呕,现病人气色好转,舌上白苔渐退,再处以上方 3 剂已巩固治疗。
月余后得知,其病已愈。
【按语】大便难作为阳明病的主证之一,然而在日常临证中大便难而因于阳明邪热而致者,反不常见。古方书中虽有虚秘、风秘、气秘、热秘、寒秘、湿秘等说,也似立名太繁,其实内科常见的大便难大都因气,也就是气机郁滞不畅,气不布津所致。大便难,属于津液失布者众,而津液的输布靠气机的流通。天下无逆行之水,人身无倒行之津液,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之而顺,因而大便难的治疗多从调气入手。但凡临证中遇大便难,审无热结,寒结等像,常以小柴胡、四逆散、逍遥散等治疗,效果亦好。有时大便难不作为主证,只于应证汤药内加入枳壳一味即可,即能收到快气宽肠通便的作用。与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仲景以小柴胡汤治疗大便难、阳微结病的真正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