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7.少阳病心下痞

Ctrl+D 收藏本站 Ctrl+F 查找本页内容

  (1)1987 年 9 月某日曾治同学程某之母,年约 60 岁。病心下痞满一月多,先服西药治疗,病不减轻。诊见:胃脘痞满,以手按柔软不痛,一月以来饮食不思,即勉强食些。口苦心烦,不呕不泻,口渴欲饮。望舌淡红,苔白而干。初按湿阻阳明,处以平胃散加枳壳、白术,服 3 剂不应。二诊时改用苦辛除痞之半夏泻心汤重加干姜,服后,心下痞满、不思饮食等症依然如故,反而多了腹泻的症状。我为此心情苦闷,一筹莫展。同学则第三次来邀,让再去看看,我只得厚着脸皮去了。问得大便稍稀,腹泻不很严重,余症依然。望舌淡红苔白厚,脉象沉弦而长,病情复杂难辨。正在无计可施之际,见患者和他儿子谈起近前的家庭矛盾琐事,情绪颇激,同学则一再劝她不要管那事,不要把那事在心里搁,等等。蓦然恍悟,患者必兼七情郁结之因。肝气郁结,少阳枢机不利,木不疏土则运化失司,水饮停聚,饮热互结而心下痞满之病成矣,宜从少阳论治,毅然改处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

  【处方】柴胡 12 克,桂枝 10 克,干姜 10 克,黄芩 6 克,生牡蛎 20 克,天花粉 12 克,肉豆蔻 10 克,炙甘草 10 克。

  方开好后,尽管觉得认证已准,但前两次失败仍然萦怀,心乏自信,也想给自己留个台阶,即告诉同学,病情复杂难辨,可先试 2 剂,如轻了,再用本方继续服用,如若不应,就去医院检查云云。

  结果,上方 2 剂后,痞满即轻,又照方服了 3 剂,痞满全消,饮食既而恢复如常病愈。

  【按语】“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痞多由胃阳不足,邪气内陷,无形的客气结于心下胃脘所致。此患者心下痞是由少阳经气郁滞,少阳邪热与之互结而成,难怪两次治痞不效。柴胡桂枝干姜汤有和解少阳,温胃散结,温化水饮的作用,因而可治痞证兼有郁结之病。

  (2)李某青年,西安唐城宾馆职工,1988 年 4 月 16 日诊:患者以心下痞满不舒、食少心烦等证,先后就诊于西安数家医院,做肝功、B 超等检查,诊治未果;又按乙型肝炎、肝气郁结治疗,断续服中、西药治疗年余,收效不甚明显,仍时重时轻,患者渐失去治疗信心,经单位一同事引荐来诊。诊得脉象沉弦,望诊舌红,舌苔薄白滑润多津,左侧苔厚。询得寒热间作,恶寒多,发热少,不呕。综合脉证,认为其病情确在肝脾,治疗还当从肝脾入手。又寻思此患者早已遍服一般疏肝理脾之方,如果重蹈覆辙也不一定奏效。试按“牡疟”论治,处以柴胡桂枝干姜汤。

  【处方】柴胡 18 克,黄芩 10 克,天花粉 12 克,生牡蛎 12 克,桂枝 10 克,干姜 10 克,炙甘草 10 克。5 剂。

  二诊:心下痞闷大减,食欲增加,精神亦爽,寒热未发。再处以上方 5 剂。

  数日后,其同事来诊时告知:服上药后,痞满消失,饮食、精神复常停药,至今病愈未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