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女,21 岁。供销社职工。1985 年 4 月 3 日来诊:胸胁胀痛,手足发凉发冷,不思饮食两天。患者与同事因工作争吵,随即感觉手足发麻发凉,胸满气急。今见脘腹痛,痛无定处,时剧时缓,大便时急,不时觉有气自胸腹下趋肠间,欲便不爽。连日来试图多进饮食,食后更胀。两手摸之冰凉,感觉麻木。脉象弦长有力,舌红苔白。辨证为肝气郁滞、横逆犯脾之证。其手足麻凉是由于气机阻滞,阳气不达四末,使得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所致,证与少阴阳虚不温四未的厥逆迥异。治当疏肝理气,宣郁通滞。处以四逆散方,以病人兼有里急后重之证,遂遵原方要求:泻利下重者,加薤白。
【处方】醋柴胡 24 克,白芍 24 克,枳实 12 克,炙甘草 10 克,薤白 10 克。3 剂。水煎服。
一剂后,诸证即轻。3 剂服完,胸闷腹胀,肢厥肢麻等证消失,饮食复常病愈。
【按语】《伤寒论》四逆散方后加碱法有“泄利下重”一语,应连续起来读。“泄利”,不是指下利,而是指大便。泄利下重,即是指大便欲便不爽,感觉腹内、肛门坠胀不舒之证,是肝气犯脾、疏泄失常的明证。薤白有通阳、散胸中与大肠滞气之功,合以四逆散标本兼治,故能收到预期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