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12.少阳病头昏头痛

Ctrl+D 收藏本站 Ctrl+F 查找本页内容

  李某某,女,54 岁,长里村。1992 年 3 月 6 日诊:高血压病 4 年,经常头晕胀痛,面部发红发热时作。常服降压胶囊、硝苯地平等药,症可减轻。近来服上药不效,更出现胃中胀满欲呕,口苦,食欲不思,周身疲乏欲眠。刻诊:血压 180/100mg。患者形体胖壮,面色稍红,自谓除高血压病外素无他恙。按其胃脘痞满不痛望舌苔白,脉象弦数,寸大有力。诊为肝火上炎,胃气不降之证。然其证情兼挟,以何方才能面面俱到?龙胆泻肝汤可苦寒清热,但欠缺降逆和胃之力,以治此病,恐不能尽善;知柏地黄汤有补阴制阳之功,但于胸闷欲呕、不食等症不宜。彷徨之际,想到黄芩加半夏生姜汤。黄芩汤本有清肝平肝之功,半夏、生姜相伍,为降逆和胃的圣药,若与黄芩汤二方合一,更能降逆平肝,引邪下行,用治此病,庶乎可行。

  【处方】黄芩 12 克,白芍 30 克,半夏 12 克,甘草 6 克,菊花 10 克,丹参 30 克,牛膝 12 克,生姜 15 克。3 剂。

  二诊:呕吐已止,饮食增加。头已不痛,眩晕减轻。脉象渐趋和缓,血压已降至 145/85mg,再处以上方 3 剂。

  一周后访及:头目清爽,眠、食无恙,血压已经恢复正常,病情暂告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