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2.太阴病低烧腹痛

Ctrl+D 收藏本站 Ctrl+F 查找本页内容

  卢某某,女,22 岁,长里村。1992 年 12 月 20 日诊:产后 30 天,发热 10 日,经服复方新诺明及解热镇痛等药 3 天,烧仍不退。即赴西安某传染病医院化验检查,诊断为肾盂肾炎。

  现症:低烧不退,37 度至 38 度左右。面色淡黄,头昏、心悸。诊得没有腰痛、尿痛、尿频等症,全身酸困无力,恶寒汗出,纳食减退。乳汁分泌近来渐少,伴有恶露未净,淋漓不断,小腹绵绵作痛。

  辨属产后新虚,将息失宜,致成气血不足之证。忆及小建中汤可治“虚寒里急腹痛”,当归建中汤治疗“妇人产后虚羸不足,腹中刺痛不止……痛引腰背,不能饮食”,随即处以当归建中汤加减。

  【处方】当归 30 克,酒芍 15 克,桂枝 10 克,炙甘草 10 克,炮姜炭 10 克,阿胶(烊)10 克,焦艾叶 6 克,益母草 30 克,鹿衔草 20 克,大枣 6 枚,红糖 50 克(冲服)。5 剂。

  再诊:恶露已净,腹痛已止,饮食大增,精神、气色已见好转。诊脉沉细和缓,再与原方加减。

  【处方】当归 30 克,酒芍 18 克,桂枝 10 克,炙甘草 10 克,干姜 10 克,阿胶(烊化冲服)10 克,益母草 20 克,鹿衔草 20 克,大枣 6 枚,红糖 50 克(冲服)。5 剂。

  三诊时,病人头已不昏,神情清爽,食欲倍增,精神、体力大为改善,面色健旺,脉象和缓略弱。再处以二诊方 6 剂,以巩固治疗,并嘱服完后医院复查,复查结果肾炎已愈。

  【按语】患者产后调摄失宜,致成气血阴阳俱为不足的虚弱之病,故以小建中汤为基础方施治。小建中汤为桂枝加芍药汤加饴糖而成,方以桂枝汤温健脾胃,调和气血。重用芍药补血调营,又能以其苦降之性引桂枝、生姜深入太阴之分而不走肌表;再加以温养脾胃,缓急止痛的饴糖,与芍药相配止腹痛功尤著,变表剂而成温中补脾,缓急止痛之方。小建中汤有温中补虚、缓急止痛、调和气血之功,用治脾胃虚寒、气血不足所致的腹痛最为得当。

  小建中汤为《金匮要略》治疗气血阴阳两虚的“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以及“虚劳萎黄,妇人虚寒里急腹痛”等病。今于小建中汤加当归,以饴糖易红糖,生姜易炮姜,再加阿胶、焦艾、益母草、鹿衔草等,治疗产后虚劳、气血不足所致的低烧腹痛、头昏心悸、恶露淋漓不净之病,依然收到如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