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某,男,70 岁,退休,长里村。外感咳嗽达月不愈,先服西药,再予人参败毒散加减,止嗽散及二陈汤加姜味等,外感已愈,咳嗽不减反增重。
诊见:患者面色不华,虚浮淡白。咳嗽起来连声不断,声音重浊,每次连咳数分钟始能安静下来,剧时头身汗出。舌苔白略厚,脉沉弦,诊为痰嗽。然而何以遍用祛痰止咳方却不效?沉思之际,偶闻患者呃逆连声,询之饮食情况。答曰:10 余日来,饮食锐减,时时呃逆欲呕。遂按诊病人心下胃脘,感觉痞满不舒。我恍悟:此病根在脾虚痰结胃脘,影响肺气肃降,痰气上逆所致。而前所用方只治其疾,不治其源,调其气,痰湿内滞不去,上犯肺而咳,所以其病不愈,遂毅然处以。
【处方】旋覆花 10 克,党参 10 克,陈皮 10 克,紫菀 10 克,白前 10 克,代赭石 15 克,茯苓 15 克,生姜 15 克,姜半夏 12 克,款冬花 6 克,甘草 6 克,大枣 4 枚。3 剂。服后药未尽剂,咳嗽即轻,服完后,咳嗽全止,饮食恢复如故,其病即愈。
【按语】太阴病本无咳嗽,患者是由于感冒日久不愈,伤及中焦脾胃,中焦枢机失司,致脾阳不升,胃失和降,致使痰湿内滞不化,上犯清轻之肺所致。是故治以旋覆代赭汤升阳和胃,脾阳得升,胃浊得降,中焦阳气运行,升降合和则痰湿自消,咳嗽自然得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