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某某,女,36 岁。腿足肿胀,周身沉困酸痛二三年,时剧时缓经常是早轻晚重。近一月来,咳嗽多痰,遇冷咳重,常常背一觉冷,即咳嗽连声。兼见头昏,食欲不佳。咯痰清稀多泡沫,不喘。望其面色唇口淡白萎黄,精神疲惫,舌淡白稍青暗淡,舌苔白润,脉象沉紧。病属少阴阳气衰弱、水气不化所致,治以温补肾阳、化气利水的真武汤加味。
【处方】制附子 24 克,白术 12 克,茯苓 15 克,白芍 12 克,肉桂 6 克,细辛 6 克,干姜 12 克,五味子 10 克,生姜 15 克。6 剂。
再诊:肿胀渐消,头身沉困也轻咳嗽已稀少,食欲增加,脉舌同前。再予上方 6 剂。
三诊:咳嗽已愈,肿胀基本消退。头昏减轻,身体沉困酸痛已除,舌淡苔白,脉沉无力,再以真武汤加减。
【处方】制附子 24 克,白术 12 克,茯苓 15 克,白芍 10 克,干姜 12 克,砂仁 6 克,肉桂 6 克。6 剂。
四诊:腿足浮肿已消失,精神体力大为改善,食欲恢复正常,病已治愈。再处以真武汤加砂仁 6 克,巩固维持,以事调理。
【按语】患者腿足肿胀,周身沉困酸痛已二三年不愈,其久病阳气衰弱可知。郑钦安说:“大凡阳虚之人,阴气自然必盛。”故阳气一虚,则阴霾之邪弥漫,上犯为痰而咳;阴邪不化,阴阻阳气则头昏,周身沉困酸痛,阳气不能腐化谷物故食欲不佳。因而治以温阳化气、利水祛阴的真武汤,加肉桂以助肾,温阳通阳,干姜、细辛、五味以化饮止咳。《伤寒论》真武汤方后本附有“若咳者,加五味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故遵此法,二诊咳嗽即愈,腿足肿胀亦轻。咳愈后即以真武汤加肉桂、砂仁以助其温补脾肾,通阳利水。四诊时,以肿已消退,咳未再现,精神、饮食虽已复正常。然阳虚之病,病深日久,难以骤除。因而再以真武汤以巩固维持,温阳化饮祛阴,以杜肿胀、咳嗽之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