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某某,男,66 岁,里花水村。2013 年 6 月 3 日诊:以“脑出血”病住院医治月余。一周前出院,居家调养。现症:头晕欲卧,舌强,吐字不清,右手臂麻木失灵,右腿足软无力难以提足,周身沉困,无力,行走艰难,饮食减少。血压 150/90mmHg,诊得舌淡润,苔白滑,脉沉弦无力。诊为少阴阳虚、阴邪不化、阻阳不通所致。处以真武汤加味。
【处方】制附子 30 克,白术 12 克,茯苓 20 克,白芍 12 克,生姜 15 克,川芎 12 克,天麻 12 克,菖蒲 10 克,牛膝 10 克,僵蚕 12 克。6 剂。
再诊:头晕、身沉困重减轻,饮食增加。血压 145/90mmHg,脉舌同前,再予上方加减。
【处方】制附子 30 克,白术 12 克,茯苓 20 克,白芍 12 克,生姜 15 克,川芎 12 克,菖蒲 10 克,桂枝 6 克,牛膝 10 克,天麻 12 克,僵蚕 12 克,制南星 10 克,全蝎 10 克。10 剂。
三诊:头昏、沉困、腿足无力大为减轻,舌强消失,言语渐利。脉沉无力,舌淡润苔白,仍于上方加减。
【处方】制附子 30 克,白术 12 克,茯苓 20 克,白芍 12 克,生姜 15 克,川芎 10 克,菖蒲 10 克,僵蚕 12 克,牛膝 10 克,桂枝 6 克,全蝎 6 克。10 剂。
1 月多后来复诊,近因睡眠不好,但原先的头昏、困乏沉重等症已基本好了,现已能独自门前街道散步。舌淡润苔白,脉沉无力。
【处方】制附子 24 克,干姜 12 克,炙甘草 12 克,茯苓 24 克,远志 10 克,生龙骨 30 克,生牡蛎 30 克,桂枝 6 克,炙龟板 15 克。6 剂。
五诊:睡眠恢复正常,稍有头昏、乏力,腿足已感有力,行走较前便利,仍觉手臂软无力,再处以四逆汤加味。
【处方】制附子 24 克,干姜 12 克,炙甘草 15 克,桂枝 6 克,僵蚕 12 克,沙苑子 15 克,鹿角片 12 克。10 剂。
【按语】此病人为一退休工人,既往健康,也无其他慢性病,两个月前突发头晕头痛剧烈,舌强不语,而急入西安南郊某兵器职工医院,经救治脱险。首诊时因其头晕,周身沉重无力,舌淡润,脉沉弦无力,而诊为少阴阳气不足、阴邪阻阳不通之证,故治以温阳化阴通阳的真武汤,加川芎,牛膝、菖蒲活血化痰通窍,加天麻祛风止晕。二诊诸证已轻,以舌强言语謇涩为主,故在温阳化阴通络的基础上,又加祛风痰通络的南星、全蝎,通阳的桂枝。三诊药服完,病人头晕、身体沉重基本消失,舌强已除,语言恢复。因病已基本恢复治愈,患者曾自动停诊一月多时间。
至四诊,又因晚上睡眠时间短,时醒难眠。病属肾阳虚衰,不能启真水上升,心肾水火不交所致,故以茯苓四逆汤加减温补肾阳。阳气旺自能运津液而交通上下,故能医肾阳虚之失眠不寐。此案病人因已大轻,五诊后就没再连续服药,开了 10 剂药,就好长时间,数月未再来诊,时续时断,后来还看过三四次,现已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可以自理,能外出散步。自服中药治疗后,血压虽有些高,但一直稳定,至完成此案时已快两年了,病情趋稳,头昏等症没有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