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某某,女,67 岁,长安大兆人。2008 年 5 月 20 日诊:腹胀满两个月余,曾在当地医院、诊所服不少中、西药,效果不明显,遂赴西安交大一附院检查,诊为肠肿瘤,医生建议保守治疗。患者儿子及妻一直在我们村经营商品批发 10 余年,常在我诊所看病,因而陪其母来诊:腹胀,面黄肌瘦,饮食减少,舌淡苔白,脉沉无力。初按脾虚腹胀,投以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 3 剂。1 剂后,腹胀即轻。3 剂服完,腿脚肿胀,腹胀复又如故。
再诊:患者饮食虽少,但精神还可以。腿脚浮肿,面稍虚浮,患者说有时活动体位时,感觉腹中有水流动声响。诊脉沉弱,遂教患者平躺检查床上。掀起衣服,见腹大如鼓,脐部稍突,腹部皮下静脉缕缕显现。继而心里恍悟,病为膨胀,是阳虚日久,阴邪凝聚不化所致。病已不在中焦,而已深入下焦至阴之地,难怪以前方宽中补脾不效,毅然改处以桂枝去芍加麻附辛汤治之。
【处方】制附子 30 克,生麻黄 12 克,细辛 6 克,桂枝 10 克,炙甘草 12 克,生姜 30 克,大枣 6 个。6 剂。
三诊:腿脚肿胀消退,腹胀大减,饮食也有改善,继处以上方 6 剂。
此后该患者一直服用上方。服至 1 月,腹胀消失,体重也增加了 3 斤,臌胀之病暂愈。患者因要回家乡,又带上方 7 剂,回家调养。
【按语】臌胀病是以腹大如鼓,面色苍黄,病人消瘦,甚至腹部青筋暴露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喻嘉言说:凡有癥瘕、积块,痞块,即是胀病之根,日积月累,腹大如瓮,是名单腹胀。臌胀大多由于肝硬化腹水、腹腔内恶性肿瘤、结核等引起,证杂根深,病程日久,逐渐形成。临床上常呈现虚实兼挟、正虚邪实之候,属于临证中难治之病。
桂枝去芍加麻附辛汤,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篇用治“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之方,用于阳虚阴凝、水饮痞结不消、积留所致之腹胀。方以附子,桂、草,姜、枣温补肾脾,调和气血以扶正,麻黄得细辛,桂、附、姜之助以祛邪利水,可以扶正温阳发表,通彻表里,使阳气通行,阴凝解散,水饮自消,臌胀病愈。故其方药虽简,却也面面俱到,恰切臌胀病本虚标实之病机,因而收到了理想的疗效。
陈修园在《时方妙用》中,对此方推崇备至。他于此方中加入知母,命名消水圣愈汤,用治水肿,推为治水第一方。认为“凡两手脉浮而迟,足跗阳脉浮而数”者,均可用之,一服即验,五服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