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某,男,62 岁。职工家属。住长里村二队。2014 年 11 月 2 日,以左侧睾丸肿痛来诊。
患者两年前,因劳累后出现睾丸肿痛之病,即在当地医院住院,输液治疗 10 余日,其病方愈。自后每于出力过度或劳累,即觉睾丸重坠不舒,肿胀疼痛,不时复发。今右侧睾丸肿疼不舒,胀痛、坠痛已 20 余日,晨起及前半天,痛较轻缓,下午及晚,胀痛较重。诊见:左侧睾丸明显肿大如核桃,摸之副睾头部肿大变粗如小拇指粗,以手指按之触痛。患者面色暗淡,精神疲乏。诊得脉沉弦紧,舌淡润苔薄白。诊为寒滞厥阴,经脉凝滞不通之病,治之以当归四逆汤加味。
【处方】当归 12 克,肉桂 10 克,白芍 15 克,木通 10 克,细辛 6 克,大枣 4 个,炙甘草 12 克,制附子 24 克,橘核 12 克。6 剂。
再诊:肿胀、坠痛稍轻,余无他证。但见舌淡润苔白滑,是为寒邪挟湿之象,再予当归四逆汤加味。
【处方】当归 12 克,肉桂 10 克,白芍 12 克,炙甘草 10 克,木通 10 克,细辛 6 克,大枣 4 个,制附子 24 克,橘核 12 克,干姜 12 克,枳壳 12 克。6 剂。
三诊:睾丸坠痛消失,肿胀减轻,脉沉弦,舌淡润苔白,仍于上方加味。
【处方】当归 12 克,肉桂 10 克,白芍 12 克,炙甘草 10 克,木通 10 克,细辛 6 克,大枣 4 克,制附子 24 克,橘核 12 克,干姜 12 克,枳壳 10 克,桃仁 12 克,昆布 12 克。6 剂。
四诊:睾丸坠痛消失未作,稍有肿胀,按之已无疼痛,脉舌同前,再予前方 6 剂。
一周后,睾丸肿胀消退,疼痛未在出现,其病已愈。
【按语】足厥阴之脉循股入阴中,环阴器,抵小腹。伤寒外邪入侵厥阴,寒邪性凝带,阴邪伤阳气,致使厥阴气血运行不畅,而致睾丸肿胀坠痛。病程既久,寒且兼虚,是故痛势绵绵。当归四逆汤有温阳散寒、养气血通络作用,故能治疗厥阴寒滞不通之证,因其寒而且虚,故加温补阳气,散寒温通的制附子,散肝经滞气的橘核。
二诊时,见其舌淡润苔白滑,是为寒邪挟湿之象,故于上方加以干姜温补中阳以化湿,再加枳壳理气行痰化滞。至睾丸坠痛消失,因肿胀还未全消,故又前方再加桃仁、昆布等活血软坚散结之味,以奏温经散寒、行气通滞、活血散结之功,因而能使睾丸肿痛之病痛止肿消,其病可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