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6.寒结

Ctrl+D 收藏本站 Ctrl+F 查找本页内容

  李某某,男,56 岁,工地领工。2014 年 11 月 20 日,以腹中胀痛,已一月余而来就诊。据患者讲,国庆节聚餐后,即现腹胀。2 日后腹胀加重,即去街道某诊所就诊,医诊为胃肠炎,即予以输液治疗。治疗后病轻,隔日又胀,就再进行输液。断断续续的输液两星期,现仍整天腹胀。房东得知,让他来中医治疗。

  诊见:腹胀满,时痛,终日不减,不时觉腹内咕咕作响,如流水声。大便秘结,六七日一行。遂以手按其腹部,胀硬痛增。询之得知:其有病以来,饮食稍能减少,但仍能胜任日常工作。望舌淡润苔薄白,边有齿痕,脉沉弦无力。病为寒结,治以附子大黄细辛汤加味。

  【处方】制附子 30 克,生大黄 15 克,细辛 6 克,厚朴 18 克。5 剂。

  一月后,患者方来复诊。说上药服后,大便即通,先大便两次,后来每日一次,腹胀随即消失。饮食、精神好转了。但近二三日来,又有些腹胀,现又 3 天没有大便了。诊得脉沉稍弦,舌淡,苔薄白润,处以白通汤合大黄附子细辛汤加厚朴。

  【处方】制附子 30 克,干姜 15 克,大黄 15 克,细辛 6 克,厚朴 15 克,葱白 30 克。5 剂,并嘱服完后再诊。

  三诊:腹胀已消,诸证好转,脉沉弦,舌淡苔薄。再予上方 5 剂,以巩固治疗。

  另处以附子理中丸 2 瓶,让他汤剂服完后,再续服丸药。

  至整理此案时,已快一年,腹胀之病未犯。

  【按语】寒结一证,临床上并不罕见。此病的病机是由于下焦之阳气不足,不能温化中焦之阴。因为二便开阖,全赖真阳的气机运转,方能不失其职。若真阳衰微,则阴寒遂甚,寒甚则凝,“脏寒生满病”即成。故腹胀满痛,大便秘结不通。治疗寒结证,“非温不能已其寒,非下不能去其结”,故治以大黄附子汤温阳逐寒、泻下散结。加厚朴,以理气祛痰,使其阳气得复,寒结得散,腹胀得消。然而阴虚寒凝之病,也非一日之寒,其来也渐,其病也久,属标实本虚之病,病愈后调理巩固不能忽视。调理善后加用白通汤,以其具有温补脾肾、温通阳气作用,以助其温阳散结之功。

  寒结之证,寒实内结,阳气已经不足,虚实夹杂,邪实正虚之候。因而治疗此病,当时刻注意以固护阳气为主,因而附子用量须大于大黄,用量比例至少 1 倍以上,方能祛邪而可保正气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