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某某,女,65 岁,法士特职工家属。2013 年 12 月 8 日诊:患者昨日晨起,感觉面部麻痒,僵板不舒,眼睛、口感觉活动不适。照镜子发现口眼歪斜,今天即来诊治。
患者形体微丰,面色淡白。血压测得 170/100mmHg,高血压病已 6 年,常服普托卡利等降压药,平素身体健康,也无其他不适。询知数日来,兼有头痛、头昏,周身酸痛。诊得舌淡润苔白,脉浮弦紧。病属正气不足,络脉空虚、风邪乘虚入于络脉,气血瘀阻不通所致,处以扶正祛风通络的《千金》小续命汤加减。
【处方】白附子 20 克,党参 15 克,赤芍 12 克,生麻黄 6 克,桂枝 10 克,川芎 10 克,杏仁 10 克,防风 10 克,防己 6 克,黄芩 10 克,僵蚕 12 克,菊花 10 克,全蝎 6 克。2 剂。
配合针灸,合谷、地仓透颊车(皆双),百合。留针半小时,每 5 分钟行针一次,隔日针一次。
再诊:面部麻木,板僵略松,头痛牙痛消除。复测血压 150/85mmHg,再予上方 2 剂,针治同前。
三诊:血压已复如平常的 140/70mmHg,口眼歪斜渐轻,面部感觉已复灵便,麻木僵板已基本消失,余症同前。仍予上方 5 剂,针治同前。
四诊:口眼歪斜逐渐复正,流泪减少,血压 140/65mmHg,头昏亦大为减轻。脉浮弦无力,舌淡苔薄白,仍予小续命汤加减。
【处方】白附子 24 克,党参 20 克,白芍 12 克,杏仁 10 克,防风 10 克,生麻黄 6 克,桂枝 10 克,川芎 10 克,黄芪 10 克,僵蚕 12 克,全蝎 6 克。5 剂。
针刺亦同前法。
五诊:眼睛恢复端正,口歪稍有些,如不仔细看已于常人无异,只是在笑时,两口角稍显不对称。身觉疲乏,汗多,舌淡苔薄白,脉浮细无力,改处以调和营卫、解肌祛风的桂枝加葛根汤加味。
【处方】桂枝 10 克,白芍 12 克,甘草 10 克,葛根 20 克,大枣 6 个,生姜 20 克,僵蚕 12 克,天麻 12 克,川芎 6 克。5 付。
改针刺足三里(双)、百会,针法同前,隔日一次。
六诊:口眼歪斜之病已治愈,病人已无有不适,面瘫之病完全恢复,遂停针灸,再处以五诊方 6 剂以巩固治疗。嘱服完即可停药,并要求患者勿劳累、汗出,少吹风受寒,注意保暖,以防复发。
【按语】面瘫之病,大多由于正气不足,络脉空虚,风邪乘虚中于脉络、痹阻气血而成。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故其发病来也急骤。临床上此类病人大多肌表疏松,平素易汗。营卫不和,易受风邪而病。我治疗此病的常用方剂是桂枝加葛根汤加味,一般 20 多天即愈。今此患者,初病则属正气不足,邪风中络,风寒伤于肤表之象,故初治以温经通阳、扶正祛风的小续命汤加味治之。四诊后,该患者面瘫之病已去十之七八,症现疲乏,汗多,脉浮细无力之象,是属肌腠空虚、营卫不和之象,因而改处以调和营卫、扶正祛风的桂枝加葛根汤加味,10 剂后,患者口眼歪斜恢复正常,诸证消失,面瘫之病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