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某某,女,48 岁,街道商户。2009 年 11 月 11 日诊:素有头痛,时痛时缓,已有数年。两月前曾在西医大附院检查,诊为:脑内小血管梗阻。近半月来头痛加重,以头顶及两侧疼痛为主。痛来感觉头部如有物紧束,胀痛,兼以头昏,四肢疲乏。平时右腿膝常痛,时轻时重。诊见:面色淡黄,精神倦怠。望舌淡润苔白,脉沉紧无力。试按阳气不足,寒邪郁阻,络脉不通施治,处以郑钦安潜阳丹加味。
【处方】制附子 24 克,龟板 12 克,砂仁 12 克,炙甘草 12 克,川芎 12 克,鹿角片 15 克,芥穗 6 克,僵蚕 12 克。7 剂。
再诊:头痛、头昏皆轻,精神转好。病情即轻,当效不更方,再予上方 7 剂。
三诊:头痛已大轻,昏也减轻,发作减少,腿痛也轻。患者说近四五天来睡眠不好,诊得舌淡苔薄白,脉沉弦,仍于上方加减。
【处方】制附子 24 克,龟板 12 克,砂仁 12 克,炙甘草 12 克,鹿角片 15 克,川芎 10 克,僵蚕 12 克,生龙骨 24 克,生牡蛎 24 克,远志 6 克,茯苓 15 克。7 剂。
四诊:睡眠改善,头痛已甚微,稍有头昏,余无不适。诊见脉仍沉弦,再于上方出入。
【处方】制附子 24 克,砂仁 12 克,龟板 12 克,炙甘草 12 克,川芎 10 克,鹿角片 15 克,僵蚕 12 克,琥珀 4.5 克(冲服)。7 剂。
五诊:头痛已经消失,腿痛已愈,其他睡眠、饮食均已恢复正常,头目、精神感觉清爽,别无不适,头痛基本治愈,再以上方出入巩固。
【处方】制附子 24 克,龟板 12 克,砂仁 10 克,炙甘草 12 克,川芎 6 克,僵蚕 12 克,鹿角片 15 克,菟丝子 15 克。10 剂。两天服 1 剂,再服 20 天服完。
【按语】此案患者年届七七,天癸将竭之龄。任脉虚,肾气渐衰,精不上承,髓海失养而病头痛、头昏。综合时常腿痛、困乏倦怠、舌淡、脉沉弦等证,辨属肝肾阳气不充、精不上承、络脉不通之证,治当补以通之,主以潜阳丹加味。
潜阳丹一方,能祛阴邪以通阳,纳气而归肾。方中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具有温以通之,通行十二经脉之功,为方中主药;龟板滋阴补肾,有通阴助阳之力;砂仁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有纳气归肾的作用;甘草补中,兼有伏火互根之妙,使补火助阳之力持久,合之有补肾通阳、宣通阳气之功。加以补肾活血的鹿角、辛散温通,活血行气的川芎,以及少许祛风的芥穗,共奏补肾通阳、活血祛风之功,因而能愈肾阳不充、精不上承之绝经前头痛、头昏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