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14.鼻炎

Ctrl+D 收藏本站 Ctrl+F 查找本页内容

  (1)仇某,男,8 岁半,村中住户。2012 年 2 月 11 日诊:家长代叙:患儿常流清涕,鼻塞不通,头昏二年多。在医院检查为鼻窦炎。自小容易感冒,经常咳嗽。现在鼻不通气,清涕多,咳嗽已 20 多天。经静脉输头孢氨苄、阿奇霉素等一周不效,因来欲用中药治疗。

  患儿发育、体格一般,面色淡黄,头昏少精神,咳嗽,痰多轻稀,气不喘。望舌淡润苔薄白,脉沉弱。此为正气不足,邪气久恋不去,肺失宣降之故,治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处方】制附子 12 克,生麻黄 5 克,细辛 3 克,甘草 6 克,杏仁 6 克,桔梗 5 克,干姜 6 克,五味子 6 克。5 剂。

  再诊:咳嗽已止,鼻流清涕亦少,鼻子已通,精神已觉前转好。“这几天耍得美得很”!(家长语)脉舌同前,再于前方加味。

  【处方】制附子 12 克,细辛 3 克,生麻黄 5 克,甘草 6 克,杏仁 6 克,桔梗 5 克,补骨脂 8 克。5 剂。

  3 剂,鼻窍已通不塞,鼻流清涕已止。咳嗽不作,余天它证,其病已愈,再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以巩固治疗。

  【处方】制附子 12 克,细辛 3 克,生麻黄 5 克,甘草 6 克,大枣 3 个,生姜 12 克,补骨脂 10 克。5 剂

  10 多天后,家长打电话告知,现在饮食、精神比原来好多了。鼻塞流涕、咳嗽愈后未犯,问还否继续服药?我告知,其病已好,先观察一段时间,不必再来。如若以后再犯,随时来诊。

  至今已半年,鼻窦炎之病未犯。

  (2)周某某,男,48 岁。2010 年 9 月 24 日,以双侧鼻塞不通气,常流清涕,头昏头痛而来诊。

  得知患者鼻炎已 5 年,缠绵难愈。平时经常感冒,一感冒诸证就加重。诊见:患者头痛,精神疲乏,容易出汗,喷嚏时时频作。双目稍现红赤,头痛以前额及两侧为主,头昏困倦。诊得舌淡润,苔白润滑,脉沉缓。病为少阴阳气不足,兼以太阳寒邪久羁,寒水不化,壅阻肺窍所致。治当温阳补肾、散寒化湿通窍,主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处方】制附子 24 克,生麻黄 10 克,细辛 5 克,白芷 5 克,甘草 10 克,桔梗 10 克,辛夷花 10 克,葶苈子 12 克,生姜 15 克,大枣 4 个。6 剂。

  再诊:鼻子已能通气,喷嚏不作,偶有鼻塞,头痛目赤已经消失。舌淡苔薄白润,舌上左侧有白斑直径约 1cm,高出舌面,边缘整齐,用棉签触之觉硬不痛,脉沉弦无力。诸证已轻,再于上方加减。

  【处方】制附子 24 克,生麻黄 10 克,细辛 5 克,辛夷花 10 克,葶苈子 2 克,补骨脂 12 克,大枣 4 个,生姜 15 克。6 剂。

  三诊:鼻塞消除,清涕已无,头目亦觉清爽,精神也大为改善,精力健旺,舌上白斑消除已无踪迹。脉沉弦,舌淡苔薄白,其病已愈。再予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以扶正祛邪、温补通散以事调理巩固。

  【处方】制附子 24 克,生麻黄 10 克,细辛 5 克,大枣 5 个,生姜 15 克,补骨脂 12 克,葶苈子 12 克。7 剂。

  停药已 3 个月,鼻炎之病未再复发。

  (3)吴某某,男,32 岁,法士特职工。2009 年 8 月 6 日诊:鼻窦炎已七八年,常用滴鼻药,每次整盒地买,身上常装着药,鼻不通气就滴。滴了轻松一会儿,过后鼻塞不通依然。两年前服用中药治愈,今又复发。

  诊见:鼻子常不通气,不闻香臭,时流清水样鼻涕,喷嚏频作。患者体质胖壮结实,平时头不昏,身不困,饮食、精神蛮好。但诊得舌淡润苔白,边有齿痕,脉沉无力。仍按少阴阳气不足、寒邪外郁不解施治,主治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处方】制附子 24 克,生麻黄 12 克,细辛 6 克,辛夷花 10 克,川芎 10 克,大枣 4 个,生姜 20 克。6 剂。

  再诊:鼻塞已轻,清涕、喷嚏减少,脉舌同前,其病已轻,再予上方 6 剂。

  三诊:鼻塞已经通畅,偶尔会觉堵塞,喷嚏消失不作,清涕已止。脉沉无力,舌淡苔薄白,齿痕渐少,仍于上方加减。

  【处方】制附子 24 克,生麻黄 12 克,细辛 6 克,辛夷花 6 克,川芎 10 克,僵蚕 12 克,大枣 6 个,生姜 20 克。6 剂。

  四诊:鼻塞已除,清涕、喷嚏不作,其病已愈,再予上方 7 剂巩固。

  至今已半年,其病未再复发。

  【按语】慢性鼻炎,临床较为常见,其病缠绵难愈,时时复发,好治难以根除。是由于此病的根本在肾,肾虚抵抗力低下;其标在肺,易受风寒之邪,稍受外邪即可引发,而成本虚标实之病。此患者在恭张村居住,患鼻炎已七八年了,两年前就经我治过,也是本虚标实的太、少合病。来看了 6 次,还是用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服药一个多月,两年来未犯,本就以为治愈了,但还复发。患者身体素质不错,平时无有不适,只是经常鼻塞不通,清涕喷嚏时作,别无他证。但从舌淡润,边有齿痕,脉沉无力,就可诊为阳虚、阳虚寒羁之证。但这次鼻炎复发,还是明显较两年前来诊时症状轻一些。因为肾络通于鼻,嚏属肾。清涕如水,亦为肾气不纳的明症,故知其病在少阴。因而治疗此病,也非温肾阳、通肾络、扶正散寒的麻黄附子细辛汤不治。因而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辛温通窍的辛夷、川芎,辛能散,温能通,助麻黄、细辛通窍散寒、活血祛风;僵蚕可祛风通络散结,加姜、枣者,以其可益脾养血,调和营卫以扶正,还可调和麻、附、辛之性,使其作用缓而持久,以符合慢性鼻炎的治疗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