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某,男,60 岁,长里村。1978 年 8 月某日诊:胃脘隐痛,反胃呕吐,妨碍饮食已半年多,限于当时条件,也从未去大医院检查。在家常以胃痛治疗,或中药,或西药,或有效或不效,但胃病久治不愈,逐渐加重。一月前才去县医院检查,确诊为胃癌晚期,肿瘤已转移扩散,医谓已失去手术治疗机会。开了些药,让患者回家调养。因为病人是我的乡邻,家属知道我习医,就找到我,说让去看看,还有没有啥办法,说是尽心而已。
及至病家,见其面色黯淡、萎黄,原本就瘦小的身材,现尤显消瘦俏,精神疲惫。患者诉说胃中隐隐作痛,时时反胃呕恶,但饮食时反不吐,呕吐多在食后四五个小时以后,先呕出所食未消化的食物,最后没啥吐了,就呕出些涎沫青水。近月来饮食量锐减,只能勉食些流质的食物,如稀饭,汤面条等物。大便五六日一次,干燥难解。检查腹部消瘦凹陷,青筋显露。胃脘处以手深按,指下感觉有形包块凹凸不平,触痛。舌淡暗,舌苔薄润,脉细稍紧。即告病家,确属中医的积聚、伏梁之类的难治之病,我也没有好办法。但根据目前病情,有似《金匮要略》胃反证,试按胃反治疗,虽然难以治愈,但或能缓解症状,方也简单平和,可以一试。患者欣然应允,我即开了大半夏汤加生姜。
【处方】姜半夏 20 克,高丽参 15 克,蜂蜜 50 克,生姜 15 克。3 剂。
服完一剂,胃反呕恶即轻,食下亦较顺畅,及至服完,胃痛也轻,食量增加,胃反呕恶大轻。病家信心遂增,又陆续用次方服了 20 多剂,胃反呕吐之病已大为减轻,食量也增,精神气色也大有改善。但至国庆节时因事生气后,反胃不食又渐重,又出现高热不退送医院住院,住院一月,回家后就卧床不起,至当年年终病故。
【按语】《金匮要略》曰:“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又曰:“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此案为我初习医,但还未进卫生所时看的一个病人。当时开方后,病家见只有寥寥几味药,认为我这么大的病,你个学手小大夫也不会开大方剂,因而开始并不大重视,几天后因呕剧痛重,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也是无法才去郭杜镇中药铺抓了 3 剂权当试验,结果一服病轻,一连服了 20 多剂。当时我也谈不上辨证论治,但我初学医时从背诵《伤寒论》开始,那时《金匮要略》也已经背完了,常读的是各家注释。以患者的病情与条文对照,就是“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中的胃反。既属胃反,主要的矛盾就是胃反呕吐和虚极,那么止呕顾正,治疗当然是大半夏汤。大半夏汤加生姜即合入小半夏汤,可加强和胃止呕之功。尽管患者最终还是死于胃癌晚期、癌细胞扩散引起并发症,但从此也说明,经方只要方证相符,抓住主证,即能有奇效,也说明大半夏汤对胃癌病只要属于暮食朝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之证还是有效、可以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