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某某,女,27 岁,住户。2010 年 4 月 18 日诊:腰痛、腹痛,食少心烦已月余,在西安南郊五二一医院检查治疗,给服贫血康、知柏地黄丸等治疗半月,病不减轻,而来中医门诊治疗:腰痛难以俯仰转侧,活动不便,胸闷心烦,腹痛腹胀,头昏头痛,食欲减退,口渴欲饮。诊得面色淡,舌淡苔薄白,白带较多,脉弦。病属肝脾失和、气机郁滞不通之病,处以调和肝脾、畅血利湿的当归芍药汤加味。
【处方】当归 12 克,川芎 10 克,白芍 18 克,白术 12 克,茯苓 15 克,泽泻 10 克,金毛狗脊 20 克,川断 10 克,肉桂 6 克。6 剂。
再诊:腹痛基本消除。腹胀、腰痛已轻,其他诸症皆也减轻。效不更方,再予上方 6 剂。
三诊:腹痛消失,腰不再痛,饮食增多。头痛头昏亦除,稍觉困乏。脉弦细,舌淡苔薄白。再予上方加减。
【处方】当归 12 克,白芍 15 克,川芎 10 克,茯苓 12 克,白术 12 克,泽泻 10 克,肉桂 6 克,金毛狗脊 20 克。6 剂。
四诊:腰、腹亦不再痛,白带减少。腹胀、困乏已除,其病治愈,处以逍遥丸 2 瓶,调理巩固。每次 12 粒,每日 2 次。
【按语】患者腰痛、腹痛腹胀,其实属于肝脾气血郁滞、带脉失约之证,主要矛盾在于肝脾气血郁滞。当归芍药散,方以当归、白芍、川芎,养血调肝,畅血行滞,茯苓、白术、泽泻补脾渗湿,合而用之,可使肝得条达,脾得键运。肝脾气血和畅,则腰痛、腹痛亦愈,腹胀白带可除。
在妇科临证上,像这种证型比较常见:有的是以腹痛、腹胀来诊的,有的是以白带多来诊的,有的是以腰痛来诊的,还有的是以头昏、周身沉困来诊的。仔细诊查,往往见有腹痛腹胀,头昏困乏腰痛以腰骶部多见,或兼月经不调、白带多、胸闷心烦、饮食减少等症,综合归纳,皆属肝脾失和,血虚、血脉郁滞、脾虚湿邪内滞之证,而这正是当归芍药散的治疗范畴。肝脾调和,脾胃健运,气血流畅,则诸证即消。
(2)赵某某,女,41 岁工人。2014 年 3 月 4 日诊:经常腰痛 3 个月,逢月经来时腰痛更甚,服药不效。常在厂里医务室输液(用药不详),输液即痛轻,停药又复痛。前几天才输了液体,距今刚 4 天,又腰痛如故而来中医治疗。患者形体略丰,面色淡黄,腰痛俯仰,活动不便,兼以头昏身困腹胀。平素月经来基本规律,经来时腰痛加重,平素白带多。望其舌淡润苔白,脉弦无力,病属厥阴疏泄失常,阳气虚弱所致,治以加味逍遥散汤方。
【处方】柴胡 12 克,当归 12 克,白芍 15 克,白术 12 克,茯苓 15 克,炙甘草 10 克,薄荷 10 克,防己 3 克,川断 10 克,元胡 12 克,金毛狗脊 15 克,炮附子 15 克。6 剂。
再诊时,腰痛消失,头昏困乏大轻,腹胀已消,其病基本治愈,再予上方 6 剂,调和肝脾、补肾通阳以巩固调理。
服完腰痛未再出现,头昏、困乏、腹胀等症消失病愈。
(3)杨某某,女,34 岁,商户。2015 年 2 月 23 日诊:腰痛数年,时轻时重,服药少效。近来腰痛加重,活动不便,昨起又觉右侧肩背酸痛不舒。询知兼以胸闷腹胀,月经不准,有时提前,有时错后,白带多。望舌淡润苔薄白,脉弦稍紧。病为疏泄失常,气机郁滞,外受风寒之病,治以加味逍遥汤加羌活。6 剂。
再诊:腰痛减轻,肩背痛消失。腹胀等证亦轻,脉舌同前,再于前方加入制附子 15 克,砂仁 6 克,以温肾散寒,畅气散滞。6 剂。
三诊:腰痛消失,稍觉酸困,全身再无不适之感,病已基本治愈。再予加味逍遥汤加入补肾散寒、壮腰强肾之味以补肾固本,以防复发。
【处方】柴胡 12 克,当归 12 克,白芍 12 克,白术 10 克,茯苓 12 克,炙甘草 10 克,干姜 10 克,薄荷 8 克,防己 3 克,川断 10 克,狗脊 15 克,制附子 15 克,杜仲 10 克,补骨脂 12 克。6 剂。
(4)刘某某,女,44 岁,西高庙村。2009 年 6 月 30 日诊:以近四五天以来,腰痛难以俯仰、转侧,活动不便而来诊。继往常觉胸闷。短气,得以长息为快已一年多。诊见:腰痛,活动、行走不便。面色淡黄,眼圈、两颧处多现黧黑斑。询之常觉心情烦躁,易怒、气闷、太息。大便干燥,三四日一行。舌淡红苔白,脉沉弦。病属肝气郁结、气机郁滞之病,处以加味逍遥汤加枳壳。
【处方】柴胡 12 克,当归 10 克,白芍 12 克,白术 10 克,茯苓 12 克,炙甘草 10 克,干姜 10 克,薄荷 8 克,防己 3 克,川断 10 克,金毛狗脊 15 克,醋元胡 12 克,枳壳 12 克。6 剂。
再诊:腰痛消失,活动自如,但现腹中时痛,欲呕。遂以手按诊腹部、胃脘,觉其痞软,其痛无定处。脉弦长,舌苔白,口渴欲饮。病属肝气犯脾之证,改处以小柴胡汤,遵仲景法,腹痛去黄芩加芍药。
【处方】柴胡 15 克,半夏 12 克,白芍 20 克,党参 15 克,炙甘草 10 克,干姜 10 克,大枣 4 个。6 剂。
三诊:患者一见面就高兴地说:服了二三次,腹痛即轻,服完后现在腹痛已愈,腰痛也没再犯。诸证皆轻,现唯觉困乏倦怠,时有心悸。诊得脉象弦细,舌淡红苔白润,仍于小柴胡加减。
【处方】柴胡 12 克,半夏 10 克,茯苓 30 克,党参 30 克,干姜 10 克,炙甘草 10 克,大枣 6 个。6 剂。
四诊:心悸已止,精神爽朗。其他诸证已经消失。患者也觉已别无不适,但她发现经服药后,面上黧黑斑明显消退,大便也恢复正常。因而要求再行调治。病已治愈,不须汤药。嘱患者需要调节情志,保持乐观心情,要修身养性,以防复发。再改处以逍遥丸 5 瓶,每日服 2 次,每次服 12 粒,以事巩固治疗,兼以调理。
【按语】此患者平素善怒多忧,为肝失疏泄之象,所以经常心烦急躁,气闷,得以长息为快。初诊时,症以腰痛为主,故处以加味逍遥汤调畅肝气,行气活血。因患者大便干燥难解,是属肝脾失和的气结,而并非是使用大黄所主的热结,因而加以快气宽肠的枳壳即可;再诊时,腰痛已愈,而现气滞于腹、肝脾失和之证,故改处以小柴胡汤去黄芩加芍药以调和肝脾、平肝和胃;三诊时,是因屡用清肝、平肝,而致损伤脾气,挟饮不化,因而出现困乏倦怠、心悸等症,因而于小柴胡汤减柴胡量,去黄芩,重加茯苓党参以健脾扶正,利水止悸。虽然此肝失疏泄之病,三诊治愈,但七情过极所致之病,药物难以根治,所以再继之以逍遥丸巩固调理,配合医嘱,让病人注意调畅情志,乐观开朗,也肯定对于此病预防发作不无裨益。
(5)杨某某,女,42 岁,菜店老板。2009 年 8 月 6 日以右侧腰、腿股冷痛困重月余,行动不便,以致影响工作,而来就诊。诊见:走动略显缓慢,动作迟缓,活动不便。病人形体虽显胖壮,但面色暗黄,精神困倦疲乏。询得兼以头昏沉困无力,腹胀。大便稀溏,次数较频,然其饮食不减,一如平常。诊得舌淡,苔白润滑,脉象沉弦而缓。病由湿寒之邪内滞,阳气痹阻不通所致,病名肾着,随即处以肾着汤加味治之。
【处方】干姜 12 克,茯苓 15 克,白术 12 克,炙甘草 10 克,金毛狗脊 20 克,木瓜 12 克,肉桂 6 克,制乳、没各 6 克。6 剂。
再诊:腰、腿痛减轻,头昏身体沉困也轻,腹泻已止。脉沉缓,舌淡苔白润,病已见轻,再予上方 6 剂。
一月多后,患者以其他病来诊,得知上次经治疗后,腰、腿痛治愈,诸证消失,没有再犯。
【按语】《金匮要略》曰:“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患者卖菜辛劳,早起晚休,劳累伤阳,寒湿侵袭,寒湿之邪伤于下焦,着于肾的外府,痹阻阳气故病腰痛、腿痛、沉困冷痛之病。首诊时,以其腰腿痛重,因加活血止痛的乳、没,补肝肾、祛风湿、强腰膝的狗脊,化湿舒筋的木瓜,温通阳气的肉桂。故其取效也速,二诊时,因腰腿痛已大减,故减去止痛活血但有伤胃之弊的乳、没。以其方证合拍,故肾着之病,二诊即愈。
(6)陈某某,女,40 岁,理发业。2013 年 7 月 4 日以腰痛一日,逐渐加重无法工作而来诊。
主诉:昨天下午,在家帮忙抬柜子,用力过大,随即腰痛,行动不便,当即休息。今晨起来,腰痛仍不减轻,还渐觉痛重。诊见:腰痛偏右,困胀酸痛,活动受限难以左右回顾。脉象弦紧,舌淡苔白,即按肝气郁滞、血脉凝涩施治,处以加味逍遥汤加减。
【处方】柴胡 12 克,当归 12 克,白芍 15 克,白术 10 克,茯苓 12 克,炙甘草 10 克,干姜 10 克,薄荷 10 克,桂枝 10 克,羌活 6 克,防己 3 克,川断 10 克,醋元胡 12 克,狗脊 15 克。5 剂。
另针人中、后溪(双),强刺激,留针 20 分钟。
启针后,腰痛稍轻,上药服后腰痛立轻,再未针灸,待药服完,腰痛已愈。
(7)周某某,女,26 岁,已婚,长里村。2013 年 4 月 26 日因腰痛、腹痛等证在南郊航天医院就诊。妇科检查后诊为:盆腔积液、胆囊毛糙。服药治疗一周,症状不减,而来中医门诊治疗。得知少腹痛胀,白带增多以半个月,10 余日前,又感腰骶疼痛,逐渐加重。
刻诊:腰痛以腰骶两侧向下,及骶处痛重,俯仰、活动痛增,日常活动大受影响,少腹痛势绵绵痛而胀满。望舌淡苔白,边有齿痕,脉弦。诊为肝气不畅、气血郁滞之证,治以加味逍遥汤。
【处方】柴胡 12 克,白芍 15 克,白术 10 克,茯苓 15 克,炙甘草 10 克,干姜 10 克,薄荷 10 克,防己 4.5 克,川断 10 克,元胡 12 克,狗脊 15 克。6 剂。
再诊:腰痛已除,腹痛已轻。得知上药服了数日,月经即潮,经色暗淡有块,今已经净 3 日。脉弦细,舌淡齿痕,苔白薄润。腰痛已去,改处以当归芍药散加味以调畅肝脾,活血利湿补肾。
【处方】当归 12 克,川芎 10 克,白芍 18 克,茯苓 15 克,白术 12 克,泽泻 10 克,炮姜 6 克,狗脊 20 克,肉桂 6 克,补骨脂 15 克。6 剂。
三诊:腹已不痛,稍胀,腰痛未再出现,白带已少。近日三四天大便一行,干结难解,脉舌同前。再于当归芍药散加减:当归 15 克,川芎 10 克,白芍 15 克,茯苓 15 克,白术 12 克,泽泻 10 克,枳壳 12 克,肉桂 6 克,狗脊 20 克。6 剂。
月余后,街上遇见,患者欣喜告知:腰痛、腹痛之病再未发作,诸证已经消失。其病已愈。
【按语】此例腹痛、腰亦痛,而以腰痛为急,故先以加味逍遥汤先治其腰痛。加味逍遥汤和当归芍药散方,都属疏肝理气、健脾畅血的方剂,作用基本相似。如首诊时,若腰痛不很剧烈,直接以当归芍药散治之亦未尝不可,然欲尽快消除腰痛难以俯仰这个主证,加味逍遥汤方还是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