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下篇 医论医话 桂枝加茯苓白术汤验案三例

Ctrl+D 收藏本站 Ctrl+F 查找本页内容

  1.脾虚感寒腹泻

  张某某,男,30 岁。脾胃素弱,于 7 月间,露宿乘凉而病。始头痛,恶寒发热,继之大便溏泄日四五次。腹满肠鸣,小便不利,食欲差。舌淡,苔薄白,脉浮而弱。辨证:邪袭太阳,外邪欲陷太阴之候。此证缘于夏月贪凉饮冷,致人体伏阴在里,加之外受风寒而成。治当解肌祛风,健脾止泻。《伤寒论》曰:“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故与桂枝汤解肌疏风以领邪外出,加茯苓白术,健脾利湿以消满止泻。

  【处方】桂枝、芍药各 10 克,炙甘草 6 克,茯苓、炒白术各 15 克,大枣 4 个,干姜 10 克。2 剂服完病愈。

  2.脾虚停饮眩晕

  周某某,女,成人。初以往来寒热,心悸欲呕来诊,经我处以小柴胡汤去黄芩加茯苓,重用半夏生姜,2 服病减。复诊时,微热,腹脘胀满。头晕心悸,多汗。诊得舌淡而苔水滑,脉浮而缓。辨证:太阳病余邪未尽,痰饮停胃之证,治以桂枝汤调和营卫以祛太阳未尽之邪,加茯苓、白术、泽泻温健脾胃而利水蠲饮。

  【处方】桂枝、白术、泽泻各 12 克,白芍、炙甘草各 10 克,茯苓 30 克,生姜 20 克,大枣 4 个。3 剂。

  服后诸证减轻,精神亦觉好转。服完后当日下午陡现腹中鸣响渐紧,继之下利溏粪二三次。这是脾阳得复,湿浊自去,其利当不治自止。后果如期而愈。

  3.刘某某,女 30 岁,已婚。平素体质素弱,食欲不振,稍多食即胃中不适。今妊娠近两个月,近日来周身困倦无力,淅淅恶风。昨晚腹胀泻下三四次,腹中咕咕作响。今现心下胀满欲呕,不思饮食。诊见舌淡,苔薄白润,脉沉缓寸滑。

  诊断:(1)早孕。(2)脾虚。治则健脾止泻,补中安胎,以桂枝加茯苓白术汤加味。

  【处方】桂枝、白芍各 10 克,茯苓、白术各 15 克,砂仁 10 克,炙甘草 6 克,干姜 10 克,大枣 4 个。3 剂。

  一剂服后,泻止胀轻,尽剂后诸证悉除。再嘱其调节饮食,宜节寒温,届期分娩一男婴。

  ——此文曾参加 1992 年的全国基层中医、中西医结合学术会议,后发表于《河北中医》1992 年增刊第 24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