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一、四逆汤证

Ctrl+D 收藏本站 Ctrl+F 查找本页内容

  案例 1:白某某,女,54 岁,比亚迪工人家属。患支气管炎,肺气肿已七八年,时轻时犯。

  2009 年 5 月 26 日,以感冒,咳嗽加重,经治乏效来诊:20 余天前,受凉后引起头痛咳嗽微喘,渐至夜不能卧,时有恶寒发热。服化痰止咳、抗菌等药,头痛略轻,又静滴头孢类一周,咳喘不轻反重。

  病者体丰形盛,面色淡黄晦暗,虚浮,苍老如 60 许,舌淡润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浮数无力。按肺寒停饮不化,肺肾阳气不足施治,先处以小青龙汤加附子 20 克。3 剂后,头痛恶寒如失,咳愈喘轻,夜能安卧,但仍困倦不支,动则汗多气喘,脉沉无力。标证已轻,治当以温阳补肾以顾其本。

  【处方】制附子 24 克,炙甘草、苏子、菟丝子各 15 克,干姜、当归、补骨脂各 12 克,五味子 10 克。6 剂。上药入煎药机,加水浸泡 1 小时后,开机煎 1 小时,即成。每剂煎 2 袋,共 12 袋。服法:每次 1 袋,每日 2 次。煎服方法下同。

  三诊:喘息已平,精神转好,已能干日常家务,再予上方 6 剂。

  四诊:气喘病愈,力气亦增,基本已无不适,乃配散方调理缓图。

  【处方】附子、苏子各 15 克,炙甘草、当归、菟丝子、冬虫夏草各 12 克,干姜、五味子各 10 克。上 8 味,共为细末,混合,服法:每次 3 克,每日 2 次。

  春节刚过,病者又因其孙病感冒咳嗽,领之来诊,见面一笑,望之与前已判若两人,体重亦减,略显精干,并谓去年冬季虽冷,喘未发作,现在管孙子干家务,啥都能干了。

  案例 2:郭某某,女,68 岁,长安西祝村人。2011 年 8 月 6 日诊:平素乏困欲卧,纳食不香,渐现表情淡漠,话语渐少。近月余来,小便急迫不禁,日渐严重,腿足无力,蹲下难起。

  诊见:面色晦暗,神情淡漠,问则作答,言语反应迟滞,不问则无语。舌淡胖有齿痕,舌苔白,水滑欲滴,脉沉弱尺甚,证属少阴肾阳虚衰、阴邪内滞之病。

  【处方】制附子 30 克,干姜、补骨脂各 15 克,炙甘草、白术、益智仁、淫羊藿、菟丝子各 12 克,菖蒲 10 克,肉桂 6 克。7 剂。

  二诊:诸证好转,精神淡漠略为改善,小便失禁变化不大,脉舌同前。

  【处方】制附子 30 克,干姜、补骨脂各 15 克,炙甘草、白术、益智仁、淫羊藿各 12 克,乌药、肉桂各 10 克。10 剂。

  三诊:小便失禁改善。次数减少,饮食增加,精神大为改善。再给予二诊方 10 剂。

  四诊:饮食复常,精神亦活泛,小便基本正常。思及此患少阴元阳虚衰日久,病入下焦,非持久续治难收全功,改处以丸药久服。

  【处方】制附子 20 克,干姜、炙甘草、补骨脂、冬虫夏草各 12 克,白术、益智仁、淫羊藿、乌药、川芎各 10 克,肉桂 6 克。5 剂。共其为细末,蜜为丸,每丸重 6 克。服法:每次 1 丸,每日 2 次。

  案例 3:刘某某,36 岁,雁塔区里花水村。以头昏,困乏欲卧,不欲饮食已月余来诊:患者体格微胖,表情淡漠,感觉头脑不清昏沉,经常遗三忘四,连管小孩都成问题。白天打不起精神,晚上睡眠不实易醒。面色淡白,眼神稍呆,舌淡润,苔薄白,脉沉无力。

  病属肾中阳气虚衰,精神不能上荣头目。坎阳不足,难启真水上以交心所致,治当温补肾阳,交通心肾。

  【处方】制附子、炒枣仁各 24 克,茯苓 30 克,炙甘草、菟丝子、沙苑子各 12 克,干姜 10 克,远志、川芎、肉桂各 6 克。6 剂。

  二诊:头昏困乏减轻、睡眠改善,精神较前好转,再予上方 6 剂。

  三诊:头脑清爽,饮食已复,精神已复开朗,唯觉困乏,病情基本痊愈。再与上方去仁枣、川芎,加淫羊藿 12 克。6 剂。

  服完后病愈,遂停药,已半年多未复发。

  按:此患者 10 余年前就患头昏不清、失眠,精神抑郁之病,曾经我按肝胆气滞化火、痰热内郁之证,治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半月病瘥。今 10 后仍头昏失眠,同属一病,前用泻火,今用补火,皆应手而愈,于此益叹辨证论治,以证为凭之妙!

  案例 4:张某,男,50 岁,业餐饮。查出脑梗阻、高血脂一年多。今以头昏困乏欲卧、心慌、右手麻木来诊。

  诊见:体质中等略胖,面色黯淡,声底息短,困乏不支,语言稍感强滞。望舌淡润苔薄白,脉虚大略数。证属肾阳虚衰,阳气不运、阴邪凝滞所致。

  【处方】制附子、茯苓各 20 克,炙甘草 12 克,干姜、川芎各 10 克,肉桂、远志、菖蒲、琥珀各 6 克。6 剂。

  二诊:心悸止,头昏困乏改善。舌淡胖,脉沉。再予上方 6 剂。

  三诊:头昏,手麻已愈,唯稍感困乏外,再如不适。因患者忙于经营,无暇继续治疗,乃处以丸药方巩固缓图。

  【处方】制附子、茯苓各 20 克,炙甘草、沙苑子各 12 克,干姜、川芎、全蝎各 10 克,肉桂、远志、琥珀各 6 克。5 剂。以上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 6 克。服法:每次 1 丸,每日 2 次。

  案例 5:高某某,男,68 岁,长安细柳人。睾丸肿痛 1 月,近 10 日肿痛加剧。就诊于县医院外科,医谓必须住院手术。病者及家属觉其年事已高,风险大予以拒绝,遂来我所欲保守治疗。

  患者清瘦高大,体质不错,能胜任家务事及农活,唯右侧腹股沟处,时时肿起如指如梗状肿块,以手触之柔软,疼痛。询之,再无别不适。望舌但润,舌苔薄白,脉沉无力。按肝肾虚寒、厥阴寒滞不通施治;先治以当归四逆汤加吴茱生姜汤再加附子、元胡。服 30 余剂后,肿痛发作渐少,渐至已不甚痛。

  思之寒疝之病,阳虚寒凝,病虽肝经,其本在肾,以肝肾同源,寒久归肾所致,处四逆汤温补肾中真阳,真阳旺则寒凝通。

  【处方】制附子 24 克,鹿角片 15 克,炙甘草 12 克,干姜、肉桂、吴茱、木通、淫羊藿、小茴香各 10 克,川芎 6 克,生姜 12 克。10 剂。

  再诊:腹股沟肿块不再拱起,唯疲劳后局部稍觉坠胀不舒。舌淡,脉沉弱,精神较前亦好,病已去十之七八。如愈治愈,还当乘胜追击,再处前方 10 剂。

  鉴于患者家中经济情况拮据,继续治疗难以坚持,遂告之曰:汤药回家先服着,我抽时间再给你配些散剂,也花不了多少钱免费送你,望你能坚持服完,以图治本。患者欣然答应。

  散方:制附子 15 克,炙甘草、鹿角片各 12 克,干姜、小茴香各 10 克,川芎 8 克,肉桂 6 克,胎盘粉 3 克。5 剂。共为细末。服法:每次 3 克,每日 2 次。

  数月后,陪其亲戚来诊时说:疝气病愈,未再复发。体质改善了,乡党也都说我精神气色比过去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