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榆林纪行

Ctrl+D 收藏本站 Ctrl+F 查找本页内容

  2009 年 9 月,秋高气爽,连日晴朗。正值收获的黄金季节。11 日下午 1 时许,我怀着兴奋激动,以及紧张的心情,准备从咸阳机场乘坐直飞榆林的 MU2277 号航班。说兴奋激动,是我过去未曾去过榆林,这次是接省中医学会通知,去参加在榆林举办的一个中医妇科学术会议的。想到既能和本专业熟识及不熟识的老师、同道见面交流,还能顺道游览榆林这个九边重镇、塞外名城的厚重风光,公私兼顾,你说作为谁能不为之高兴激动。那紧张从何而来?说来有些不好意思,这次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搭乘飞机,本来心里就有些恐高害怕,又加上刚才在候机大厅翻阅杂志时,刚好看到了“911”恐怖袭击事件的文章,头脑里蓦地又想起了今天怎么也是 9 月 11,又恰恰还是个“黑色星期五”。结果越想心情越坏,甚至有些许紧张,甭提当时的心情多沉重了。

  两点刚过,候机大厅广播通知,让乘坐西安前往榆林的 MU2277 号班机的乘客准备登机。进入登机通道后,在空乘人员的引导下,跟随着同行的乘客们依次鱼贯而入。进入机舱,找到了自己在右侧靠边临窗的座位。坐定以后,看到熙熙攘攘的乘客,有的在找自己的座位,有的在行李架上整放行李。空乘小姐则往来穿梭,为乘客导引座位,叮嘱注意事项。

  两点 20 分,机舱广播里提醒各位乘客:系好安全带,飞机准备起飞。须臾,发动机发出低沉的轰鸣声,伴随着机身的轻微抖动,飞机渐渐启动。先是轰鸣着在跑道上向前慢慢滑行,渐渐越跑越快,轰鸣声也越来越大,感觉到伴随着一阵轻微地振动,飞机随即离地升空,向上爬升。过去也曾听说过飞机出问题多在向上升空或降落时发生,这时我的心情也紧张到了极点。

  10 多分钟后,待到一定高度,飞机逐渐平稳飞行,我心里才渐渐稍觉安静下来。隔窗向下望去,依稀可见黄土高原上沟壑纵横,公路网络犹如丝线般的丝丝相连,纵横交错,逶迤蜿蜒而无处不通。仔细望去,看到在最高处的山脉上,向前延伸的丝线上有几只如蚂蚁般的小点慢慢向前蠕动,这应该是山梁上的高速公路上急驰而往的汽车。一会儿,飞机又到了云层上面,下面什么又看不到了。只见飞机下浓云平铺,厚厚的浓云犹如疏松的棉花地毯,云片相互连叠,延向远方。放眼望去,犹如置身于无边无际的云的海洋。目睹此景,头脑里陡然冒出了“云海”这个词,如若不临其境,不见此情此景,怎能将云描述的如此生动形象!因而我即刻遐想,最早发明“云海”一词的人,绝对应该是登云驾雾、空来空去的神仙高人!

  一时间,视线专注地望看窗下,心绪无限地遐想着,陶醉于新奇的如仙如幻的景致之中,什么“911”,黑色星期五,早已烟消云散得无影无踪了!大约半个小时后,感觉飞机逐渐降低了高度,一会儿,广播里传来乘务员提醒系好安全带,飞机准备着陆的声音。放眼窗外,榆林西沙机场尽收眼底,机场上的主楼、飞机、跑道、停机坪、牵引车等已在眼前不时掠过,随着客机的盘旋下降而时隐时现。终于,感觉到一阵阵轻微的振动,客机已经平稳地降落在跑道上,向前逐渐滑行,至下机通道处缓缓停住。这时,我一直绷紧的神经,也伴随着乘客们准备下机的躁动声而如释重负,一阵轻松。出站以后,上了一辆出租车,直朝会议的目的地——榆阳国际大酒店急驰而去。

  报到以后,会务组的工作人员为我们陆续到会的同志安排了食宿住处。稍事休息后,在酒店餐厅用了晚餐,我就和劳改局医院的郭中录等 3 人,到酒店毗邻的榆阳区政府门前的广场花园溜达了一个多小时,就都回房休息了。

  第二天上午,参加会议的全体代表以及特邀名老中医专家近百人,在酒店大会议厅举行了隆重地开幕式,榆林市委,省中医局,省中医学会的领导相续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主持人对会议的日程做了安排。接下来两天,也就是我这次来榆林之行的主题,是中医妇科专业会议进行的专题报告、讨论发言。我在会上做了《试论崩漏病的辨证论治》的专题报告。

  会议间隙,我和省医院针灸室的杨医生他们几个同志,游览了榆林市容。看到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高楼大厦。霓虹灯闪烁,酒店前的高级轿车,街边宽广洁净的广场,各树花草装点的郁郁葱葱,一点也感觉不到是处在原先想象中寒冷苍凉的北方边隘,而犹如徜徉在省城西安市内。我们游转到广场,坐在花坛旁石凳上休息时,随意和坐在一旁休息的保洁员攀谈起来。出乎意料,这位 60 多岁,面目清瘦,但精神奕奕,开朗健谈,且带有黄土高原上人们特征的面色黑红的老人,竟然也是地地道道的西安人,这让人感到世界竟是这么的渺小!老乡遇老乡,话自然就多了。老人说:他家在西安北关自强路,他于 1968 年中学毕业后在陕北山村插队。后被招工在铁路系统,分配到一个山区道班工作。这一千就是 40 年,直至退休。在家闲了半年,他见儿子、女儿工作不是很好,自己身体还行,闲着也难受,就又干起了保洁工作,他说能为家计分担一些是一些。问及他常回西安不?他说:他妻子是榆林人,他年轻时在这工作,结婚、生子,也习惯了,这就把根扎在这儿了。过去父母在时还经常回西安,现在已快 10 年没有回去了,也蛮想家乡的!我们安慰他说:你看榆林现在发展变化的多美,已经和西安没有两样!我们这话不是虚假客套的恭维,是发自内心的真实语言。

  14 日上午,也是会议的最后一天,按照会议日程安排,今天全体与会人员去榆林市中医医院参观。早餐后,我们全体与会人员在酒店门前集合,依次上了酒店门口的两辆大客车。我们坐的客车大巴沿着兴榆路向西南方向的老城区驶去。大约 20 多分钟,就到了新建南路什字口的榆林市中医医院。

  榆林市中医医院可是赫赫有名,是陕北仅有的一家中医三级甲等医院,医院的设施设备无论其硬件、软件,在我国地市级中也是一流的,同时又是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国重点中医院项目建设单位,医院的特色专科是妇科、针灸、肝胆三科。我们乘坐的大巴车在医院门前马路对面驻定后,我们在中医医院领导的引领下,去医院妇科、针灸专科观摩参观。

  妇科是他们医院的重点特色科室,同时也是全国“十一五”重点专科、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妇科由专工妇科、祖传数代的刘茂林教授主持担纲,以治疗不孕、不育、习惯性流产、输卵管堵塞为主攻方向。他们诊疗方法独特,疗效显著,在当地很有影响,来妇科就诊的患者,遍布山西、内蒙古、宁夏、延安等周边省区。

  刘茂林教授同我早在 1998 年西安的一次学术会议上就认识,他平易近人。当时我们在会下闲聊的很投缘,都没有想到 10 年后我们会在榆林重逢,都很高兴。10 余年不见,他比过去胖了许多,但以前的开朗热情,谈笑风生依旧。只是年龄渐高的原因吧,感觉他言谈、动作节奏略显迟缓。通过交谈后得知,现在他已退居二线,妇科主持工作已由年轻人领衔。作为我们称呼他的“妇科的招牌”、“专科名片”,他现在更多的时间还是在上门诊,做科研。以他自己的话说是工作减轻了,但业务、日常事务并没减少多少。但现在自由多了,不受约束,想休息就可以休息了。

  妇科是我们参观观摩的第一站,按来时安排,妇科参观完后,还有针灸科,共同观摩学习,互动交流。但接下来发生的一点差错,导致后来的意外遭遇,还真把我吓得不轻。

  我和刘教授也就多聊了 10 分钟吧,见其他同志都陆续随着参观队伍走了,也就急忙和刘教授道别。出来以后,就没有能跟上同志们。由于今天上午出来时,领导就已经给大家通知了,让我们把行李都带上,参观完后,活动结束,就不再回酒店,大巴车直接送我们去火车站,赶 11 点钟的火车,所以大家都是背包行李随身带。我挎了个大包,医院里又很大,满院里找,还是没有找见我们的参观队伍。一会儿工夫,已累得我人困马乏。我想,同志们参观完后,他(她)就要出来,我就干脆去医院门口等。

  医院门前就是大街,马路边就是汽车站,车水马龙,人流如织。我背着旅行包在医院门前马路边人行道上等着,眼睛不时瞅着医院门口,焦急地等待着。然而不大工夫,就见一个挎着时髦小包的年轻女子凑上来低声搭讪问:想玩不?以前就听说过拉街女怎样怎样,但老没遇见过。今天身身临其境,即觉心里又惊又怕。我一边口里拒绝着,同时转身向别处躲去。可又不敢走远,怕错过我们的同志。我转移到马路对面的银行台阶上坐下,视线不离对面的医院门口。不知何时,我旁边又蹲下一位女子,搭讪纠缠。掉队找不见同志们心中着急,又遇上拉街女纠缠,心中虽然害怕。并也有些气愤,遂朝她大声斥道:你走开!你知道我在这儿等谁呢!?我色厉内荏,不着边际地斥责,她好像也有些害怕,站起来诧异地把我上下打量了一眼,转身悻悻而去。这时我心里才感觉到些许后怕,只盼着同志们赶紧出来!

  这里也不安全,老远看到我们乘坐的大巴车就停在旁边人行道,就想着去坐在车上等。待我到大巴车跟前一看,又一阵心急,两辆车都车门紧锁,司机都不知哪儿去了!

  最后,我又回到医院,坐到医院门口内的患者候诊椅上,这里是我们同志出来时的必经之处,坐定以后,我想:我挑这个地方最安全,坐在患者候诊椅上,咋看也像个远道而来候诊的病人,她们也不至于再撵到这里,敢来明目张胆地和医院抢夺生意吧!坐了有半个小时,看到我们的几个同志说笑着从里边出来,我心里一阵轻松,犹如盼到救兵般地迎了上去。医院门口,待与会人员全部汇齐后,领导宣布:还有两个小时,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但必须按时在大巴车处集合。这次我再也不敢胡跑了,就老老实实跟着老郭等五六个人后边,一同去参观榆林古城老街。

  我们先参观了榆林博物馆,又转到小巷里,参观了民居四合院和古城墙。榆林古城古朴宽敞的大街,古树参天,街道里古香古色的门店商铺,犹如我们西安的北院门回坊老街,但远远没有北院门的人气和繁华。这是由于城区的扩大,新城区的快速发展建设,人、物的分流,使得老街上行人不是很多。但市民们个个显得很悠闲,街边下棋的、打牌的、闲聊的,都静悄悄的,分外寂静,感觉到这里的时间都像凝固了一样!

  最后在大街中心,参观了钟楼。钟楼总高有 20 多米,下面基台南北稍长,东西略窄。基台下为东、西、南、北的通街洞道,东边有可以登上钟楼的楼梯,可上到二三层。三层的顶端中央,建有木质重檐八角亭。悬有大钟,可能也是过去作为报时用的吧!三层的门顶庙额上分别刻着“蜚英腾茂”、“北临雁塞”、“芹水流芳”、“驼峰拥翠”的横匾。

  我们也转累了,就在钟楼旁道沿边休息,望着钟楼宽敞的通街门洞,以及宽阔寂静的榆林古城大街,我心中在不着边际地遐想着:榆林古城作为九边重镇,在数百年前,这地方应该是多么繁华和人来人往,周边省区的行商巨贾、贩夫走卒携带者各地的特产、物资,以及庞大的驼马队伍,由此进出城池,来往交易;戍边御敌的将士兵马,列队从这里匆匆急驰而过;官府衙门的当差小吏鸣锣开道,来往此处张榜公告……

  晚上 10 点刚过,我们坐上了回程的列车,因为会议圆满结束,自由活动也游得舒心,现在要回家了,大家都很高兴,情绪兴奋热烈,都没有睡觉的意思,便在一起谝闲传,说起了各自的见闻。我和老郭他们谈起了参观医院和他们走失时,我遭遇的惊怕:开玩笑时整天说狼来了!狼来了!谁倒见过?今天真的接二连三,你说咱个良家男人,惜乎儿把人吓死了!老郭他们则拿我寻开心,说是“艳遇”。我说:应该让把你也吓一下!我又说:这一次来榆林,受的惊吓不是一般,头一次坐飞机,恰逢“911”、又是黑色星期五,再加上你们所说的“艳遇”,真把人吓得不轻!——你们知道我回家后第一件事是做什么:在家乡找个好巫师,给我好好叫个魂,收个经!大家哈哈大笑!

  列车在夜幕里向前飞驰,车窗外榆林夜景的灯火亮光不时掠过,我们也越来越觉得轻松、愉快!大家都沉浸在欢乐、喜悦的气氛中,伴随着机车的狂奔吼鸣,榆林城也与我们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