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鼻窦炎医案
杨某,男,7 岁。
【初诊】2024 年 6 月 29 日。
【主诉】流黄鼻涕,鼻子干,晨起打喷嚏,抠鼻子,舌质红,舌苔黄,脉有力。
【诊断】鼻窦炎。
【处方】肺痈大合方+荆芥外敷 20 天,盐酸萘甲唑啉滴鼻液滴鼻。
炒桃仁9g 炒冬瓜子10g 浙贝母12g 桔梗6g 甘草6g 炒葶苈子10g 大枣45g 芦根20g 薏苡仁20g 川贝母1g
中药 7 剂,日一剂,水煎服。
【二诊】2024 年 7 月 6 日。
打喷嚏消失,流黄鼻涕减少,鼻子干好多了。效不更方,继服 14 剂。
炒桃仁9g 炒冬瓜子10g 浙贝母12g 桔梗6g 甘草6g 炒葶苈子10g 大枣45g 芦根20g 薏苡仁20g 川贝母1g
中药 14 剂,日一剂,水煎服。
成功治愈。
二、鼻窦炎、头疼、湿疹医案
刘某,女,42 岁。
【初诊】2023 年 6 月 10 日。
【主诉】额窦炎,头痛,吹空调加重,湿疹,舌质淡有齿痕。
【诊断】鼻窦炎,湿疹。
【处方】肺痈大合方加天花粉、僵蚕、蝉蜕。
炒葶苈子30g 大枣45g 桔梗6g 川贝母3g 浙贝母12g 芦根30g 炒桃仁9g 薏苡仁30g 炒冬瓜子30g 甘草6g 炒僵蚕9g 蝉蜕6g
中药 20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各一次。荆芥 100g 分 20 份,煮水外敷,盐酸萘甲唑啉滴鼻液滴鼻。
【二诊】2023 年 7 月 22 日。
头疼消失,湿疹好转,怕风怕冷,吹空调加重,舌质淡有齿痕。
【处方】玉屏风加柴胡桂枝汤加薏苡仁、益母草、天花粉。
黄芪30g 白术9g 防风2g 薏苡仁30g 益母草30g 天花粉40g 柴胡24g 黄芩9g 姜半夏9g 炙甘草6g 人参6g 桂枝9g 白芍9g 大枣30g 生姜9 片
中药:7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各一次。
【三诊】2023 年 8 月 26 日。
鼻窦炎痊愈,湿疹痊愈。
效不更方,中药 7 剂,服法如前。
三、鼻窦炎合并过敏性鼻炎医案
患者,男,30 岁,郑州人。
【初诊】2023 年 7 月 29 日。
【主诉】过敏性鼻炎 20 年。打喷嚏,流鼻涕,鼻子痒,头痛,头脑昏沉不清醒,十分痛苦,平时需要鼻喷剂缓解症状,吃凉东西还容易拉肚子,伴咽部有痰,纳可,眠可,二便正常,舌质淡苔厚腻。脉有力。
【诊断】过敏性鼻炎合并鼻窦炎。
【处方】小青龙加石膏汤合千金苇茎汤。
麻黄3g 白芍9g 细辛3g 干姜6g 炙甘草6g 桂枝9g 五味子6g 生石膏40g 姜半夏9g 芦根30g 薏苡仁30g 炒冬瓜子30g 炒桃仁9g
中药 7 剂,日一剂,水煎服,分 2 次温服。再配合荆芥外敷,盐酸萘甲唑林滴鼻液外用。
【二诊】2023 年 8 月 5 日。
服药后诸证减轻,西药喷剂已经停用,开空调后症状又加重了。
【腹诊】肚脐右侧压痛。上方加当归芍药散。
麻黄3g 白芍9g 细辛3g 干姜6g 炙甘草6g 桂枝9g 五味子6g 生石膏40g 姜半夏9g 芦根30g 薏苡仁30g 炒冬瓜子30g 炒桃仁9g 当归9g 川芎9g 茯苓12g 泽泻12g 白术12g
中药 7 剂,日一剂,水煎服,分 2 次温服。
成功治愈。
四、鼻窦炎合并眼睛疼医案
李某,男,47 岁,安徽人。
【初诊】2023 年 9 月 30 日。
西医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正常,查体:右侧鼻甲肥大,触诊筛窦压痛。
【主诉】头痛 10 余年。右侧后脑勺痛,每天中午 12 点以后头痛,头皮发紧,伴有恶心,眼睛疼,怕冷,出汗少,口苦,大便不成形,睡眠可,爱吃凉东西,冬天脚凉,时有胃胀,记忆力差,头脑昏沉,容易感冒,心烦,舌苔腻,脉有力。
【腹诊】无压痛。
【诊断】头痛(鼻窦炎)。
【处方】肺痈大合方合苍耳子散加葛根,盐酸萘甲唑啉滴鼻液滴鼻,荆芥外敷。
炒葶苈子30g 大枣45g 桔梗6g 炙甘草6g 川贝母3g 浙贝母12g 芦根30g 薏苡仁30g 炒桃仁9g 粉葛40g 苍耳子6g 炒冬瓜子30g 辛夷6g 白芷6g 薄荷3g;后下
中药 7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各一次。
【二诊】2023 年 10 月 7 日。
头痛减轻,头皮发紧消失,无恶心,脸热,困倦乏力,头脑昏沉不醒,注意力不集中,舌苔腻有唾液线。一诊方合温胆汤加川芎。
炒葶苈子30g 大枣45g 桔梗6g 炙甘草6g 浙贝母12g 川贝母3g 芦根30g 薏苡仁30g 炒冬瓜子30g 炒桃仁9g 薄荷3g 苍耳子6g 辛夷6g 白芷6g 粉葛40g 姜半夏9g 炒枳实6g 竹茹9g 陈皮6g 茯苓9g 川芎9g
中药 14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各一次。
成功治愈。
五、鼻炎、鼻窦炎病脉证治
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救人,病人来了也是要治病,说明这个“病”非常的重要,我们要把病列到第一位,这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今天我们以鼻窦炎为例来说明“病”的重要性。
说到“病”,首先离不开西医的“病”。其次,也离不开中医的“病”。这两个“病”都要诊断正确,就是先诊断“病”,先“辨病”,所以我们强调病脉证治。
六、被误诊的鼻窦炎医案
这个失眠的患者,其根源是鼻窦炎,而症状却表现为失眠。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个与焦虑症相关的例子,同样充满了意想不到和启示。
这一案例再次证明了诊断的重要性,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准确的诊断都是治疗的前提。西医将他的病症诊断为鼻窦炎,而非焦虑症;而中医则将其视为肺痈病,采用肺痈大合方进行治疗。
此外,我还接触过一些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其特征是一段时间焦虑,一段时间抑郁。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是少阳病,表现为矛盾现象。我以前常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来治疗这类疾病,效果确实不错,但也有例外。后来,我发现这些未治愈的病例中,有不少与鼻窦炎有关。经过检查确诊后,采用肺痈大合方进行治疗,病情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现在,小儿多动症和抽动症的患者越来越多。我在治疗这类疾病时,通常采用滋阴的方法,如镇肝熄风汤、一贯煎、六味地黄汤等,效果都还不错。当然,也有个别患者难以治愈,我发现他们中有的患有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或过敏性结膜炎,还有的患有颈椎病。也就是说,他们的多动症或抽动症可能并非真正的病因,并没有找到病根。例如,有些多动症的患者实际上是过敏性鼻炎引起的,他们不停地揉鼻子,一问之下才知道鼻子痒得厉害。对于这类患者,我们按照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有些孩子患有多动症,其实根源可能在于鼻窦炎。要判断是否是鼻窦炎引起的,可以观察鼻甲是否肥大,或者按压鼻窦区看是否有疼痛感。当然,更准确的诊断方法还是通过西医的鼻窦 CR 片或 CT 片来确认。一旦确诊为鼻窦炎,按照中医经方中的肺痈病来治疗,往往能取得显著的效果。鼻窦炎其实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但遗憾的是,很多医生对此并不了解,容易忽视其存在。
还有些病人长期受到咽炎的困扰,嗓子里总是有痰,似乎永远也吐不完。他们四处求医,按照咽炎来治疗,却始终不见好转。后来才发现,原来这些症状是由于鼻涕倒流,刺激咽部引起的,本质上还是鼻炎或鼻窦炎的问题。一旦按照鼻炎、鼻窦炎来治疗,很快就能康复。
我曾接诊过一位来自山东的慢性中耳炎患者,他多年的中耳炎一直未能治愈,也尝试过各种方法。经过检查,我发现他同时患有鼻窦炎和中耳炎。我告诉他,他的中耳炎很可能是鼻窦炎引起的,建议优先治疗鼻窦炎。他接受了我的建议。果然,鼻窦炎治愈后,中耳炎也自然而然地好了,无需额外治疗。
此外,鼻窦炎还可能引发眼部的病变。有些病人感觉眼睛憋胀不适,其实可能是鼻窦炎在作祟。我就遇到过这样一位女患者,她因为眼睛憋胀难受而前往眼科医院就诊。眼科医生按照眼部病变来治疗,滴眼药水、打针,折腾了两三个月却毫无效果。后来她找到我,我根据经验判断她的症状是由鼻窦炎引起的。经过 20 天的鼻窦炎治疗,她的眼睛问题也随之解决了。
倘若这位病人没有遇到我,而是一直被当作眼病来治疗,那她恐怕要承受无尽的痛苦与折磨,更关键的是,这样的治疗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因为她的眼睛病变其实是鼻窦炎导致的,与眼睛本身并无直接关联。我注意到,那些感觉眼睛憋胀的病人,很多时候都是鼻窦炎在作怪。鼻窦炎的诊断其实并不复杂,关键在于医生是否能想到这一点。
面部、耳部、眼部、鼻部、咽喉以及头部的诸多疾病,包括头脑不清醒、失眠以及精神方面的问题,都与我们的头部息息相关。因此,在遇到这些疾病时,我们有必要考虑鼻窦炎的可能性。在我坐诊的过程中,几乎每天都会遇到鼻窦炎的病人,有时甚至一天好几个。他们中有的已经确诊但久治不愈,有的则根本不知道自己患有鼻窦炎,直到我为他们确诊。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记忆力有着极大的影响。
有些孩子学习成绩不佳,记忆力差,老师刚讲过的内容转眼就忘,家长为此不惜花费重金请特级教师为孩子补课,但往往收效甚微。其实,很多时候问题的根源在于鼻窦炎。只有治好了鼻窦炎,孩子的记忆力才会得到提升,学习成绩自然就好了。此外,鼻窦炎还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那些无法集中注意力的病人,往往会在听课的过程中走神,思绪飘到九霄云外,比如从西游记联想到三国演义。他们很难专心致志地去做一件事。我可以肯定地说,所有的注意力不集中都与鼻窦炎有关。只要按照鼻窦炎进行治疗,半年后他们的注意力就能彻底恢复正常。
七、误诊为小儿抽动症的鼻窦炎医案
小儿抽动症、多动症以及抽动秽语综合征,这三者其实都差不多,过度细分并无太大意义,治疗方案也大同小异。
近年来,这类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很多情况下与孩子们患过的呼吸道疾病,如咳嗽、哮喘、支气管哮喘等,以及在使用了一种名为孟鲁司特的药物后有关。因此,以后我们提到这类疾病,就不再细分名称了,大家心里明白就好。关键的一点是,患有这类疾病的孩子们,今后绝对不能再使用孟鲁司特这种药物了,因为很可能是它引发了这些症状,这可能是因为有些孩子对该药物的过敏反应或存在特殊体质问题,但无论如何,都不能再用了,这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接下来,我要强调两个重要问题。首先,小儿多动症的一个诊断标准是注意力不集中。西医通常会用一些精神类药物来治疗这个问题,但我认为效果并不理想。很多病人反映,即使长期服用这些药物,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也并未得到解决,反而可能因为药物的副作用导致精神恍惚,注意力更加难以集中。我治疗过太多这样的病例,可以肯定地说,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原因并非多动症,也不是精神类疾病,而是鼻窦炎,或者说是中医所说的肺痈病。
注意力不集中、头昏沉不清醒等症状,往往是由鼻窦炎引起的。要确诊鼻窦炎,只需拍摄鼻窦的 CR 片或 CT 片即可,无需进行脑电图、脑 CT 或脑磁共振等检查,因为这些检查是查不出鼻窦炎的。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我始终认为正确的诊断是治疗的前提。因此,当大家遇到以注意力不集中为主要症状的病人时,应首先要想到鼻窦炎的可能性,如果确诊为鼻窦炎,就按照鼻窦炎的治疗方法进行处理。
八、鼻窦炎注意力不集中医案(附:鼻窦炎常见问题解答)
李某,男,19 岁,安徽人。
【初诊】2023 年 7 月 2 日。
【主诉】心慌,注意力不集中,走神;眠可;纳可;不爱紧张;不怕冷,不怕热,大便正常,口不苦,能吃凉的;上小学时有多动症;头不痛,心烦,胆小;嗓子有痰;脉有力。从小就注意力不集中,诊断为多动症,曾吃过抗精神病类药物。
【诊断】鼻窦炎。
【病】肺痈病。
【脉】脉有力。
【证】鼻窦里有脓,注意力不集中。
【治】肺痈大合方。
【处方】肺痈大合方合苍耳子散、荆芥外敷,盐酸萘甲唑啉滴鼻液滴鼻。
葶苈子30g 大枣45g 桔梗6g 川贝母3g 浙贝母12g 芦根30g 炒桃仁9g 薏苡仁30g 炒冬瓜子30g 甘草片6g 苍耳子6g 薄荷3g;后下 白芷6g 辛夷6g;包煎
中药 20 剂,日一剂,水煎服。
【二诊】2023 年 7 月 22 日。
注意力不集中症状好转;鼻甲肥大减小;前几天吹空调感冒了。舌质淡,苔薄白腻,舌尖稍红。
【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温胆汤加薏苡仁 30g。
柴胡24g 黄芩9g 桂枝9g 茯苓9g 龙骨15g 牡蛎30g 代赭石30g 大黄2g 清半夏9g 西洋参3g 大枣30g 麸炒枳实9g 竹茹15g 新会陈皮6g 炙甘草6g 生姜9 片 薏苡仁30g
中药 20 剂,日一剂,水煎服,忌辛辣刺激。
【三诊】2023 年 8 月 12 日。
注意力能一次集中一个半小时。
【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温胆汤加薏苡仁。中成药孔圣枕中丹。
柴胡24g 黄芩9g 桂枝9g 茯苓9g 龙骨30g 牡蛎30g 代赭石30g 大黄2g 清半夏9g 人参片6g 生姜9 片 大枣30g 麸炒枳实9g 竹茹15g 新会陈皮6g 炙甘草6g 薏苡仁30g
中药 20 剂,日一剂,水煎服。
【四诊】2023 年 10 月 14 日。
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好很多了,只剩早晚鼻子堵。
舌质淡红,苔腻,舌尖红。
【处方】甘露消毒丹加皂角刺、三棱、莪术。
连翘12g 茵陈18g 小通草6g 滑石25g;布包 黄芩片9g 川贝母3g 射干6g 广藿香10g 石菖蒲12g 豆蔻8g 皂角刺6g 醋三棱6g 醋莪术6g 薄荷6g;后下
中药 14 剂,日一剂,水煎服。
这个病人注意力不集中最后彻底治愈了。
问答
1. 问:鼻子堵,鼻甲肥大,是不是常规加皂角刺、三棱、莪术各 6 克?
答:是的。
2. 问:请问张老师,孔圣枕中丹的应用要点是什么?
答:健忘,记忆力差。
3. 问:二诊柴龙牡用西洋参,三诊换成人参,是因为舌尖不红了吗?
答:是。
4. 问:请问老师,二诊以后换成柴龙牡是针对什么证的?谢谢!
答:心烦胆小。
5. 问:老师,请问鼻窦炎会引起小孩子淋巴结肿大吗?
答:很少。小孩子淋巴结肿大,大部分都是由扁桃体炎、中耳炎引起的。
九、鼻窦炎流黄脓鼻涕医案
某男,60 岁,郑州人。
【初诊】2023 年 2 月 18 日。
【主诉】打喷嚏,用嘴呼吸,流黄脓鼻涕,晨起咳黄痰;右脉滑有力,舌质红,苔腻,有唾液线。
【诊断】鼻窦炎。
【处方】肺痈大合方合苍耳子散,盐酸萘甲唑啉滴鼻液滴鼻,荆芥外敷 20 天。
葶苈子30g 大枣45g 桔梗6g 川贝母3g 浙贝母12g 芦根30g 薏仁30g 炒桃仁9g 炒冬瓜子30g 甘草片6g 炒苍耳子6g 辛夷6g;包煎 白芷6g 薄荷4g;后下
荆芥 100g 外用;盐酸萘甲唑啉滴鼻液滴鼻。
中药 7 剂,日一剂,水煎服。
【二诊】2023 年 2 月 25 日。
整体好转很多,鼻子通气了。
【处方】肺痈大合方合苍耳子散。
葶苈子30g 大枣45g 桔梗6g 川贝母3g 浙贝母12g 芦根30g 薏仁30g 炒桃仁9g 炒冬瓜子30g 甘草片6g 炒苍耳子6g 辛夷6g;包煎 白芷6g 薄荷4g;后下
中药 7 剂,日—剂,水煎服。
【三诊】2023 年 3 月 4 日。
服药后鼻子通气了,舒服多了,受凉鼻塞减轻。
【处方】肺痈大合方合苍耳子散。
葶苈子30g 大枣45g 桔梗6g 川贝母3g 浙贝母12g 芦根30g 薏仁30g 炒桃仁9g 炒冬瓜子30g 甘草片6g 炒苍耳子6g 辛夷6g;包煎 白芷6g 薄荷4g;后下
中药 7 剂,日一剂,水煎服。吃完中药后,口服中成药玉屏风颗粒、金匮肾气丸。成功治愈。
十、鼻窦炎头疼二十年医案
某女,58 岁,新乡人。
【初诊】2024 年 10 月 20 日。
【主诉】头痛二十几年。新冠阳后全身不舒服,全身疼痛,前几年爱生气,不怕冷,不怕热,口不渴,晚上醒后嗓子干,不吃凉的,胃镜检查示浅表性胃炎,眠差易醒;舌质淡,苔薄白。左侧鼻甲肥大。
【诊断】鼻窦炎。
【病】阴阳毒狐惑病。
【脉】不需要。
【证】阳后全身不舒服。
【治】甘草泻心汤合升麻鳖甲当归。
【处方】甘草泻心汤合升麻鳖甲汤合肺痈大合方合苍耳子散,盐酸萘甲唑啉滴鼻液滴鼻,荆芥外敷 20 天。
醋鳖甲15g 炙甘草12g 升麻9g 干姜3g 姜半夏9g 黄连片3g 黄芩片9g 炒葶苈子30g 党参片6g 炒山桃仁9g 桔梗6g 浙贝母12g 炒冬瓜子30g 当归9g 大枣45g 芦根30g 薏苡仁30g 川贝母3g 炒苍耳子6g 辛夷6g 白芷6g 薄荷3g;后下
中药 14 剂,日一剂,水煎服。
【二诊】2024 年 11 月 2 日。
头基本不痛了,有时感觉轻微头晕。
【处方】甘草泻心汤合升麻鳖甲汤合肺痈大合方合苍耳子散。
醋鳖甲15g 炙甘草12g 升麻9g 干姜3g 姜半夏9g 黄连片3g 黄芩片9g 当归9g 党参片6g 炒冬瓜子30g 浙贝母12g 炒山桃仁9g 炒葶苈子30g 桔梗6g 大枣45g 芦根30g 薏苡仁30g 川贝母3g 炒苍耳子6g 辛夷6g 白芷6g 薄荷3g;后下
中药 14 剂,日一剂,水煎服。成功治愈。
十一、鼻窦炎合并上颌窦囊肿医案
某男,10 岁,卫辉人。
【初诊】2023 年 8 月 31 日。
【主诉】中午头痛。鼻窦炎,额窦炎,腺样体肥大,鼻中隔偏曲,检查有上颌窦囊肿,中午头痛,鼻子不透气;舌质淡,苔白腻,苔有红点。
囊肿加皂角刺,如果嫌中药苦,可以加白糖。
【诊断】鼻窦炎。
【处方】肺痈大合方加皂角刺 6g。盐酸萘甲唑啉滴鼻液滴鼻,荆芥外敷 20 天。
炒山桃仁9g 浙贝母12g 桔梗6g 炒冬瓜子30g 甘草片6g 大枣45g 芦根30g 炒葶苈子30g 薏苡仁30g 川贝母3g 皂角刺6g
中药 7 剂,日一剂,水煎服。
【二诊】2024 年 9 月 7 日。
中午头不痛了;舌质淡,苔白腻,舌苔有红点,舌尖红。
【处方】肺痈大合方加皂角刺 6g。
炒山桃仁9g 浙贝母12g 桔梗6g 炒冬瓜子30g 甘草片6g 大枣45g 芦根30g 炒葶苈子30g 薏苡仁30g 川贝母3g 皂角刺6g
中药 14 剂,日一剂,水煎服。
2024 年 9 月 21 日病人反馈,头痛、鼻塞痊愈。再次检查发现上颌窦囊肿消失。
十二、鼻窦炎头疼合并有过敏性鼻炎医案
某男,23 岁,郑州人。
【初诊】2023 年 9 月 24 日。
【主诉】鼻子痒,晨起打喷嚏,头痛。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右侧鼻甲肥大;脉有力,舌质淡,苔薄白腻,湿润,有唾液线。
【诊断】鼻窦炎。
【处方】小青龙汤合千金苇茎汤合小柴胡汤加川芎;盐酸萘甲唑啉滴鼻液滴鼻,荆芥外敷 20 天。
麻黄3g 白芍9g 细辛3g 干姜6g 炙甘草6g 桂枝9g 五味子6g 清半夏9g 柴胡24g 黄芩片9g 人参片6g 生姜3 片 大枣45g 川芎12g 芦根30g 薏苡仁30g 炒冬瓜子30g 炒桃仁9g
中药 7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中饭后服药。
【二诊】2023 年 10 月 1 日。
头痛好了,鼻子痒、晨起打喷嚏症状好转。
【处方】小青龙汤合千金苇茎汤合小柴胡汤加川芎。
麻黄3g 白芍9g 细辛3g 干姜6g 炙甘草6g 桂枝9g 五味子6g 清半夏9g 柴胡24g 黄芩片9g 人参片6g 生姜3 片 大枣45g 川芎12g 芦根30g 薏苡仁30g 炒冬瓜子30g 炒桃仁9g
中药 7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中饭后服药。
【三诊】2023 年 10 月 1 日。
无不适症状。
【处方】小青龙汤合千金苇茎汤合小柴胡汤加川芎。
麻黄3g 白芍9g 细辛3g 干姜6g 炙甘草6g 桂枝9g 五味子6g 清半夏9g 柴胡24g 黄芩片9g 人参片6g 生姜3 片 大枣45g 川芎12g 芦根30g 薏苡仁30g 炒冬瓜子30g 炒桃仁9g
中药 7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中饭后服药。汤药喝完,口服中成药玉屏风颗粒、金匮肾气丸善后。
成功治愈。
十三、鼻窦炎合并饭量大、易饥医案
某女,23 岁,许昌人。
【初诊】2024 年 9 月 28 日。
【主诉】头痛。从小就容易头疼,胃痛,饭量大,饿得快,怕热,口渴,出汗多,吃止痛片。舌质淡,苔薄。脉有力。
检查:鼻窦区压痛,鼻窦炎。
【诊断】鼻窦炎。
【病】阳明病。
【脉】脉有力。
【证】怕热,出汗多,口渴。
【治】白虎加人参汤。
【处方】肺痈大合方合苍耳子散合白虎加人参汤,盐酸萘甲唑啉滴鼻液滴鼻,荆芥外敷 20 天。
炒山桃仁9g 浙贝母12g 桔梗6g 炒冬瓜子30g 甘草片6g 大枣45g 芦根30g 薏苡仁30g 川贝母3g 炒苍耳子6g 白芷6g 辛夷6g;包煎 生石膏40g 知母18g 山药片30g 薄荷3g;后下 玄参9g 炒葶苈子30g
中药 14 剂,日一剂,水煎服。
【二诊】2024 年 10 月 13 日。
流清鼻涕,晨起擤鼻涕时会流鼻血,胃不痛了,头痛减轻;舌质淡,苔薄。
【处方】肺痈大合方合苍耳子散合白虎汤。
炒山桃仁9g 浙贝母12g 桔梗6g 炒冬瓜子30g 甘草片6g 大枣45g 芦根30g 薏苡仁30g 川贝母3g 白芷6g 炒苍耳子6g 辛夷6g;包煎 生石膏40g 知母18g 山药片30g 薄荷3g;后下 玄参9g 炒葶苈子30g
中药 7 剂,日一剂,水煎服。
【三诊】2024 年 10 月 20 日。
头痛次数明显减少,后脑勺、太阳穴疼痛,阳后身上经常长毒疮;舌质淡,苔薄腻;舌尖有红点。
【处方】甘草泻心汤合升麻鳖甲汤合新加升降散。
醋鳖甲15g 炙甘草12g 升麻9g 干姜3g 姜半夏9g 黄连片3g 黄芩片9g 大枣9g 当归9g 党参片6g 僵蚕9g 蝉蜕4g 片姜黄10g 大黄1g 栀子9g 淡豆豉9g 连翘12g 薄荷4g;后下
中药 5 剂,日一剂,水煎服。
【四诊】2024 年 10 月 27 日
头不痛了,腰部的红肿已经结痂。
【处方】甘草泻心汤合升麻鳖甲汤合新加升降散。
醋鳖甲15g 炙甘草12g 升麻9g 干姜3g 姜半夏9g 黄连片3g 黄芩片9g 大枣9g 当归9g 党参片6g 僵蚕9g 蝉蜕4g 片姜黄10g 大黄1g 栀子9g 淡豆豉9g 连翘12g 薄荷4g;后下
中药 5 剂,日一剂,水煎服。成功治愈。
十四、鼻窦炎头脑昏沉不清医案
某女,17 岁,山西晋城人。
【初诊】2024 年 7 月 28 日。
【主诉】头脑昏沉不清,注意力不集中。左脉有力,右脉一般,舌质淡,苔有红点,舌尖红。双侧鼻甲肥大。
【腹诊】左、右少腹,左右肋骨缘压痛。
【诊断】鼻窦炎。
【处方】肺痈大合方合苍耳子散,盐酸萘甲唑啉滴鼻液滴鼻,荆芥外敷 20 天。
炒山桃仁9g 浙贝母12g 桔梗6g 炒冬瓜子30g 甘草片6g 大枣45g 芦根30g 炒葶苈子30g 薏苡仁30g 川贝母3g 炒苍耳子9g 辛夷6g 白芷6g 薄荷3g;后下
中药 14 剂,日一剂,水煎服。
【二诊】2024 年 8 月 11 日。
头疼明显好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大便正常。
【腹诊】下瘀血汤证明显,因为脐下压痛明显。
【处方】肺痈大合方合苍耳子散合下瘀血汤。
炒山桃仁9g 浙贝母12g 桔梗6g 炒冬瓜子30g 甘草片6g 大枣45g 芦根30g 炒葶苈子30g 薏苡仁30g 川贝母3g 炒苍耳子9g 辛夷6g;包煎 白芷6g 大黄1g 土元6g 薄荷3g;后下
中药 7 剂,日一剂,水煎服。
成功治愈。
十五、鼻窦炎注意力不集中医案
某女,13 岁,郑州人。
【初诊】2024 年 7 月 21 日。
【主诉】后头痛。注意力不集中,检查一切正常,走路头晕,双鼻孔不通气,不流鼻涕;舌质淡,苔白腻,舌苔有红点。鼻甲肥大。
【诊断】鼻窦炎。
【处方】肺痈大合方合苍耳子散加粉葛 40g,盐酸萘甲唑啉滴鼻液滴鼻,荆芥外敷 20 天。
炒山桃仁9g 桔梗6g 浙贝母12g 炒冬瓜子30g 甘草片6g 大枣45g 芦根30g 炒葶苈子30g 薏苡仁30g 川贝母3g 炒苍耳子6g 薄荷4g;后下 白芷6g 炒栀子9g 粉葛40g 辛夷6g;包煎
中药 7 剂,日一剂,水煎服。
【二诊】2024 年 7 月 28 日。
头痛明显好转,舌质淡,苔白腻,苔有红点。鼻甲肥大。
【处方】肺痈大合方合苍耳子散加粉葛 40g。
炒山桃仁9g 浙贝母12g 桔梗6g 炒冬瓜子30g 甘草片6g 大枣45g 芦根30g 炒葶苈子30g 薏苡仁30g 川贝母3g 炒苍耳子6g 薄荷4g;后下 白芷6g 炒栀子9g 粉葛40g 辛夷6g;包煎
中药 7 剂,日一剂,水煎服。
【三诊】2024 年 8 月 11 日。
后头痛明显好转,舌质淡,苔白腻,苔有红点,有唾液线,鼻甲肥大。
【处方】葛根芩连汤合温胆汤加川芎 15g,栀子 15g,生地 9g。
麸炒枳实6g 陈皮9g 姜半夏9g 甘草片6g 茯苓9g 竹茹9g 大枣10g 葛根40g 黄芩片9g 黄连片3g 生地黄9g 川芎15g 栀子15g
中药 3 剂,日一剂,水煎服。成功治愈。
十六、鼻窦炎头顶痛医案
某男,13 岁,郑州人。
【初诊】2023 年 11 月 26 日。
【主诉】下午上班时阵发性头痛,头顶痛,回家就不痛了。鼻塞,既往晨起头痛,鼻甲肥大,感冒后头痛。
【诊断】鼻窦炎。
【处方】肺痈大合方合苍耳子散,盐酸萘甲唑啉滴鼻液滴鼻,荆芥外敷 20 天。
炒葶苈子10g 大枣15g 桔梗2g 川贝母1g 浙贝母4g 冬瓜子10g 薏苡仁10g 芦根10g 炒桃仁3g 甘草片2g 炒苍耳子6g 辛夷6g;包煎 白芷6g 薄荷4g;后下
中药 7 剂,日一剂,水煎服。
【二诊】2023 年 12 月 2 日。
下午阵发性头痛、头顶疼痛程度减轻,鼻甲肥大。
【处方】肺痈大合方合苍耳子散加川芎 9g。
炒葶苈子10g 大枣15g 桔梗2g 川贝1g 浙贝4g 冬瓜子10g 薏苡仁10g 芦根10g 炒桃仁3g 甘草片2g 川芎9g 辛夷6g;包煎 白芷6g 炒苍耳子6g 薄荷4g;后下
中药 7 剂,日一剂,水煎服。
【三诊】2023 年 12 月 9 日。
专心学习时头痛。
【处方】肺痈大合方合苍耳子散加川芎 12g、土茯苓 20g。
炒葶苈子10g 大枣15g 桔梗2g 川贝1g 浙贝4g 冬瓜子10g 薏苡仁10g 芦根10g 炒桃仁3g 甘草片2g 川芎9g 辛夷6g;包煎 炒苍耳子6g 白芷6g 土茯苓20g 薄荷4g;后下
中药 6 剂,日一剂,水煎服。
【四诊】2023 年 12 月 16 日。
头痛明显减轻,舌质淡。
中成药玉屏风颗粒,金匮肾气丸善后。
成功治愈。
十七、鼻窦炎张口睡觉医案
某女,11 岁,郑州人。
【初诊】2023 年 10 月 29 日。
【主诉】流脓黄鼻涕十余天。流脓黄鼻涕十几天了,鼻塞,张口睡觉。舌质淡,舌尖红,苔白腻。
【诊断】鼻窦炎。
【处方】三仁汤合肺痈大合方,盐酸萘甲唑啉滴鼻液滴鼻,荆芥外敷 20 天。
杏仁6g 白蔻仁9g 薏苡仁30g 厚朴6g 通草6g 清半夏5g 竹叶6g 滑石18g;另包 炒葶苈子30g 大枣3 枚 桔梗6g 川贝母3g 浙贝母6g 冬瓜子30g 芦根3g 炒桃仁9g 甘草片6g
中药 5 剂,日一剂,水煎服。
【二诊】2023 年 11 月 4 日。
流鼻涕减少了,鼻塞减轻,舌质淡,苔白腻,舌尖红。
【处方】三仁汤合肺痈大合方。
杏仁6g 白蔻仁9g 薏苡仁30g 厚朴6g 通草6g 清半夏5g 竹叶6g 滑石18g;另包 炒葶苈子30g 大枣3 枚 桔梗6g 川贝母3g 浙贝母6g 冬瓜子30g 芦根30g 炒桃仁9g 甘草片6g
中药 10 剂,日一剂,水煎服。
【三诊】2023 年 11 月 18 日。
流鼻涕明显减少,鼻子不透气明显好转,舌质淡,苔白腻,苔有红点,舌尖红,水滑。
【处方】三仁汤合肺痈大合方。
杏仁6g 白蔻仁9g 薏苡仁30g 厚朴6g 通草6g 清半夏5g 竹叶6g 滑石18g;另包 炒葶苈子30g 大枣3 枚 桔梗6g 川贝母3g 浙贝母6g 冬瓜子30g 芦根30g 炒桃仁9g 甘草片6g
中药 5 剂,日一剂,水煎服。
【四诊】2023 年 12 月 16 日。
头痛痊愈。张口睡觉消失。
中成药玉屏风颗粒、金匮肾气丸各吃一盒。
成功治愈。
鼻炎鼻窦炎课后问答
1. 问:老师能不能详细讲下鼻窦炎查体时,具体的按压部位,有时候压穴位处会有明显疼痛?

答:眼眶下是额窦的压痛点,眼内眦是筛窦的压痛点,太阳穴是蝶窦的压痛点,颧骨是上颌窦的压痛点。
2. 问:鼻窦炎鼻甲肥大怎么治疗?
答:吃了上面的药以后鼻甲肥大就消失了,因为鼻甲肥大是由炎症引起的,炎症没有了,鼻甲就不肥大了。加上三棱、莪术、皂刺消鼻甲肥大更快。
3. 问:小孩用量是多少呢?
答:七岁以下的用一半量。
4. 问:对有臭味的鼻炎效果怎么样?需要怎么加减?
答:有臭味的治疗方法也一样。
5. 问:鼻炎、鼻窦炎如果没有鼻子不透气、流鼻涕这些症状,只有偏头痛或者头晕,血压高的患者,单独用中药内服可以吗?
答:如果病人只有偏头痛,或者头晕,血压高,那么就需要做检查。如果有鼻窦炎,就用鼻窦炎治疗方法,没有鼻窦炎,就不能用。
6. 问:蜂王浆可以用开水冲服吗?
答:不可以,因为蜂王浆温度高了就无效了。对于吃不了冷食物的患者,可以用蜂王浆和蜂蜜加 40℃以下的温水,冬天不放冰箱也可以。
7. 问:空鼻症,老觉得鼻子不舒服,又没鼻涕,不自主地吹鼻子,能用这法吗?
答:不能用。那是萎缩性鼻炎,不是化脓性的。
8. 问:患者鼻腔干燥、无鼻涕怎么办?
答:鼻腔涂蜂蜜,吃中药可以用麦门冬汤。
9. 问:老师,苍耳子是生的吗?还是炒过的,要砸碎吗?
答:苍耳子用生的,香油炸的话最好砸一砸。
10. 问:查鼻窦炎,如果没有 CT 检查就主要看是否有压痛吗?
答:这个当然了,最好还是要求病人检查。
11. 问:有很多鼻炎是合并咽炎的,老师是如何处理这类病人的?鼻炎好了,咽炎就会好了吗?
答:因为是鼻炎引起的咽炎,有的病人鼻炎还可以引起中耳炎、气管炎、胃炎、视神经炎,重点治疗鼻炎就可以了。
12. 问:苍耳子油也要 5 天重新做吗?
答:不需要,可以一直用 20 天。
13. 问:苍耳子油与滴鼻净有相同的效果吗?
答:效果基本没区别。
14. 问:张老师,有一位 65 岁男性患者,鼻根部、头部疼痛多年,痛得皱着眉头、闭着眼睛,基本没有鼻涕,目内眦处皮肤颜色变黑,睡着后感觉好些,可以用肺痈大合方的原方原量吗?已经检查了确诊是鼻窦炎。
答:可以。疼得厉害加大川芎量,先用 30g,两天后再加大到 60g。
15. 问:病人不流鼻涕,应该不是化脓性的?
答:没有鼻涕不代表没有脓,因为病人鼻甲肥大,脓出不来而已。越是没鼻涕的,往往疼得越厉害,胀得越厉害,越需要通鼻窍。
16. 问:鼻炎合并子宫肌瘤,吃药对肌瘤有影响吗?
答:没有影响。
17. 问:鼻窦炎好了,鼻甲肥大会不会消除?
答:鼻窦炎好了,鼻甲肥大就消除了。
18. 问:很多病人鼻腔喷过激素,用药时有什么特别注意事项吗?
答:没有。
19. 问:老师,病人吃了几付药没有症状了,还要吃吗?什么时候停,还是一定 20 天?
答:最好接着吃,吃够 20 天。
20. 问:荆芥外用可用于过敏性鼻炎吗?
答:可以。过敏性鼻炎也要求外用的。
21. 问:可以讲讲用荆芥的原理吗?可增加量吗?
答:荆芥辛温,可以祛风寒,我觉得 5g 就可以了,不需要加量的,但是加量也可以。
22. 问:老师,中药粉碎后煮可以提高疗效,但煮出来会不会太糊了,难喝?
答:会增加疗效,不会糊的,可以用布包了再煮。
23. 问:老师,粉碎中药,只是打碎而已,不打成粉末?
答:是打碎而已,不是粉。
24. 问:老师一般几付药见效?
答:一般是三到五天见效,也有的一天就见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