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独法在治疗粉刺中的应用
中医里有一句话叫独处藏奸,“独”就是“一个”、“独自”的意思。
比如万绿丛中一点红,那个红就是“独”。同样道理,万红丛中一点绿,那个绿就是“独”。
再比如,一只鹤立在鸡群里,这一只鹤就是“独”。一只鸡立在鹤群里,这只鸡也是“独”。
同样道理,一片湿地里只有一群鹤,那么这一群鹤也叫“独”,因为没有别的了。比喻讲完了,下面讲病案。
有的粉刺病人满脸粉刺,这叫“独”。如果这个病人只有鼻子上有粉刺,这也叫“独”。如果这个病人除了鼻子,脸上其他部位都长满了粉刺,也叫“独”。
我们用抓独法治疗粉刺,病人来了先看看是哪种情况的“独”,之后就可以开始治病了。
一、痤疮医案
某男,15 岁。
【主诉】满脸痤疮,有的鲜红,有的化脓,有的硬结。怕风,怕冷,出汗多。口苦,大便干。脉有力。
【病】三阳合病。
【脉】脉有力。
【证】怕风,怕冷,出汗多,口苦,大便干。
【治】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7 天之后患者痤疮全部消失。告知患者忌辣椒,少熬夜。
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粉刺医案
某男,16 岁。
【主诉】满脸粉刺好几年了,用过好多方法,清热解毒的、清热利湿的、清肺枇杷饮,以及外涂的都无效。粉刺颜色有的黑,有的鲜红,有的暗红,有的小,有的大,还有的有脓点。患者平时没事儿就挤粉刺,还留有痘印儿、痘坑,面部惨不忍睹。
病人满脸粉刺,这就是独。脉有力,就是三阳病。满脸都有,说明三阳都有病了。太阳、少阳、阳明合病,又叫三阳合病。经询问,病人汗多怕风,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24g 黄芩9g 生龙骨30g 生牡蛎30g 代赭石30g 桂枝9g 茯苓9g 姜半夏9g 大黄2g 生姜9 片 大枣9 个 党参9g
5 剂之后粉刺减少;又吃 5 剂,粉刺基本消失;又吃 10 剂,粉刺全部消失。
让病人忌口烟酒、辣椒,不要熬夜。
三、脱发医案
某女,36 岁。
【主诉】脱发。洗头时一抓一大把,吓得都不敢洗头了。怕冷,怕风,爱出汗,早上口苦,平时大便 3 天一次,脉有力。
【病】三阳合病。
【脉】脉有力。
【证】怕风,怕冷,爱出汗,口苦,大便干。
【治】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效】5 天明显见效,15 剂之后不再脱发了。
四、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合附子理中汤治疗粉刺医案
某女,26 岁。
【主诉】从初中就开始脸上长粉刺,最开始是额头明显,之后太阳穴开始长,又长到了脸颊、口周,到现在整个面部长满了。用了不少方法治疗,去了美容院,去了医院,就是没有明显好转,天天为这个病唉声叹气,吓得不敢照镜子了,痤疮此起彼伏。面色暗淡无光,有点发黄,满脸可见密密麻麻的粉刺,粉刺颜色暗红,有的地方都结痂了,还有的粉刺很硬,但是粉刺不痒也不疼。
经询问:1. 怕冷怕风。2. 早上口苦。3. 大便一天两次,大便稀溏。4. 不敢吃凉东西,吃凉的就肚子疼,拉肚子。5. 手脚凉。6. 睡眠正常,精神差。
【舌诊】舌质淡,舌苔薄白,舌苔湿润。
【腹诊】脐右压疼。
【脉诊】脉无力。
病脉证治分析:
【病】太阴、厥阴、少阴三阴合病。
【脉】脉无力。
【证】怕风怕冷,口苦,吃凉东西难受,手脚凉。
【治】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合附子理中汤。
柴胡24g 桂枝9g 干姜6g 天花粉12g 黄芩9g 牡蛎30g 炙甘草6g 当归9g 芍药12g 川芎9g 泽泻9g 白术12g 茯苓12g 浙贝母12g 皂刺3g 人参6g 仙鹤草30g
因为病人粉刺有硬结,因此加了浙贝母 12g、皂刺 3g。因为附子反天花粉,附子反浙贝母,因此用仙鹤草代替了附子。
七剂之后病人复诊,粉刺消了一半多,而且这几天新长的粉刺也很少了。
又吃 7 天,粉刺消失了八成,几乎不长新的粉刺了。
又吃 21 天,让她绝对不能吃凉东西,不熬夜。粉刺全部不见了,病人要求治疗粉刺留下的色素沉着。
【处方】三七粉每次 2g,一天两次。吃够一个月。一个月后病人来复诊,面部光滑,无粉刺,面色也明显好转,色素沉着大部分消失,让她继续吃三七粉,改为间断服用。
这个病人满脸粉刺,也是“独”,因此用了三阴合病的处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合附子理中汤,取得了明显效果。
五、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合附子理中汤治疗粉刺医案
某女,15 岁。
【主诉】满脸粉刺。脸上粉刺以暗红为主,有的还化脓了,脸上布满灰褐色色素沉着,内服外用很多方法都无效,特别是冬天更加严重。手脚冰凉,平时不敢吃凉东西,吃了难受,四肢冰凉,脉细无力。
【病】太阴病、厥阴病、少阴病三阴合病。
【脉】脉无力。
【证】手脚冰凉,吃凉的难受,四肢冰凉。
【舌诊】舌质淡,舌苔薄白。
【腹诊】无压痛。
【治】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合附子理中汤。
当归9g 桂枝9g 白芍9g 细辛3g 通草3g 甘草6g 大枣6 个 生姜6 片 吴茱萸3g 人参6g 干姜9g 白术9g 黑附子9g;先煮一小时
七剂之后肤色改善,有个别新发粉刺。再吃 7 剂,情况明显好转,皮肤比以前光滑。又吃 21 剂,症状全部消失,粉刺一个也没有了,改为吃中成药附子理中丸善后,吃三七粉治疗色素沉着。
六、粉刺合并失眠、尿酸高医案
米某,男,24 岁。
【初诊】2024 年 5 月 26 日。
【主诉】满脸粉刺。
【刻下症】面色发红,囊肿硬结,怕热出汗多,口渴,心烦急躁,尿酸高,纳可,翻来覆去入睡难,二便正常,舌质红,苔薄,脉有力。
【诊断】粉刺。
【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白虎汤加玄参合防己黄芪合四妙散合栀子淡豆豉汤。
柴胡24g 黄芩9g 党参6g 姜半夏9g 炙甘草6g 桂枝9g 茯苓9g 石膏40g 知母18g 山药30g 代赭石30g 珍珠母30g 牡蛎30g 大黄1g 玄参30g 防己30g 黄芪30g 川牛膝9g 黄柏9g 土茯苓30g 薏苡仁30g 栀子9g 豆豉9g
中药 7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二诊】2024 年 6 月 24 日。
粉刺减轻,面色红减轻,结节囊肿消退,睡眠好转,效不更方,一诊方继服 14 剂,服法如前。
七、粉刺合并失眠、抑郁症医案
王某,女,23 岁。
【初诊】2024 年 6 月 24 日。
【主诉】满脸粉刺。
【刻下症】颜色发红,伴有脓头硬结,失眠,入睡困难,怕热,出汗多,无口苦口干,无口渴,喜欢吃凉,手脚不凉,情绪不好,抑郁症,长期服用抗精神类西药,脾气暴躁,暴饮暴食,二便正常,舌质红,苔腻,脉有力。腹诊:左少腹压痛,心下压痛,耻骨联合上压痛。
【诊断】粉刺、失眠抑郁症。
【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白虎汤合桃核承气汤合小陷胸汤合抵当汤。
柴胡24g 黄芩9g 党参9g 姜半夏9g 炙甘草6g 大枣30g 桂枝9g 茯苓9g 代赭石30g 珍珠母30g 牡蛎30g 大黄1g 石膏30g 知母16g 山药30g 炒桃仁9g 芒硝4g 烫水蛭3g 土元6g 黄连3g 瓜蒌15g 生姜6 片
中药 7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二诊】2024 年 7 月 2 日。
粉刺减少,睡眠好转,心情好转。一诊方继服 7 剂,服法如前。
【三诊】2024 年 7 月 6 日。
情绪好多了,精神类西药已经停药,心也不烦了,痤疮减少,还有小硬结,睡眠明显好转。二诊方加浙贝母、薏苡仁。
柴胡24g 黄芩9g 党参9g 姜半夏9g 炙甘草6g 大枣30g 桂枝9g 茯苓9g 代赭石30g 珍珠母30g 牡蛎30g 大黄1g 石膏30g 知母16g 山药30g 炒桃仁9g 芒硝4g 烫水蛭3g 土元6g 黄连3g 瓜蒌15g 浙贝母12g 薏苡仁30g 生姜6 片
中药 7 剂,服法如前。
八、荨麻疹白虎加人参汤医案
刘某,男,18 岁,河南驻马店人。
【初诊】2023 年 8 月 26 日。
【主诉】荨麻疹 2 年,遇热痒加重,睡前痒加重。
【刻下症】全身皮肤瘙痒,头皮、手心、脚心痒,夜晚痒加重,怕热,出汗多,喜欢吃凉东西,口渴,饭量大,遇热痒加重,吃凉东西不难受,口不苦,大便正常,睡眠好,舌质红点,舌苔腻,脉有力。
【诊断】荨麻疹。
【处方】白虎加人参汤合增液汤加僵蚕,蝉蜕,中成药礞石滚痰丸。
石膏40g 知母16g 山药30g 炙甘草6g 西洋参6g 生地30g 麦冬30g 玄参30g 僵蚕9g 蝉蜕6g
中药 5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二诊】2023 年 9 月 2 日。
皮肤瘙痒好转,诸证好转,口不苦,舌头里面有红点,脉有力。
伤寒病病脉证治诊断如下:
【病】阳明病。
【脉】脉有力。
【证】怕热、出汗多、口渴。
【治】白虎加人参汤。
原方不变,继续服用 10 剂,服法如前。
九、四肢关节湿疹医案
刘某,男,9 岁。
【初诊】2023 年 8 月 13 日。
【主诉】四肢关节湿疹。
【刻下症】肘关节和膝关节湿疹,对称分布,伴有瘙痒,起小疹子,身体消瘦,面色萎黄,挑食,吃饭差,时常肚子疼,盗汗。舌尖红,苔薄白,芤脉。有血小板减少病史。
【诊断】湿疹。
【处方】黄芪当归建中汤。
桂枝9g 白芍18g 炙甘草6g 大枣30g 饴糖50g 黄芪15g 当归6g 生姜6 片
中药 5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二诊】8 月 19 日。
湿疹减轻,膝关节湿疹明显消退,一诊方不变,继续服药。
十、神经性皮炎医案
马某,男,66 岁,信阳人。
【初诊】2023 年 7 月 8 日。
【主诉】神经性皮炎。
【刻下症】双上肢外侧皮肤有银白色的鳞屑,前胸后背大面积红斑,皮肤颜色发红,针扎似的皮肤瘙痒,怕热,不怕冷,口渴,手脚不凉,喜欢吃咸的、凉的、牛羊肉,喝酒严重,吸烟,头部出汗,糖尿病,打胰岛素,睡眠时好时坏,吃饭可,二便正常。舌质红,苔黄腻,有裂纹,脉有力。腹诊:耻骨联合上方压痛。
伤寒病病脉证治:
【病】阳明病。
【脉】脉有力。
【证】怕热,不怕冷,口渴。
【治】白虎加人参汤。
【腹诊】抵当汤。
【舌诊】甘露饮。
【处方】甘露饮合白虎加人参汤合抵当汤(加中成药:礞石滚痰丸)。
烫水蛭3g 土鳖虫6g 炒桃仁9g 大黄2g 石膏30g 知母18g 山药30g 茵陈15g 僵蚕9g 蝉蜕6g 熟地9g 生地9g 天冬9g 麦冬9g 炙枇杷叶9g 黄芩9g 石斛9g 枳壳9g 甘草9g
【二诊】7 月 22 日。
皮损减轻,红斑颜色变淡,瘙痒减轻,一诊方继续服用。
【三诊】8 月 5 日。
患者服药后,阴雨天皮肤瘙痒消失,皮肤颜色由红变淡。效不更方,继续服用。
十一、皮肤瘙痒医案
蒋某,女,61 岁。
【初诊】2024 年 1 月 14 日。
【主诉】皮肤瘙痒,左下肢皮肤颜色发暗,夜晚瘙痒严重,乏力,失眠,纳可,二便正常,脉无力。
【处方】当归饮子合过敏煎合千金苇茎汤加土茯苓 30g。
川芎10g 生地黄20g 防风3g 荆芥3g 黄芪6g 炒蒺藜10g 白芍20g 甘草片6g 当归20g 银柴胡10g 醋制乌梅10g 五味子6g 芦根30g 薏苡仁30g 炒桃仁9g 制何首乌10g 土茯苓30g 炒冬瓜子30g
中药 10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二诊】2024 年 1 月 27 日。
皮肤瘙痒减轻,处方不变继续服用。
【三诊】2024 年 3 月 2 日。
皮肤瘙痒基本消失,现出汗多,心慌,焦虑,二诊方加珍珠母 30g,牡蛎 30g,桑叶 30g,山萸肉 30g
十二、手部湿疹医案
田某,女,39 岁。
【初诊】2024 年 3 月 10 日。
【主诉】手上湿疹。
【刻下症】手指尖脱皮,瘙痒,嘴唇干。3 年前用过酒精和激素,病情未见好转,面积越来越大。
金匮病病脉证治诊断如下:
【病】妇人杂病。
【脉】脉无力。
【证】嘴唇干。
【治】温经汤。
【处方】温经汤。
阿胶珠6g 川芎6g 吴茱萸3g 姜半夏9g 白芍6g 甘草6g 麦冬63g 丹皮6g 桂枝6g 党参6g 当归6g 生姜3 片
中药 5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二诊】2024 年 3 月 16 日。
服药后,手指尖脱皮减轻,轻微拉肚子。拉肚子属于排毒反应,效不更方,继续服药 5 剂,服法如前。
十三、荨麻疹当归饮子医案
马某,女,38 岁。
【初诊】2024 年 3 月 24 日。
【主诉】下部皮肤瘙痒。
【刻下症】搔抓后斑片状,无渗出,皮肤干燥,遇热加重,晚上睡前加重。舌质淡,苔腻,脉无力。
【诊断】荨麻疹。
【处方】当归饮子。
川芎10g 生地20g 当归25g 白芍20g 荆芥3g 防风3g 黄芪5g 制何首乌10g 炒蒺藜10g 甘草6g
中药 7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二诊】2024 年 3 月 31 日。
皮肤瘙痒减轻,舌苔腻。上方加过敏煎。
川芎10g 生地20g 当归25g 白芍20g 荆芥3g 防风3g 黄芪5g 何首乌10g 炒蒺藜10g 甘草6g 银柴胡10g 五味子6g 乌梅12g
中药 7 剂,服法如前。
【三诊】2024 年 4 月 6 日。
皮肤瘙痒基本消失,二诊方不变,继续巩固治疗。
十四、荨麻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三仁汤医案
孙某,女,9 岁。
【初诊】2024 年 3 月 16 日。
【主诉】荨麻疹反复发作。
【刻下症】患者在商场抓毛绒娃娃后出现荨麻疹,全身发作,皮肤痒,风团样,抓后加重,颜色发红,近期发作次数较多,家里有宠物猫,怕热,出汗多,纳可,眠可,二便正常。舌边淡,舌尖红,舌苔黄腻,脉有力。
伤寒病病脉证治诊断如下:
【病】阳明病。
【脉】脉有力。
【证】皮肤痒,颜色红,怕热,出汗多,脉有力。
【治】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三仁汤,加僵蚕、蝉蜕、甜叶菊。
麻黄3g 连翘12g 赤小豆20g 大枣10g 炙甘草6g 炒杏仁6g 桑白皮20g 豆蔻3g 薏苡仁20g 厚朴6g 清半夏6g 通草3g 滑石12g 淡竹叶6g 僵蚕6g 蝉蜕3g 甜叶菊1g
中药 5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二诊】2024 年 4 月 13 日。
皮肤痒减轻了很多,发作次数也减少了,效不更方,继服 5 剂,服法如前。
十五、湿疹越婢加术汤合白虎汤合芍药甘草汤医案
侯某,女,46 岁。
【初诊】2024 年 3 月 30 日。
【主诉】四肢湿疹。
【刻下症】遇热痒加重,皮肤颜色发红,衣服碰着就痒,大便干,怕热,出汗多,舌红,脉有力。
【处方】越婢加术汤合白虎汤合芍药甘草汤。
麻黄6g 石膏40g 炙甘草12g 大枣5g 生姜6 片 白术9g 知母18g 山药30g 白芍25g
中药 3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二诊】湿疹明显减轻,大便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