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选了几个用病脉证治的方法和腹诊的方法,效果非常明显的病案,帮助大家深刻理解用病脉证治的方法来治疗临床疾病。希望大家学习之后反复阅读看这些病案,重点关注我们诊断的依据是什么?用方的依据是什么?多看几遍,反复学习,在临床上自然而然就会应用了。
一、腹胀显效案
杨某,女,40 岁,郑州人。
【初诊】2024 年 8 月 10 日。
【主诉】肚子胀。
【刻下症】晚上肚子胀,月经延后;脉有力。
【腹诊】脐左、脐下、左少腹压痛。
【处方】桂枝茯苓丸合下瘀血汤合桃核承气汤。
桂枝9g 茯苓9g 白芍9g 炒山桃仁9g 土元6g 大黄1g 芒硝4g 牡丹皮9g 炙甘草6g
中药 7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二诊】2024 年 8 月 17 日。
诉晚上肚子胀好多了;脉有力。
效不更方,十四剂,服法如前。
这个患者用了腹诊的处方,用了瘀血的处方,效果非常理想,充分证明了腹诊处方在临床上应用的重要性和准确性。
二、痞证显效案
宋某,男,32 岁,郑州人。
【初诊】2024 年 7 月 13 日。
【主诉】胃胀。
【刻下症】患者吃辣的拉肚子,吃凉的也拉肚子;平时胃胀,打嗝,口不苦,有口臭;不怕冷,不怕热,出汗正常,眠好;舌质淡,苔白腻,脉无力。
【处方】旋覆代赭汤合生姜泻心汤。
炙甘草6g 干姜3g 黄连3g 姜半夏9g 党参片9g 黄芩9g 大枣6 个 旋覆花9g;布包 煅赭石3g 生姜3 片
中药 7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二诊】2024 年 8 月 4 日。
胃胀明显减轻,打嗝次数大幅减少;脉无力。
效不更方,七剂,服法如前。
问答
1. 问:老师,右少腹压痛,脉有力,大黄牡丹汤证。但是患者大便正常或者大便稀,吃了应该会拉肚子,怎么办,还是说剂量要调整?
答:大黄用 1g。只要辨证准确,不会拉肚子的,即使拉肚子,也是大便后舒服。
2. 问:老师,是不是每个患者都要做腹诊?
答:不是的。小孩子,肝癌、血小板减少等患者不能做腹诊。
3. 问:张老师,这次腹胀患者为何不按照腹满病开始治疗?
答:患者症状不典型。考虑到瘀血也会导致腹满,因此做了腹诊,发现了问题。
4. 问:张老师,临床有少部分患者,吃中药就吐,又没有对应的中成药,这种情况如何处理?
答:先用生姜片含三分钟,再吃药。实在不行,就不能勉强吃了。
5. 问:老师,像第一个医案中的情况,有的患者脉无力,也是用相应处方吗?是否需要加上补药?
答:是的,需要加补药。
6. 问:老师,腹胀的患者,肚子鼓得很大很高,这个时候做腹诊,一碰患者就说又痛又胀,此时如何选取出准确的腹诊处方?
答:看最疼的两个部位用方。
7. 问:老师,生姜泻心汤证和半夏泻心汤证有什么区别?
答:生姜泻心汤证有口臭。
8. 问:老师,案例中患者以胃胀为主诉,吃凉的、辣的都拉肚子,典型寒热错杂的痞证,同时有口臭,这是生姜泻心汤证的“干噫食臭”。这里的“干噫食臭”是指的口臭吗?
答:是的。
9. 问:张老师,患者说胃热,肚脐眼下面热,肚脐上方十二指肠位置热,这种怎么考虑呢,患者不痛,但是热久了会有一点胀,胀的位置在肚脐周围一圈,这种是算胃胀还是腹胀呢?因为区域包括了胃的下方,也有肚脐周围的下方。
答:患者按五心烦热治疗,阴虚。
10. 问:张老师,小朋友不做腹诊的原因是什么?
答:做不成,做腹诊时小孩子痒痒,会一直笑。
11. 问:老师,有些患者吃中药开始有效,后面就没效果了,是方子的问题吗?
答:必须调整处方了。效不更方,不效就必须更方。
12. 问:老师,胃痛不能定为痞证,其他的胃部症状都可以直接定为痞证吧?
答:是的,除了胃痛,其他胃部症状定义为痞证。
13. 问:老师,肚子胀属于腹满吗?
答:是的。
14. 问:老师,气痞怎么诊断?
答:胃胀,嗳气。
15. 问:老师,用了桃核承气汤后,患者一天拉很多次肚子,没有反馈拉完肚子不舒服,但是有点虚弱。请问是不是一定要不间断地坚持服用到左少腹没有压痛?(因为拉的次数太多,所以第二天我就嘱咐先暂停了)
答:可以暂停,可以减量。
16. 问:老师,月经经期长,左下腹痛,使用桃核承气汤,还需要加别的止血或补气吗?没有明显的气血不足。
答:不需要。
17. 问:脉无力,加补药。补药和这些方子的比例怎么确定?
答:脉无力,以补为主。补药 80%,攻药 20%。
18. 问:老师,患者脉有力无力,把不准怎么办?
答:来跟诊学习。没有把握时,先按脉无力用药。
三、银屑病显效案
曾某,男,23 岁,江苏人。
【初诊】2024 年 7 月 7 日。
【主诉】银屑病 5 年。
【刻下症】银屑病四五年了,冬天严重,病变部位不出汗,其他地方出汗正常。无明显怕冷怕热,无颈椎病,吃饭没问题,大便困难,口不苦,睡眠好,手、脚、胳膊、腿不凉,能吃凉的;口干、口渴;舌质红,舌上有裂纹,边齿痕。腹诊:左少腹有压痛。
【处方】芍药甘草汤合麻杏石甘汤合桃核承气汤加土茯苓、僵蚕、蝉蜕。
麻黄6g 甘草6g 桂枝9g 生石膏40g 白芍20g 桃仁9g 大黄1g 炒苦杏仁6g 芒硝6g 僵蚕6g 蝉蜕4g 土茯苓30g
中药 14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二诊】2024 年 7 月 28 日。
病变部位症状明显减轻。
效不更方,十四剂,服法如前。
四、抑郁症显效案
翁某,女,16 岁,江苏人。
【初诊】2024 年 5 月 25 日。
【主诉】抑郁。
【刻下症】失眠,想自杀,精神差,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面部痤疮(患者说活着没有意思,不想活);心烦,胆小;舌质淡,舌尖红,舌苔腻;一个手脉有力,一个手脉无力,这是虚实夹杂证。腹诊:左少腹压痛。
【处方】三仁汤(这是典型的舌诊)合柴龙牡(心烦加胆小)合桃核承气汤(根据腹诊左少腹压疼)合麻附辛(根据患者抑郁、想自杀、精神差、活着没有意思)加黄连 3g(抑郁症患者心烦的非常多,心烦舌尖红的,需加黄连来解决这个问题)。
炒苦杏仁6g 豆蔻3g 淡竹叶6g 姜厚朴6g 薏苡仁40g 通草3g 生牡蛎30g 滑石18g;布包 黄芩9g 茯苓9g 代赭石30g 大枣30g 桂枝9g 党参片6g 北柴胡24g 珍珠母30g 麻黄6g 细辛3g 制天南星9g 炒山桃仁9g 大黄1g 芒硝6g 黄连3g 黑顺片9g;先煎 1 小时
中药 7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晨、中午饭后吃,晚上不吃药。
注:方子里面的珍珠母是代替龙骨的;天南星是代替姜半夏的,因为后面要用附子,它们两个是相反的,所以就用天南星代替了。
【二诊】2024 年 6 月 3 日。
最近情绪比较稳定。
效不更方,7 剂,服法如前。
【三诊】2024 年 6 月 12 日。
服了 14 剂中药后效果明显改善好多。
效不更方,7 剂,服法如前。
【四诊】2024 年 6 月 26 日。
最近状态一直很好,睡眠也不错。
效不更方,7 剂,服法如前。
【五诊】2024 年 7 月 9 日。
效果很明显,现在每天精神状态都很好。
效不更方,7 剂,服法如前。
【六诊】2024 年 7 月 12 日。
效不更方,7 剂,服法如前。
【七诊】2024 年 7 月 27 日。效不更方,14 剂,服法如前。
问答
19. 问:老师,脉有力的想自杀的患者也要加麻附辛吗?
答:是的。
20. 问:老师,两边胁肋骨下面痛是柴胡剂证,还是大黄附子细辛汤证?第一次听说是大黄附子细辛汤证。能讲一下为什么吗?
答:看原文,“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当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21. 问:老师,是不是只要看到舌质淡、舌尖红、舌苔腻这种舌苔都要用上三仁汤?
答:是的。
22. 问:张老师,有没有针对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偏高的药方?没有特别的症状。
答:三子养亲汤。
23. 问:老师,我的牛皮癣和过敏性鼻炎就是天气热加重,是不是湿热?天天喝白酒。
答:是的,湿热导致的,用酒毒大合方。
24. 问:老师,生龙骨为什么用珍珠母代替?是买不到吗?
答:第一,太贵了;第二,贵了也不一定真。
25. 问:老师,舌尖红什么情况下加石膏,什么时候加黄连呢?
答:麻黄剂一般加生石膏;抑郁症失眠一般加黄连。
26. 问:老师,患者吃了东西马上胃胀,不舒服,吃东西后吐,吐了才舒服,一天吐两次,是痞症吗?
答:呕吐病。
27. 问:老师,是不是舌头有裂纹就是阴虚、缺水呢?一般怎么补?
答:是的。用芍药、天花粉、百合、生脉饮之类的。
28. 问:老师,心脏病的患者乏力,身上没劲儿,感觉心脏空空的,饿,想吃东西,不吃东西感觉饿,这种情况如何处理?
答:补阳还五汤。
29. 问:老师,银屑病冬天严重可否理解为怕冷?
答:可以。
30. 问:老师,代替半夏的药用天南星,怎么区分天南星、胆南星的用法?
答:我目前从不用胆南星,只用制南星。
31. 问:张老师,小儿便秘,羊屎状,1 周一次,排斥上厕所,最开始用药后大便 3 天一次,先干后软,最近大便 4~5 天一次,羊屎状,又开始排斥上厕所了,用的是麻仁丸加黄芪、肉苁蓉、牛蒡子,请问该如何用方?
答:四逆散加全瓜蒌。
32. 问:老师,有这种情况,喜欢深吸一口气,才舒服,这叫什么?
答:气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