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胁痛医案
薛某,女,49 岁。
【初诊】2024 年 3 月 23 日。
【主诉】胁下满痛。
【刻下症】肩膀后背酸,经前怕冷,口不渴,偶有口苦,出汗多,小肚子凉,脚凉,可以吃凉东西,纳可,眠可,二便正常,舌质淡红,有唾液线,脉有力。
伤寒病病脉证治诊断如下:
【病】太阳少阳合病。
【脉】脉有力。
【证】胁痛,怕冷,出汗多,口苦。
【治】柴胡桂枝汤合温胆汤加葛根。
柴胡24g 黄芩9g 党参6g 姜半夏9g 炙甘草6g 生姜3 片 大枣10g 桂枝9g 白芍9g 陈皮9g 茯苓9g 枳实6g 竹茹12g 粉葛40g
中药 7 剂,日一剂,水煎服。
【二诊】2024 年 4 月 6 日。
胁痛消失,怕冷减轻,肩膀后背酸疼减轻。效不更方,继服 7 剂,服法如前。
二、手指不能屈伸医案
王某,女,67 岁。
【初诊】2023 年 10 月 28 日。
【主诉】每天晚上右手 3 个手指不能伸直。
【刻下症】手指关节疼痛,不碰不疼,下雨天加重,出汗多,纳可,眠可,二便正常。舌质淡,苔白腻,脉无力。
【处方】栝蒌桂枝汤合大承气汤加薏苡仁合甘草附子汤。
桂枝9g 白芍18g 炙甘草6g 大枣30g 天花粉12g 大黄1g 芒硝4g 炒枳实6g 厚朴6g 生姜6 片 白术6g 薏苡仁30g 黑顺片6g;先煮
中药 3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二诊】2023 年 11 月 4 日。
手指能伸开了,效果非常好。
三、漏尿医案
杜某,男,64 岁。
【初诊】2024 年 5 月 11 日。
【主诉】前列腺手术后漏尿。
【刻下症】晨起口干,出汗多,便秘,一手脉有力,一手脉无力,舌质淡,苔黄厚腻,有唾液线,中有竖裂纹,边齿痕。
【诊断】漏尿。
【处方】十味温胆汤合金匮肾气丸合增液汤加肉苁蓉、桑叶。
黄芪15g 当归10g 麦冬20g 五味子6g 姜半夏9g 竹茹10g 炒枳实10g 陈皮6g 茯苓10g 甘草6g 石菖蒲10g 制远志6g 西洋参6g 肉苁蓉30g 桑叶30g 生地15g 玄参30g
中药 7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二诊】2024 年 5 月 18 日。
漏尿未见好转,便秘严重,口干、口苦。
【处方】大柴胡汤。
柴胡24g 黄芩9g 白芍20g 姜半夏9g 炒枳实9g 大枣10g 大黄3g
中药 3 剂,服法如前。
【三诊】2024 年 5 月 25 日。
漏尿好转,大便干好转,出汗多,大黄调整为 6g。3 剂,服法如前。
四、阳痿医案
某男,42 岁。
【主诉】阳痿 3 年。不怕冷也不怕热,口苦,睡眠差,经常做噩梦。脉有力。
【病】少阳病。
【脉】脉有力。
【证】口苦,睡眠差。
【治】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效】20 天后阳痿治愈。
【医嘱】不要熬夜。
五、突发性耳聋医案(弟子牛艳霞医案)
王某,男,25 岁。
【主诉】耳鸣,耳聋。患者于 9 月 18 日在上班途中突然出现耳鸣症状,后半夜出现失去平衡并伴随呕吐,起身时感到头眩。入院接受西医治疗后,于 10 月 5 日出院并寻求中医治疗。目前耳鸣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左侧听力严重受损。
【病脉证治问诊单】
1. 无怕风怕冷症状,汗少,无头颈不适。
2. 口苦、口干症状均不存在,食欲正常。
3. 无怕热口渴表现,大便形态及频率均正常。
4. 手脚温暖,精力状况一般。
5. 纳凉无碍,无胃胀等不适感。
6. 睡眠尚可,但存在熬夜史,多梦。
7. 腹部触诊无明显压痛。
8. 特殊病史:自 20 岁开始有性生活,且频率过高,存在纵欲过度的情况。
9. 舌淡白,微胖,齿痕明显。
【病】耳鸣、耳聋
【脉】脉无力。
【证】肾阴阳两虚、气虚证。
【治】补阳还五汤合龟鹿二仙汤加柴胡、黄芩合磁朱丸。
六、眼睛痒特效方医案
某男,13 岁。
【主诉】过敏性结膜炎,因为眼睛痒,不停地揉眼睛,脉有力。
伤寒病病脉证治:
【病】太阳病。
【脉】脉有力。
【证】眼睛痒。
【治】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7g 麻黄5g 白芍5g 生姜5g 炙甘草5g 大枣5g 杏仁5g
服药 7 剂之后,患者眼睛不痒了。
眼睛痒的特效方是桂枝麻黄各半汤。
七、眼睛痒医案
王某,女,8 岁。
【初诊】2024 年 6 月 1 日。
【主诉】眼睛痒,咳嗽,不爱吃饭。
【诊断】眼睛痒,舌尖红。
【处方】桂枝麻黄各半汤加石膏。
桂枝7g 麻黄5g 杏仁6g 甘草6g 白芍6g 大枣10g 石膏30g 生姜6 片
中药 3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二诊】2024 年 6 月 24 日。
眼睛痒减轻,也不咳嗽了,效不更方。6 剂,服法如前。
八、出汗多,乏力医案
时某,女,60 岁,开封人。
【初诊】2023 年 8 月 19 日。
【主诉】出汗多。
【刻下症】一动就出汗,伴有乏力,既怕热又怕冷,吃饭可,不能吃凉东西,腰腿疼,舌质淡,有齿痕,脉无力。
【处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合三仙汤,中成药玉屏风颗粒。
柴胡24g 桂枝9g 干姜9g 天花粉12g 黄芩9g 牡蛎6g 炙甘草6g 当归9g 白芍12g 茯苓12g 白术12g 泽泻6g 川芎9g 仙茅9g 淫羊藿15g 仙鹤草30g
中药 7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二诊】2023 年 8 月 26 日。
出汗多消失,乏力好转,腰腿疼痛,一诊方仙鹤草调整到 50g,7 剂,服法如前。腰腿疼痛加服中成药:独活寄生丸、金匮肾气丸。
九、手脚冰凉,脱发医案
张某,女,20 岁,郑州人。
【初诊】2023 年 8 月 12 日。
【主诉】脱发。
【刻下症】脱发严重,手脚冰凉,怕冷,出汗少,口苦,喝冰饮料拉肚子,痛经,饭后恶心,熬夜多,二便正常,舌质淡,脉细无力。
【处方】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合附子理中汤加龙骨、牡蛎。
当归9g 桂枝9g 白芍9g 炙甘草6g 大枣10g 细辛3g 通草6g 吴茱萸3g 干姜9g 人参6g 白术10g 黑顺片9g;先煎 龙骨30g 牡蛎30g 生姜6 片
中药 7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二诊】2023 年 8 月 26 日。
手脚冰凉好转,脱发好转,手出汗多,饭后恶心。
一诊方加桑叶 20g、炒莱菔子 5g,7 剂,服法如前。
十、复发性口腔溃疡医案
杜某,男,38 岁。
【初诊】2023 年 9 月 23 日。
【主诉】复发性口腔溃疡。
【刻下症】舌边溃疡,舌尖溃疡,喝酒后加重,可以吃凉,胁痛,一个手脉有力,一个手脉无力,小便黄。
【诊断】复发性口腔溃疡。
【处方】导赤散合一贯煎。
通草6g 生地15g 淡竹叶6g 甘草6g 北沙参15g 麦冬30g 当归9g 枸杞子9g 炒川楝子3g
中药 5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二诊】2024 年 10 月 14 日。
吃药有效果,口唇内圆片状溃疡减轻,手指爱起皮,原方继服 5 剂,服法如前。同时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通草6g 生地15g 淡竹叶6g 甘草6g 北沙参15g 麦冬30g 当归9g 枸杞子9g 炒川楝子3g
中药 5 剂。
十一、头蒙医案
袁某,女,41 岁。
【初诊】2023 年 10 月 8 日。
【主诉】头蒙,感觉随时会跌倒。
【刻下症】怕冷,出汗少,眼睑淡,口不苦,吃凉可以,纳可,眠尚可,多梦,二便正常,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腻水滑,脉无力。
【诊断】头蒙。
【处方】真武汤合当归芍药散加薏苡仁。
茯苓9g 白芍9g 白术9g 黑顺片9g 当归9g 川芎9g 泽泻12g 薏苡仁30g 生姜9 片
中药 5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二诊】2023 年 10 月 15 日。
头蒙减轻,一诊方不变,继服 10 剂,服法如前。
【三诊】2023 年 10 月 28 日。
头蒙明显减轻,平时基本消失,月经后头蒙加重,二诊方加四物汤。
茯苓9g 白芍9g 白术9g 黑顺片9g 当归9g 川芎9g 泽泻12g 薏苡仁30g 熟地20g 生姜9 片
中药 5 剂。服法如前。
十二、帕金森病显效案
孙某,男,55 岁,江苏盐城人。
【初诊】2024 年 1 月 14 日。
【主诉】肺结节,帕金森症。
【刻下症】2019 年检查出帕金森症;吃饭时出汗,脉有力;舌质淡,苔薄白腻,边齿痕,舌头偏。
【处方】栝楼桂枝汤合大承气汤合古今录验续命汤。
川芎9g 炙甘草6g 炒苦杏仁6g 干姜9g 生石膏30g 桂枝9g 麻黄6g 党参15g 当归9g 麸炒枳实9g 芒硝6g 姜厚朴12g 天花粉12g 白芍9g 大黄1g 生姜6 片
中药 5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中饭后温服。
【二诊】2024 年 3 月 3 日。
手指僵硬颤抖好多了,脉有力;舌质淡,苔薄白,边齿痕;效不更方,增加一倍的量。
【处方】栝楼桂枝汤合大承气汤合古今录验续命汤。
川芎18g 炙甘草12g 炒苦杏仁12g 干姜18g 生石膏60g 桂枝18g 麻黄12g 党参30g 当归18g 麸炒枳实18g 芒硝12g 姜厚朴24g 天花粉24g 白芍18g 大黄2g 生姜6 片
中药 14 剂。服法如前。
十三、手木医案
杨某,女,35 岁。
【初诊】2024 年 3 月 16 日。
【主诉】手木。
【刻下症】颈椎病,怕冷,出汗少,无口苦口干,无口渴,纳可,眠可,二便正常,舌质淡有齿痕,苔薄,脉无力,左手脉的力量明显小于右手。
【诊断】虚劳。
【处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四物汤。
黄芪30g 桂枝9g 白芍20g 炙甘草6g 生姜60g 生地15g 川芎9g 当归20g 大枣30g
中药 7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二诊】2024 年 3 月 23 日。
手木变为手麻,症状减轻,效不更方,继服 6 剂,服法如前。
十四、甲亢医案
王某,女,32 岁。
【初诊】2024 年 3 月 9 日。
【主诉】甲亢,血糖高。
【刻下症】空腹血糖 6.8mmol/L,产后 8 个月,近 10 天消瘦 10 斤,口渴喝水不解渴,出汗多,心烦,心慌、气短、乏力。舌质淡,苔薄,芤脉。
【处方】炙甘草汤加五倍子。
炙甘草45g 西洋参6g 桂枝9g 麦冬45g 炒火麻仁6g 大枣30g 生地30g 黄明胶6g 烊化五倍子9g
中药 14 剂,日一剂,黄酒半瓶,水 800ml 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二诊】2024 年 3 月 24 日。
空腹血糖 5.6mmol/L,一诊方不变,加黄酒煮药,继服 14 剂,服法如前。
【三诊】2024 年 4 月 7 日。
空腹血糖 5.0mmol/L,心慌气短消失,乏力减轻,体重增加 3 斤,月经量少好转。二诊方继服 14 剂,服法如前。
【四诊】2024 年 4 月 20 日。
心慌消失,病愈。
十五、手腕脚腕发凉医案
王某,女,53 岁。
【初诊】2024 年 5 月 18 日。
【主诉】手腕凉,脚腕凉。
【刻下症】小腿凉,胃凉,吃凉东西难受,怕风,无口苦口干,眠可,二便正常,舌质淡有齿痕,脉无力。甲胎蛋白:9.8mg/L。
【处方】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合附子理中汤。
桂枝9g 白芍9g 当归9g 细辛3g 通草3g 大枣30g 吴茱萸3g 党参9g 白术9g 黑顺片9g 干姜6g 炙甘草6g 生姜9 片 黄酒250ml
中药 14 剂。日一剂,水和黄酒煎服(每次煎药加 250ml 黄酒),早晚饭后温服。
【二诊】2024 年 6 月 1 日。
手腕、脚腕凉好多了,小腿凉、胃凉好多了,夜间小便次数多,上方不变,14 剂,服法如前,再加中成药右归丸一起服用。
十六、双下肢水肿医案
李某,女。
【初诊】2024 年 7 月 6 日。
【主诉】双下肢水肿。
【刻下症】怕冷,容易感冒,感冒后出凉汗,肩周炎,舌质淡胖,脉无力。
【诊断】水肿(太阳少阴同病)。
【处方】桂枝加附子汤合真武汤。
茯苓9g 白术9g 白芍9g 黑顺片9g 桂枝9g 炙甘草6g 大枣30g 生姜6 片
中药 7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二诊】2024 年 7 月 13 日。
下肢水肿减轻,伴有乏力。一诊方加三仙汤。
茯苓9g 白术9g 白芍9g 黑顺片9g 桂枝9g 炙甘草6g 大枣30g 仙茅9g 淫羊藿15g 仙鹤草30g 生姜6 片
中药 7 剂,服法如前。
十七、手脚麻凉医案
王某,女,56 岁。
【初诊】2024 年 7 月 6 日。
【主诉】手脚麻凉多年。
【刻下症】怕冷,出汗多,口不渴,嗓子不疼,纳可,眠差,二便正常。舌质淡有齿痕,苔腻,脉无力。
【诊断】虚劳病。
【处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薏苡仁。
黄芪30g 桂枝9g 白芍9g 大枣30g 当归9g 细辛3g 吴茱萸3g 通草6g 炙甘草6g 生姜6 片
中药 7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二诊】2024 年 7 月 21 日。
喝第 2 包后手麻就减轻了很多。处方不变,继续服药 7 剂,服法如前。
十八、打呼噜特效方医案
某男,40 岁。
【主诉】颈椎病多年,家属说夜里打呼噜震天响,要求一块儿治疗。
【刻下症】轻易不出汗,怕冷。舌质淡,脉有力。
伤寒病病脉证治:
【病】太阳病。
【脉】脉有力。
【证】怕冷,不出汗,脖子不舒服,打呼噜。
【治】葛根汤加青皮、白英、威灵仙。
葛根40g 麻黄9g 桂枝6g 生姜9g 炙甘草6g 白芍6g 大枣9g 青皮12g 白英20g 威灵仙15g 生姜6 片
服药半个月后患者反映颈椎病好了,打呼噜明显减轻,改为桂枝加葛根汤加青皮、白英、威灵仙。
葛根40g 桂枝9g 白芍9g 炙甘草6g 生姜9 片 大枣9g 青皮12g 白英20g 威灵仙15g 生姜6 片
继续吃了一个月中药,患者打呼噜消失。
十九、身上蚁行感特效方医案
某女,21 岁。
【主诉】自觉胳膊上有蚂蚁爬行感。
【刻下症】舌质淡,边齿痕,脉无力。
金匮病病脉证治:
【病】湿病。
【脉】脉无力。
【证】胳膊上有蚂蚁爬行感。
【治】防己黄芪汤。
防己10g 黄芪11g 生白术8g 甘草6g
7 剂之后症状消失。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病脉证治第二》:“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二十、痔疮特效方(汉方经验方)医案
某女,29 岁。
【主诉】痔疮疼痛出血。
【处方】乙字汤;补中益气丸,每次 4 丸,一天 2 次;地榆槐角丸,每次一丸,一天 2 次。
柴胡12g 黄芩6g 甘草6g 大黄3g 当归15g 升麻3g
7 剂之后痔疮不疼了,也不出血了,又吃两周,痔疮消失。忌烟、酒、辣椒。
二十一、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肝囊肿变小医案
李某,女,42 岁,郑州人。
【初诊】2024 年 4 月 20 日。
【主诉】怕冷,出汗;口干,嗓子不痛;不能吃凉的,冬天手脚凉;多梦;便秘;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肝囊肿;盆腔积液;月经正常;脉无力。舌质淡,苔薄白,边齿痕;腹诊:无压痛。
【处方】柴桂姜当归芍药散合消瘰丸。
川芎9g 炙甘草6g 天花粉12g 干姜9g 白术9g 泽泻15g 牡蛎6g 黄芩片9g 白芍15g 茯苓12g 桂枝9g 当归9g 柴胡24g 煅牡蛎15g 浙贝母12g 玄参30g
中药 7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芋头粉冲服三包。
【二诊】2024 年 4 月 27 日。
便秘好转;仍有盆腔积液;脉无力;舌质淡,苔薄白,边齿痕。
治疗盆腔积液加薏苡仁 30g、益母草 30g;治疗囊肿加皂角刺、瞿麦;治疗结节和囊肿加天葵子。
【处方】柴桂姜合当归芍药散合消瘰丸加薏苡仁 30g、益母草 30g、皂角刺 3g、天葵子 2g、瞿麦 50g。
川芎9g 炙甘草6g 天花粉12g 干姜9g 白术9g 泽泻15g 牡蛎6g 黄芩片9g 白芍15g 茯苓12g 桂枝9g 当归9g 北柴胡24g 煅牡蛎15g 浙贝母12g 玄参30g 干益母草30g 薏苡仁30g 皂角刺3g 天葵子2g 瞿麦50g
中药 14 剂。
【三诊】2024 年 5 月 18 日。
脉无力;上次处方合上散结方。
【处方】柴桂姜当归芍药散合消瘰丸合散结方加益母草 30g、薏苡仁 30g、皂角刺 3g、天葵子 2g、瞿麦 50g。
川芎9g 炙甘草6g 天花粉12g 干姜9g 白术9g 泽泻15g 黄芩9g 白芍20g 茯苓12g 桂枝9g 当归9g 柴胡24g 浙贝母12g 玄参30g 益母草30g 薏苡仁30g 皂角刺3g 天葵子2g 瞿麦50g 蒲公英10g 盐橘核10g 路路通10g 山慈菇3g 夏枯草5g 牡蛎30g 丹参30g
中药 14 剂。服法如前。
【四诊】2024 年 6 月 2 日。
乳腺结节消失;甲状腺结节缩小、肝囊肿变小;效不更方,皂刺加至 6g。14 剂,服法如前。
二十二、肺结节医案
耿某,男,60 岁。
【初诊】2023 年 3 月 18 日。
【主诉】肺结节。冠状动脉狭窄;心律不齐;舌质淡,舌中裂纹。
【诊断】心律不齐。
【处方】炙甘草汤加薏苡仁。
炙甘草12g 西洋参6g 桂枝9g 生地30g 阿胶6g 麦冬45g 火麻仁6g 薏苡仁30g
中药 6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二诊】2023 年 3 月 25 日。
睡前胸闷,右小腿静脉血栓,手麻木,无痔疮,无皮肤病,无鼻炎;舌质红舌中裂纹;脉搏指;一诊方合四妙勇安汤。
炙甘草12g 西洋参6g 桂枝9g 生地30g 阿胶6g 麦冬45g 火麻仁6g 薏苡仁30g 五味子5g 玄参30g 金银花30g 当归30g
中药 14 剂。服法如前。
【三诊】2023 年 4 月 22 日。
腿疼消失,手麻好转,二诊方加仙鹤草 30g,21 剂,服法如前。
【四诊】2023 年 9 月 24 日,吃药后肺结节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