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第十二章 其他医案专题

张庆军Ctrl+D 收藏本站 Ctrl+F 查找本页内容

一、胁痛医案

薛某,女,49 岁。

【初诊】2024 年 3 月 23 日。

【主诉】胁下满痛。

【刻下症】肩膀后背酸,经前怕冷,口不渴,偶有口苦,出汗多,小肚子凉,脚凉,可以吃凉东西,纳可,眠可,二便正常,舌质淡红,有唾液线,脉有力。

伤寒病病脉证治诊断如下:

【病】太阳少阳合病。

【脉】脉有力。

【证】胁痛,怕冷,出汗多,口苦。

【治】柴胡桂枝汤合温胆汤加葛根。

柴胡24g 黄芩9g 党参6g 姜半夏9g 炙甘草6g 生姜3 片 大枣10g 桂枝9g 白芍9g 陈皮9g 茯苓9g 枳实6g 竹茹12g 粉葛40g

中药 7 剂,日一剂,水煎服。

【二诊】2024 年 4 月 6 日。

胁痛消失,怕冷减轻,肩膀后背酸疼减轻。效不更方,继服 7 剂,服法如前。

病案分析

患者以胁下满痛为主诉,脉有力,为三阳病;口苦,为少阳病;怕冷出汗多,为太阳病桂枝剂证,太阳少阳合病柴胡桂枝汤证,肩膀后背酸加葛根,舌上有唾液线合温胆汤,最后处方柴胡桂枝汤合温胆汤加葛根;一诊处方 7 剂,二诊诸症减轻,效不更方,原方续服 7 剂。

二、手指不能屈伸医案

王某,女,67 岁。

【初诊】2023 年 10 月 28 日。

【主诉】每天晚上右手 3 个手指不能伸直。

【刻下症】手指关节疼痛,不碰不疼,下雨天加重,出汗多,纳可,眠可,二便正常。舌质淡,苔白腻,脉无力。

【处方】栝蒌桂枝汤合大承气汤加薏苡仁合甘草附子汤。

桂枝9g 白芍18g 炙甘草6g 大枣30g 天花粉12g 大黄1g 芒硝4g 炒枳实6g 厚朴6g 生姜6 片 白术6g 薏苡仁30g 黑顺片6g;先煮

中药 3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二诊】2023 年 11 月 4 日。

手指能伸开了,效果非常好。

病案分析

患者手指不能屈伸,金匮病定为痉病,“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𠘧𠘧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楼桂枝汤主之。”“身体强”指的是身体任何部位强直僵硬,就可以诊断为痉病。痉病有三个方,出汗多排除葛根汤证,处方栝楼桂枝汤合大承气汤。患者关节疼痛,阴雨天加重,诊断为湿病,疼痛不能屈伸,为甘草附子汤证:“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伸屈,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舌苔腻加薏苡仁,一诊处方栝楼桂枝汤合大承气汤合甘草附子汤加薏苡仁,开方 3 剂;二诊效果明显。

三、漏尿医案

杜某,男,64 岁。

【初诊】2024 年 5 月 11 日。

【主诉】前列腺手术后漏尿。

【刻下症】晨起口干,出汗多,便秘,一手脉有力,一手脉无力,舌质淡,苔黄厚腻,有唾液线,中有竖裂纹,边齿痕。

【诊断】漏尿。

【处方】十味温胆汤合金匮肾气丸合增液汤加肉苁蓉、桑叶。

黄芪15g 当归10g 麦冬20g 五味子6g 姜半夏9g 竹茹10g 炒枳实10g 陈皮6g 茯苓10g 甘草6g 石菖蒲10g 制远志6g 西洋参6g 肉苁蓉30g 桑叶30g 生地15g 玄参30g

中药 7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二诊】2024 年 5 月 18 日。

漏尿未见好转,便秘严重,口干、口苦。

【处方】大柴胡汤。

柴胡24g 黄芩9g 白芍20g 姜半夏9g 炒枳实9g 大枣10g 大黄3g

中药 3 剂,服法如前。

【三诊】2024 年 5 月 25 日。

漏尿好转,大便干好转,出汗多,大黄调整为 6g。3 剂,服法如前。

病案分析

1. 一诊用金匮肾气丸合温胆汤,漏尿和便秘未见好转。

2. 六经问诊后,服用大柴胡汤,漏尿减轻,便秘好转。

3. 如果不用经方问诊治疗,也不会想到大柴胡汤,病人也不会有效果,经方治病,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患者以漏尿为主诉,一诊根据舌上有唾液线,为温胆汤证,舌边有齿痕,中有裂纹,脉无力,气阴两虚,合上当归补血汤和生脉饮,同时舌苔厚腻,加菖蒲、远志化痰,即十味温胆汤;大便干,脉无力,有裂纹,阴虚便秘合增液汤,加肉苁蓉润肠通便;出汗多加桑叶止汗;漏尿从经方考虑为小便不利;脉无力首选金匮肾气丸,最后处方十味温胆汤合增液汤合金匮肾气丸加肉苁蓉、桑叶,一诊开方 7 剂;二诊漏尿无改善,只要无效就是诊断出了问题,重新仔细辨证,按六经问诊后,口苦,脉有力,为少阳病,大便干,大黄证,于是处方大柴胡汤,开方 3 剂;三诊时漏尿减轻,效果明显,原方不变,大黄剂量加大巩固效果。经云:“小大不利治其标。”当大小便同时不利的时候,治大便问题,大便好了,小便问题也会随之解决。

四、阳痿医案

某男,42 岁。

【主诉】阳痿 3 年。不怕冷也不怕热,口苦,睡眠差,经常做噩梦。脉有力。

【病】少阳病。

【脉】脉有力。

【证】口苦,睡眠差。

【治】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效】20 天后阳痿治愈。

【医嘱】不要熬夜。

病案分析

这个病人既不怕冷,也不怕热,脉有力——少阳病。可以利用排除法诊断。另外,口苦,睡眠差,经常做噩梦,脉有力。少阳病伴有睡眠障碍的,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五、突发性耳聋医案(弟子牛艳霞医案)

王某,男,25 岁。

【主诉】耳鸣,耳聋。患者于 9 月 18 日在上班途中突然出现耳鸣症状,后半夜出现失去平衡并伴随呕吐,起身时感到头眩。入院接受西医治疗后,于 10 月 5 日出院并寻求中医治疗。目前耳鸣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左侧听力严重受损。

【病脉证治问诊单】

1. 无怕风怕冷症状,汗少,无头颈不适。

2. 口苦、口干症状均不存在,食欲正常。

3. 无怕热口渴表现,大便形态及频率均正常。

4. 手脚温暖,精力状况一般。

5. 纳凉无碍,无胃胀等不适感。

6. 睡眠尚可,但存在熬夜史,多梦。

7. 腹部触诊无明显压痛。

8. 特殊病史:自 20 岁开始有性生活,且频率过高,存在纵欲过度的情况。

9. 舌淡白,微胖,齿痕明显。

【病】耳鸣、耳聋

【脉】脉无力。

【证】肾阴阳两虚、气虚证。

【治】补阳还五汤合龟鹿二仙汤加柴胡、黄芩合磁朱丸。

病案分析

患者因过度纵欲及熬夜导致肾阴阳两虚,舌淡微胖、齿痕舌明显,显示气虚症状严重。单侧发病,考虑少阳经循行于耳部,可能伴有小柴胡汤证,同时耳鸣耳聋症状可考虑使用磁朱丸治疗。

【处方】补阳还五汤合龟鹿二仙汤加柴胡、黄芩合磁朱丸。

患者服用 3 剂后,耳鸣症状明显减轻,且无其他不适感。效不更方,继续服用 7 剂。此后,患者坚持服用 14 剂,症状得到显著改善。10 月 21 日复查时,听力已完全恢复正常。为巩固疗效,为患者调整服药频率,一周服药 5 剂,休息 2 天。

六、眼睛痒特效方医案

某男,13 岁。

【主诉】过敏性结膜炎,因为眼睛痒,不停地揉眼睛,脉有力。

伤寒病病脉证治:

【病】太阳病。

【脉】脉有力。

【证】眼睛痒。

【治】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7g 麻黄5g 白芍5g 生姜5g 炙甘草5g 大枣5g 杏仁5g

服药 7 剂之后,患者眼睛不痒了。

眼睛痒的特效方是桂枝麻黄各半汤。

病案分析

眼睛痒,过敏性结膜炎,这是西医的诊断,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因为眼睛痒就要不停地揉眼睛,有的患者能把眼睛揉得看不清东西。处方桂枝麻黄各半汤。七付药之后眼睛就不痒了,一般三付就好了。如果患者舌尖红怎么办?加生石膏,这就是常规用法。大家记住,葛根汤、小青龙汤和桂枝麻黄各半汤,碰到了口干、口渴、心烦、舌尖红等情况,需要加生石膏。眼睛痒主要用两个方:一个是桂枝麻黄各半汤,另一个是桂枝麻黄各半汤加生石膏。把这两种情况学会了,你就可以治疗眼睛痒了。一般就是三五天就好了。我治疗过非常多的眼睛痒的患者,小孩、大人都有,几乎都是药到病除。

《伤寒论》第 23 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吐、更下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眼睛痒的特效方大家要记住,有效率在 70%以上,此外 30%的类型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患者只要眼睛痒,你就可以用这些方了。

七、眼睛痒医案

王某,女,8 岁。

【初诊】2024 年 6 月 1 日。

【主诉】眼睛痒,咳嗽,不爱吃饭。

【诊断】眼睛痒,舌尖红。

【处方】桂枝麻黄各半汤加石膏。

桂枝7g 麻黄5g 杏仁6g 甘草6g 白芍6g 大枣10g 石膏30g 生姜6 片

中药 3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二诊】2024 年 6 月 24 日。

眼睛痒减轻,也不咳嗽了,效不更方。6 剂,服法如前。

八、出汗多,乏力医案

时某,女,60 岁,开封人。

【初诊】2023 年 8 月 19 日。

【主诉】出汗多。

【刻下症】一动就出汗,伴有乏力,既怕热又怕冷,吃饭可,不能吃凉东西,腰腿疼,舌质淡,有齿痕,脉无力。

【处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合三仙汤,中成药玉屏风颗粒。

柴胡24g 桂枝9g 干姜9g 天花粉12g 黄芩9g 牡蛎6g 炙甘草6g 当归9g 白芍12g 茯苓12g 白术12g 泽泻6g 川芎9g 仙茅9g 淫羊藿15g 仙鹤草30g

中药 7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二诊】2023 年 8 月 26 日。

出汗多消失,乏力好转,腰腿疼痛,一诊方仙鹤草调整到 50g,7 剂,服法如前。腰腿疼痛加服中成药:独活寄生丸、金匮肾气丸。

病案分析

患者以汗多乏力为主证,脉无力,三阴病,既怕冷又怕热,厥阴病,不能吃凉东西,为太阴病干姜剂证,怕冷出汗多,为桂枝剂证,腰腿疼,为柴胡剂证,故处方柴胡桂枝干姜汤。根据胡希恕经验,常规合当归芍药散,加强疗效,乏力用干祖望的三仙汤,舌淡边齿痕,气虚,黄芪剂证,自汗出,配合成药玉屏风颗粒,一诊开方 7 剂;二诊汗止住了,乏力好转,腰腿疼效果不明显,故加服成药金匮肾气丸和独活寄生丸治腰腿痛。

九、手脚冰凉,脱发医案

张某,女,20 岁,郑州人。

【初诊】2023 年 8 月 12 日。

【主诉】脱发。

【刻下症】脱发严重,手脚冰凉,怕冷,出汗少,口苦,喝冰饮料拉肚子,痛经,饭后恶心,熬夜多,二便正常,舌质淡,脉细无力。

【处方】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合附子理中汤加龙骨、牡蛎。

当归9g 桂枝9g 白芍9g 炙甘草6g 大枣10g 细辛3g 通草6g 吴茱萸3g 干姜9g 人参6g 白术10g 黑顺片9g;先煎 龙骨30g 牡蛎30g 生姜6 片

中药 7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二诊】2023 年 8 月 26 日。

手脚冰凉好转,脱发好转,手出汗多,饭后恶心。

一诊方加桑叶 20g、炒莱菔子 5g,7 剂,服法如前。

病案分析

1. 痛经,手脚凉,脉细无力,为典型的当归四逆汤证。因为伴有不能喝冷饮、恶心,加吴茱萸、生姜温中止呕。伤寒论原文说的很清楚:“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

2. 脱发:伤寒论提到脱发的唯一处方是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历代医家均有经验论述,治疗以虚证脱发为主。但苔黄腻、脉有力者不适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篇八“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3. 附子理中汤温补脾肾。

4. 二诊手脚冰凉、脱发均有改善,说明方证对应。手汗多,加桑叶止汗。饭后恶心,加莱菔子消食降逆止呕。

十、复发性口腔溃疡医案

杜某,男,38 岁。

【初诊】2023 年 9 月 23 日。

【主诉】复发性口腔溃疡。

【刻下症】舌边溃疡,舌尖溃疡,喝酒后加重,可以吃凉,胁痛,一个手脉有力,一个手脉无力,小便黄。

【诊断】复发性口腔溃疡。

【处方】导赤散合一贯煎。

通草6g 生地15g 淡竹叶6g 甘草6g 北沙参15g 麦冬30g 当归9g 枸杞子9g 炒川楝子3g

中药 5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二诊】2024 年 10 月 14 日。

吃药有效果,口唇内圆片状溃疡减轻,手指爱起皮,原方继服 5 剂,服法如前。同时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通草6g 生地15g 淡竹叶6g 甘草6g 北沙参15g 麦冬30g 当归9g 枸杞子9g 炒川楝子3g

中药 5 剂。

病案分析

患者以复发性口腔溃疡为主诉,舌尖红,脉有力,心经有热,导赤散;脉无力,胁痛,肝阴虚,一贯煎,最后处方导赤散合一贯煎,一诊开方 5 剂;二诊服药后溃疡减轻,手指爱起皮,典型的缺锌,配合成药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每次起皮的时候喝,喝到不起皮,等下次起皮了再喝,按这个方法吃几个周期,手指就不起皮了,这是临床上张庆军老师常用的补锌方法,效果显著。

十一、头蒙医案

袁某,女,41 岁。

【初诊】2023 年 10 月 8 日。

【主诉】头蒙,感觉随时会跌倒。

【刻下症】怕冷,出汗少,眼睑淡,口不苦,吃凉可以,纳可,眠尚可,多梦,二便正常,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腻水滑,脉无力。

【诊断】头蒙。

【处方】真武汤合当归芍药散加薏苡仁。

茯苓9g 白芍9g 白术9g 黑顺片9g 当归9g 川芎9g 泽泻12g 薏苡仁30g 生姜9 片

中药 5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二诊】2023 年 10 月 15 日。

头蒙减轻,一诊方不变,继服 10 剂,服法如前。

【三诊】2023 年 10 月 28 日。

头蒙明显减轻,平时基本消失,月经后头蒙加重,二诊方加四物汤。

茯苓9g 白芍9g 白术9g 黑顺片9g 当归9g 川芎9g 泽泻12g 薏苡仁30g 熟地20g 生姜9 片

中药 5 剂。服法如前。

病案分析

患者头昏为主证,头昏欲跌,此为“头眩,振振欲僻地”,舌淡胖,脉无力,选方真武汤。合用当归芍药散,养血利水。方证对应,效果良好。三诊患者月经后症状加重,为虚证,血虚所致,合用四物汤养血补虚。

患者以头蒙为主诉,脉无力,三阴病;怕冷,少阴病,舌苔水滑,水分病,处方真武汤。伤寒第 82 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下眼睑淡为贫血征象,合方当归芍药散,舌苔腻,加薏苡仁,一诊开方 5 剂;二诊头蒙减轻,效不更方,续服 10 剂;三诊头蒙基本消失,月经后头蒙加重,脉无力血虚,原方合四物汤,续服 5 剂。

十二、帕金森病显效案

孙某,男,55 岁,江苏盐城人。

【初诊】2024 年 1 月 14 日。

【主诉】肺结节,帕金森症。

【刻下症】2019 年检查出帕金森症;吃饭时出汗,脉有力;舌质淡,苔薄白腻,边齿痕,舌头偏。

【处方】栝楼桂枝汤合大承气汤合古今录验续命汤。

川芎9g 炙甘草6g 炒苦杏仁6g 干姜9g 生石膏30g 桂枝9g 麻黄6g 党参15g 当归9g 麸炒枳实9g 芒硝6g 姜厚朴12g 天花粉12g 白芍9g 大黄1g 生姜6 片

中药 5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中饭后温服。

【二诊】2024 年 3 月 3 日。

手指僵硬颤抖好多了,脉有力;舌质淡,苔薄白,边齿痕;效不更方,增加一倍的量。

【处方】栝楼桂枝汤合大承气汤合古今录验续命汤。

川芎18g 炙甘草12g 炒苦杏仁12g 干姜18g 生石膏60g 桂枝18g 麻黄12g 党参30g 当归18g 麸炒枳实18g 芒硝12g 姜厚朴24g 天花粉24g 白芍18g 大黄2g 生姜6 片

中药 14 剂。服法如前。

病案分析

左侧僵硬痉病,用栝楼桂枝汤、大承气汤,舌头偏用古今录验续命汤。

十三、手木医案

杨某,女,35 岁。

【初诊】2024 年 3 月 16 日。

【主诉】手木。

【刻下症】颈椎病,怕冷,出汗少,无口苦口干,无口渴,纳可,眠可,二便正常,舌质淡有齿痕,苔薄,脉无力,左手脉的力量明显小于右手。

【诊断】虚劳。

【处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四物汤。

黄芪30g 桂枝9g 白芍20g 炙甘草6g 生姜60g 生地15g 川芎9g 当归20g 大枣30g

中药 7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二诊】2024 年 3 月 23 日。

手木变为手麻,症状减轻,效不更方,继服 6 剂,服法如前。

病案分析

患者以手木为主诉,金匮病定为血痹病:“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选方黄芪桂枝五物汤,患者脉无力,并且左手脉的力量明显小于右手脉的力量,这是血虚,合四物汤;一诊开方 7 剂,二诊时手木症状减轻,由木变为麻,原方不变,续服 6 剂。

十四、甲亢医案

王某,女,32 岁。

【初诊】2024 年 3 月 9 日。

【主诉】甲亢,血糖高。

【刻下症】空腹血糖 6.8mmol/L,产后 8 个月,近 10 天消瘦 10 斤,口渴喝水不解渴,出汗多,心烦,心慌、气短、乏力。舌质淡,苔薄,芤脉。

【处方】炙甘草汤加五倍子。

炙甘草45g 西洋参6g 桂枝9g 麦冬45g 炒火麻仁6g 大枣30g 生地30g 黄明胶6g 烊化五倍子9g

中药 14 剂,日一剂,黄酒半瓶,水 800ml 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二诊】2024 年 3 月 24 日。

空腹血糖 5.6mmol/L,一诊方不变,加黄酒煮药,继服 14 剂,服法如前。

【三诊】2024 年 4 月 7 日。

空腹血糖 5.0mmol/L,心慌气短消失,乏力减轻,体重增加 3 斤,月经量少好转。二诊方继服 14 剂,服法如前。

【四诊】2024 年 4 月 20 日。

心慌消失,病愈。

病案分析

患者甲亢伴有血糖高,脉为芤脉,首先定为虚劳病。患者症状有心慌心跳快,出汗多,虚劳病里治疗心慌的处方是炙甘草汤。“附方《千金翼》炙甘草汤——云复脉汤。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口渴喝水不解渴,这是消渴病。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病治第十三原文:“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文蛤即五倍子,故最后处方炙甘草汤加五倍子,一诊开方 14 剂;二诊空腹血糖由原来的 6.8mmol/L 降到 5.6mmol/L,效不更方又开 14 剂;三诊血糖降为 5.0mmol/L,心慌气短消失,乏力减轻,并且体重还增加了 3 斤,疗效明显,效不更方,续服 14 剂;四诊诸症消失,疾病痊愈。

十五、手腕脚腕发凉医案

王某,女,53 岁。

【初诊】2024 年 5 月 18 日。

【主诉】手腕凉,脚腕凉。

【刻下症】小腿凉,胃凉,吃凉东西难受,怕风,无口苦口干,眠可,二便正常,舌质淡有齿痕,脉无力。甲胎蛋白:9.8mg/L。

【处方】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合附子理中汤。

桂枝9g 白芍9g 当归9g 细辛3g 通草3g 大枣30g 吴茱萸3g 党参9g 白术9g 黑顺片9g 干姜6g 炙甘草6g 生姜9 片 黄酒250ml

中药 14 剂。日一剂,水和黄酒煎服(每次煎药加 250ml 黄酒),早晚饭后温服。

【二诊】2024 年 6 月 1 日。

手腕、脚腕凉好多了,小腿凉、胃凉好多了,夜间小便次数多,上方不变,14 剂,服法如前,再加中成药右归丸一起服用。

病案分析

1. 《伤寒论》第 351 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2. 《伤寒论》第 352 条:“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3. 《伤寒论》第 386 条:“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4. 上方患者手脚凉,脉无力,厥阴病,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5. 胃怕凉,理中丸。

十六、双下肢水肿医案

李某,女。

【初诊】2024 年 7 月 6 日。

【主诉】双下肢水肿。

【刻下症】怕冷,容易感冒,感冒后出凉汗,肩周炎,舌质淡胖,脉无力。

【诊断】水肿(太阳少阴同病)。

【处方】桂枝加附子汤合真武汤。

茯苓9g 白术9g 白芍9g 黑顺片9g 桂枝9g 炙甘草6g 大枣30g 生姜6 片

中药 7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二诊】2024 年 7 月 13 日。

下肢水肿减轻,伴有乏力。一诊方加三仙汤。

茯苓9g 白术9g 白芍9g 黑顺片9g 桂枝9g 炙甘草6g 大枣30g 仙茅9g 淫羊藿15g 仙鹤草30g 生姜6 片

中药 7 剂,服法如前。

病案分析

1. 怕冷,容易感冒,出凉汗,脉无力,桂枝加附子汤。

2. 下肢水肿,舌质淡胖,脉无力,为少阴病,真武汤。

十七、手脚麻凉医案

王某,女,56 岁。

【初诊】2024 年 7 月 6 日。

【主诉】手脚麻凉多年。

【刻下症】怕冷,出汗多,口不渴,嗓子不疼,纳可,眠差,二便正常。舌质淡有齿痕,苔腻,脉无力。

【诊断】虚劳病。

【处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薏苡仁。

黄芪30g 桂枝9g 白芍9g 大枣30g 当归9g 细辛3g 吴茱萸3g 通草6g 炙甘草6g 生姜6 片

中药 7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二诊】2024 年 7 月 21 日。

喝第 2 包后手麻就减轻了很多。处方不变,继续服药 7 剂,服法如前。

病案分析

患者以手脚麻凉为主诉,根据伤寒病病脉证治,脉无力手脚凉,厥阴病,当归剂,出汗多,桂枝剂,同时含有当归和桂枝的处方有四个:没有心烦,排除乌梅丸;没有咽喉不利、拉肚子,排除麻黄升麻汤;最后选方当归四逆汤。因患病时间长,加吴茱萸、生姜。《伤寒论》第 351 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伤寒论》第 352 条:“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手麻,脉无力,金匮病为血痹病,齿痕舌,黄芪桂枝五物汤,舌苔腻加薏苡仁,一诊处方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薏苡仁,7 剂;二诊自述喝第二顿手麻减轻很多,效不更方,7 剂。

十八、打呼噜特效方医案

某男,40 岁。

【主诉】颈椎病多年,家属说夜里打呼噜震天响,要求一块儿治疗。

【刻下症】轻易不出汗,怕冷。舌质淡,脉有力。

伤寒病病脉证治:

【病】太阳病。

【脉】脉有力。

【证】怕冷,不出汗,脖子不舒服,打呼噜。

【治】葛根汤加青皮、白英、威灵仙。

葛根40g 麻黄9g 桂枝6g 生姜9g 炙甘草6g 白芍6g 大枣9g 青皮12g 白英20g 威灵仙15g 生姜6 片

服药半个月后患者反映颈椎病好了,打呼噜明显减轻,改为桂枝加葛根汤加青皮、白英、威灵仙。

葛根40g 桂枝9g 白芍9g 炙甘草6g 生姜9 片 大枣9g 青皮12g 白英20g 威灵仙15g 生姜6 片

继续吃了一个月中药,患者打呼噜消失。

病案分析

现在大家手机不离手,颈椎病天天有。患者有颈椎病,夜里打呼噜震天响,要求一块儿治疗,轻易不出汗,怕冷,舌质淡,脉有力。用了葛根汤加青皮、白英、威灵仙。半个月后患者反映打呼噜明显减轻,二诊的时候就改成了桂枝加葛根汤加青皮白英威灵仙,为什么?因为患者吃了葛根汤以后出汗了,就从麻黄剂改成了桂枝剂。又吃一个月,打呼噜消失。

青皮+白英+威灵仙是打呼噜的特效药,这个青皮+白英+威灵仙是任之堂于浩用来治疗扁桃体肥大的,扁桃体三药;后来我们把它用到小儿腺样体肥大、打呼噜;再后来我们又用到成人打呼噜,有效率超过 50%。

我临床总结了一下,打呼噜主要见于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主要见于小儿的腺样体肥大。

第二种情况,见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那不就是打呼噜吗?这就是说经方的症状要与患者对上号。现在是中西医结合的年代,完全规避用西医的方法已经不可能了,治疗打呼噜也是这样。打呼噜还见于高血压,你考虑过它们二者之间的联系了吗?似乎没人考虑过,那么我们能不能通过治疗打呼噜把高血压的疗效再推进一步?这是完全可能的。

十九、身上蚁行感特效方医案

某女,21 岁。

【主诉】自觉胳膊上有蚂蚁爬行感。

【刻下症】舌质淡,边齿痕,脉无力。

金匮病病脉证治:

【病】湿病。

【脉】脉无力。

【证】胳膊上有蚂蚁爬行感。

【治】防己黄芪汤。

防己10g 黄芪11g 生白术8g 甘草6g

7 剂之后症状消失。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病脉证治第二》:“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病案分析

大家首先要记住“身上蚁行感”,患者会说有蚂蚁在爬,还有的人说像有小虫子在爬,这两个症状特效方都是防己黄芪汤。像这样的病案也是经常能碰得到的。我前年治了一个病人,带状疱疹后遗痛的老人,女性,大概 70 来岁,带状疱疹后遗痛,大概痛了 19 年,去过很多医院,也不治好,她说:“疼就疼吧,还天天折磨我,花钱,还得喝药,还得针灸。”她女儿是安阳的,带她到我这里看病。我说你把舌头伸出来,一看是齿痕舌,什么证?黄芪剂证,我们先把大方向给定了。然后我对她说:“你不用再说你疼的事了,我肯定知道你疼,说点别的症状吧”。患者说脸上时不时就有蚂蚁爬行的感觉。什么方?防己黄芪汤,七天就好了。她吃到第三天的时候就一点儿都不疼了,吃了七天带状疱疹后遗痛好了。

所以诊断是关键,防己黄芪汤证只要你诊断正确了,就会有这么神奇的疗效。她一说蚂蚁爬感,我就知道了,看得非常快。两分钟不到就给患者开了方,吃了就好了。我治疗时开方越快,效果越好,开方越是时间短,把握越大。

二十、痔疮特效方(汉方经验方)医案

某女,29 岁。

【主诉】痔疮疼痛出血。

【处方】乙字汤;补中益气丸,每次 4 丸,一天 2 次;地榆槐角丸,每次一丸,一天 2 次。

柴胡12g 黄芩6g 甘草6g 大黄3g 当归15g 升麻3g

7 剂之后痔疮不疼了,也不出血了,又吃两周,痔疮消失。忌烟、酒、辣椒。

病案分析

痔疮的特效方是乙字汤,另外,补中益气丸吃仲景牌的,地榆槐角丸吃同仁堂的,规定一下厂家,有效率非常高,回去用就行了。只要吃上这些药,治疗效果就有保证了。

二十一、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肝囊肿变小医案

李某,女,42 岁,郑州人。

【初诊】2024 年 4 月 20 日。

【主诉】怕冷,出汗;口干,嗓子不痛;不能吃凉的,冬天手脚凉;多梦;便秘;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肝囊肿;盆腔积液;月经正常;脉无力。舌质淡,苔薄白,边齿痕;腹诊:无压痛。

【处方】柴桂姜当归芍药散合消瘰丸。

川芎9g 炙甘草6g 天花粉12g 干姜9g 白术9g 泽泻15g 牡蛎6g 黄芩片9g 白芍15g 茯苓12g 桂枝9g 当归9g 柴胡24g 煅牡蛎15g 浙贝母12g 玄参30g

中药 7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芋头粉冲服三包。

【二诊】2024 年 4 月 27 日。

便秘好转;仍有盆腔积液;脉无力;舌质淡,苔薄白,边齿痕。

治疗盆腔积液加薏苡仁 30g、益母草 30g;治疗囊肿加皂角刺、瞿麦;治疗结节和囊肿加天葵子。

【处方】柴桂姜合当归芍药散合消瘰丸加薏苡仁 30g、益母草 30g、皂角刺 3g、天葵子 2g、瞿麦 50g。

川芎9g 炙甘草6g 天花粉12g 干姜9g 白术9g 泽泻15g 牡蛎6g 黄芩片9g 白芍15g 茯苓12g 桂枝9g 当归9g 北柴胡24g 煅牡蛎15g 浙贝母12g 玄参30g 干益母草30g 薏苡仁30g 皂角刺3g 天葵子2g 瞿麦50g

中药 14 剂。

【三诊】2024 年 5 月 18 日。

脉无力;上次处方合上散结方。

【处方】柴桂姜当归芍药散合消瘰丸合散结方加益母草 30g、薏苡仁 30g、皂角刺 3g、天葵子 2g、瞿麦 50g。

川芎9g 炙甘草6g 天花粉12g 干姜9g 白术9g 泽泻15g 黄芩9g 白芍20g 茯苓12g 桂枝9g 当归9g 柴胡24g 浙贝母12g 玄参30g 益母草30g 薏苡仁30g 皂角刺3g 天葵子2g 瞿麦50g 蒲公英10g 盐橘核10g 路路通10g 山慈菇3g 夏枯草5g 牡蛎30g 丹参30g

中药 14 剂。服法如前。

【四诊】2024 年 6 月 2 日。

乳腺结节消失;甲状腺结节缩小、肝囊肿变小;效不更方,皂刺加至 6g。14 剂,服法如前。

二十二、肺结节医案

耿某,男,60 岁。

【初诊】2023 年 3 月 18 日。

【主诉】肺结节。冠状动脉狭窄;心律不齐;舌质淡,舌中裂纹。

【诊断】心律不齐。

【处方】炙甘草汤加薏苡仁。

炙甘草12g 西洋参6g 桂枝9g 生地30g 阿胶6g 麦冬45g 火麻仁6g 薏苡仁30g

中药 6 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

【二诊】2023 年 3 月 25 日。

睡前胸闷,右小腿静脉血栓,手麻木,无痔疮,无皮肤病,无鼻炎;舌质红舌中裂纹;脉搏指;一诊方合四妙勇安汤。

炙甘草12g 西洋参6g 桂枝9g 生地30g 阿胶6g 麦冬45g 火麻仁6g 薏苡仁30g 五味子5g 玄参30g 金银花30g 当归30g

中药 14 剂。服法如前。

【三诊】2023 年 4 月 22 日。

腿疼消失,手麻好转,二诊方加仙鹤草 30g,21 剂,服法如前。

【四诊】2023 年 9 月 24 日,吃药后肺结节消失。

病案分析

《伤寒论》177 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附方《千金翼》炙甘草汤——云复脉汤。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

患者搏指脉,为虚劳病。心律不齐,舌中裂纹,选用炙甘草汤。

二诊患者因右小腿静脉血栓导致腿痛,合用四妙勇安汤清热养阴、活血止痛。

患者服药 4 次后肺结节消失,看似意外之喜,实则说明纯中医经方辨证治疗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