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宜大黄硝石汤。

出自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相关的经方为《大黄硝石汤
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宜大黄硝石汤。 大黄硝石汤方大黄 黄柏 硝石各四两 栀子十五枚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纳硝,更煮取一升,顿服。
()

经方家讲条辩(胡希恕胡老为主)

胡希恕:
“腹满,小便不利而赤”​,小便赤都是里热,咱们辨证(有这样的依据)所以“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里热,小便一定赤。腹又满,小便又赤,腹满是里实,小便赤是里热,里实热啊。“自汗出”​,就是“阳明病法多汗”的自汗出、里热蒸的自汗出。表没病,就是里实,那得下之。​(大黄硝石汤)它比栀子大黄汤、茵陈蒿汤重。你们看看这个药,既有大黄又用硝石,比较而言是有点大实大满的样子,腹满得厉害,热也厉害,可以用这个方子。它不只用栀子,还用黄柏,热也明显。那么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都是泻下剂。茵陈蒿汤是最平稳不过;栀子大黄汤是泻下力量稍重一点,它下宿食的;大黄硝石汤是最重的。我们在临床遇到这种(大黄硝石汤)的黄疸还比较少,但这个也的确有,这个方我都用过。如果真正又实又热而发黄疸,这个方子可以用,此方也可以加茵陈蒿,如果小便再不利,加点茵陈蒿还好。这个药很重了,你们看看,​“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纳硝,更煮取一升,顿服”​。顿服,这个药量了不得啊,大黄、黄柏、硝石各四两,一顿吃,你想想这量多重啊!古人一两合现在三钱,四两就是一两二了,这太重了,我们要用的话,不要用这么重。我们用就是三煎,大黄、硝石各10克就可以了,黄柏、栀子都可以各10克就可以了,大实大满都可以治。这个人特别烦、小便赤、大便秘结,这种黄疸不是没有,但是少,我们平时遇到的还是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这类比较多。
倪海厦:
这个条辨就是如果肝胆有问题,同时又兼有大便堵在里面,加上 小便不利造成里实更盛,这个时候就是大黄硝石汤证。大黄硝石汤专 治里实很盛的人,本来病人就已经有黄瘅,胆汁已经堵到了,结果大 肠里面又结实的很盛,照理说如果是单纯的是肠子里面实很盛,我们 用大承气汤就好了,现在顾到病人同时有黄疸病,这时候大承气汤并 不是很适用,就把它改成大黄硝石汤。大黄和芒硝同样还是要用,为 什么要加黄柏还有栀子呢?黄柏这个药是专门消除下焦有热用的,像 肝胆很湿热的人,这些湿热就会进膀胱,造成小便不利而且又灼热, 这个时候我们要靠黄柏来去热,然后把水利出来。栀子也是去热的药, 但栀子是直接进入肝胆来去热。我们经方家有几个看法,第一个若不 会用栀子,第二个若不会用茵陈,第三个若不会用黄芩,第四个若不 会用柏子仁这几味药的话,是无法将肝病治好的。我们所有肝硬化、 肝癌的病人我们一定会用到这几味,就是张仲景要告诉我们的,其它 的药是临症时再做加减的。第一个原因是因为柏子仁是个仁剂,里面 油脂很多,专门可以通利大便的,当肝病的人身体虚掉后,如果开大 黄的话有可能会受不了,使得很营养的食物吃进去却被大黄利掉了, 同时因为肝病的人抵抗力比较差,肠胃消化力量也不是很好,所以要 让肠胃里面已经有的宿食、浊物等先排出来又不伤到正气。茵陈蒿能 退黄,栀子也能退黄,一个进入胆,一个进入肝。茵陈比较偏重于入肝,栀子比较偏重入胆,肝胆是表里,以这四味药为主药。怎么做加 减呢?如果病人有少阴证,就加麻黄附子细辛。病人有血不足,脉很 洪、很大,肝病的人有贫血,因为脾脏功能不能造血,这个时候你要 加些补血的药进去,像当归、川芎、生地等补血的药,同时你需要加 些健脾的药进去,比如说桂枝,当病人已经虚的时候白芍就不要用了, 加桂枝进去让脾阳健起来,再加一些生姜红枣把肠胃的津液补足,这 些都是治疗肝癌方的加减法,其中这四味药绝对是不会去掉的。黄柏 一定是遇到小便不利、膀胱有热痛时用的。只要尿道那里很热、很痛, 都会用到黄柏,因为黄柏是很强的下焦去热药。黄柏不能沾到衣服, 一沾到衣服就会被染黄。过去民间拿来染布,要把布染成黄色就得用黄柏,布被黄柏染到的话洗都洗不掉。
连建伟 :
“黄疸腹满”,说明病人有里热和积滞。​“小便不利而赤",也说明有里热。“自汗出”,并不是表证引起的,是里热逼迫津液外泄的结果,所以仲景说这是“表和里实”,即表没有病,但里有实热,实热逼迫津液外出,而出现自汗。​“当下之”,正因为病属里实,故可用攻下之法,在此用了大黄硝石汤。此方由大黄、黄柏、硝石、栀子等四味药组成。在《脉经》和《备急千金要方》里作“大黄黄柏栀子芒硝汤”,组成也有大黄、黄柏、栀子等三味药,但另一味药不是硝石,而是芒硝。我认为还是用芒硝较合适,因为硝石的药量不好掌握。大黄与芒硝,等于大承气汤组成的一半,或是调胃承气汤减去甘草,能泄实润燥;栀子能利小便;黄柏以助清热。所以如果里热重,有腹满、大便不通及小便不利而赤等现象,就可用大黄硝石汤来清热通便,利湿退黄。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黄疸病也是古已有之,在《说文解字》中就讲到:“疸,黄病也”,即指全身的皮肤、面目发黄,所以黄疸是以身目发黄为主证。这个“疸”字,古代本作&ldquo...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