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下瘀血汤

下瘀血汤朗读
下瘀血汤方(南阳林山注:脑溢血可用此方) 大黄三两 桃仁二十枚 䗪虫二十枚(去足) 上三味,末之,炼蜜和丸,以酒一升,水一升,煮取八合,顿服之,血下如豚肝愈。

下瘀血汤原文

下瘀血汤方(南阳林山注:脑溢血可用此方)

大黄三两 桃仁二十枚 䗪虫二十枚(去足)

上三味,末之,炼蜜和丸,以酒一升,水一升,煮取八合,顿服之,血下如豚肝愈。

[倪海厦经典配方]

17、治疗脑溢血的处方(出自--补阳还五汤) 黄芪20克 归尾10克 赤芍15克 地龙5克 川芎15克 桃仁10克 红花 10克.

 

【倪海厦】高血压脑溢血原理:1.血走血管内;2.气走血管外的三焦网膜上,如果血太过充满,一下子就破裂。这个血入脑就是脑溢血,此时嘴唇发青,身体冷(不治);如果这个血入三焦进入消化系统,汗自出,可救。血压高,是因为血里边缺水。

【倪海厦】中风专题(脑梗、脑血栓、脑溢血、偏瘫、嘴歪眼斜等)

一、中风的原因;是气血两虚时会得到中风。

二、中风的前兆:1.失眠持续半年以上,无原因的失眠;2.手麻,手前3个指头麻代表3个月内可能会中风;3.脚、腿胫骨麻,从足三里向下到脚,足阳明胃经会麻,2周内可能会中风。

三、中风的预防:补气补血可预防中风,黄芪、独活、防风、党参、当归、川芎。

四、脑梗中风急救:1.十宣放血,舌下静脉放血;2.针刺中风八大穴:百会、肩髃、曲池、外关、风市、环跳、阳陵泉、风府。舌强不语加廉泉,这些是中风的基本穴位,其它临证加减。3.内服汤药小续命汤可治疗90%以上的中风。

五、中风急救后的保养:可用补阳还五汤等。

  [方义]

  此太阳病解肌和荣卫之主方。所谓解肌,亦属于辛温发汗范围内的一种方法。不过这种发汗是在有汗时进行的,所以不叫作发汗而叫作解肌。从“和荣卫”三字体会,说明这种方法有时候不完全以出汗为目的。

  [主治])

  (1)太阳病中风,头痛,项强,恶风寒,汗出,脉浮缓。

  (2)时发热,自汗出。

  (3)常自汗出。

  (4)身疼痛。,

  (5)气上冲。

  以上五证,都是荣卫不和的证候,凡见一证,即可使用本方。但必须兼有舌无苔或苔淡白而薄、不喜冷性饮食、咽喉不干燥、小便清白等症方为妥善。

  [药品]

  桂枝二至三钱 生杭芍二至三钱 炙草一至二钱 生姜一至三钱 大枣二至四枚

  [加减法]

  (1)兼背强者,加葛根(即桂枝加葛根汤)。

  (2)兼气喘者,加厚朴、杏仁(即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3)发汗过多,桂枝证仍在,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加附子(即桂枝加附子汤)。

  (4)兼腹痛,不拒按者,倍加芍药(即桂枝加芍药汤).

  (5)兼腹痛,拒按者,倍加芍药,更加大黄(即桂枝加大黄汤)。

  (6)桂枝证误下后,兼脉促胸满者,去芍药(即桂枝去芍药汤)。

  (7)桂枝证误下后,兼胸满,脉微,恶寒者,去芍约加附子(即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煎服法]

  水三茶杯,煎至多半茶杯,去滓温服。服后少停一二分钟,饮热稀粥一碗,以助药力。并用被子温覆取汗。以遍体湿润为度。不可如水淋漓,恐汗出过多,不但病不能除,且容易重感风寒。若一服病已愈,不必再服。如不愈,仍可照前法服之.此药必须早午晚连续服用,时间不可拉长。每服一次,必须检查病情有无变化,最要紧的是必须注意口渴与不渴,或喜冷性饮食与否。如果有口渴,或喜冷现象,可以马㈠巴药停止,或配合石膏一类的寒性药品,以免误犯阳盛之戒。如病情没有变化,可以继续服用,虽二三剂也可。除此以外,注意避风,饮食方面可吃些有营养的流动性食物。

  忌食生冷、油腻、酒肉、五辛、臭恶等不易消化或带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影响疗效。

  [用药大意]

  桂枝发汗解肌,芍药活血敛汗,二药配合起来,有解肌和荣卫的作用。但二药仍嫌力量不足,故加生姜助桂枝以散邪,加大枣、甘草调胃气以补正。更服热粥以助之,覆被以温之,使患者得微汗,邪祛而正不伤。此诚治中风表虚有汗,调和荣卫之主方。

  [禁忌证]

  (1)口渴喜冷.

  (2)酒客及湿热证的身热汗出。

  (3)小便数,心烦,脚挛急。

  (4)鼻衄。

  (5)脉浮紧,无汗。

  口渴喜冷是最主要的禁忌证, 占人所谓“桂枝下咽,阳盛则毙”的“阳盛” 二字,正是指这些证候而言(\\我的经验,不但有口渴喜冷之症不可用.就是有口干咽燥之症,也不可用,因为这些症状都是有热的现象.除此以外,季节的春夏,我国地区的南方,都应该慎重考虑,因为这些季节和地区热性病较多,或转变为热证较为容易。至于酒客及湿热证,都不是太阳风寒之病,故不用。小便数,心烦:脚挛急。属于阴阳两虚的太阳证。鼻衄不是阴虚,便是内热,所以也不能用。此外,表实无汗之证,绝不可用。

  [类似方剂参考]

  (1)麻黄汤:此治太阳证无汗之方。

  (2)九味羌活汤:此治四时感冒,兼有湿热,有汗加桂枝,无汗加麻黄之方。

  (3)神术散:此治内伤冷饮,外感寒邪,有汗用白术,无汗用苍术之方。

  以上是主治第一项病证参考之方。

  (4)白虎汤:此治阳明病,发热,汗出,兼口渴饮冷之方。

  (5)雷少逸清热保津法:此治温病发热,有汗之方。

  以上是主治第二项病证参考之方。

  (6)参附汤:此治肾阳不足白汗之方。

  (7)芪附汤:此治卫阳不足自汗之方。

  (8)术附汤:此治脾阳不足自汗之方。

  以上是主治第三项病证参考之方。

  (9)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此治汗后身疼痛之方。

  (1O)桂枝附子汤:此治阳虚,风寒湿身体疼痛之方。

  (11)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白术附子汤):此治阳虚、寒湿身体疼痛之方。[!--empirenews.page--]

  (12)甘草附子汤:此治风寒湿骨节疼痛,偏于寒湿之方。

  (13)附子汤:此治少阴病,身体疼痛,脉沉而微细之方。

  以上是主治第四项病证参考之方。

  (14)桂枝加桂汤:此治寒性奔豚气上冲之方。

  (15)烧裈散:此治男女劳复气上冲之方。

  (16)乌梅丸:此治厥阴证,上热下寒,气上冲之方。

  以上是主治第五项病证参考之方。

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

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共40条...

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朗读
()

猜你喜欢

黄连二两 黄芩三两 半夏一升 猪胆大者一枚(取汁) 上四味,以水六升,先煮三味,取三升,去滓,纳胆汁和合,令相得,分温再服
()
[原文]地黄半斤 黄柏六两 黄连三两 半夏一升(洗)[用法]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柴胡桂枝汤方(乳腺小叶增生;乳癌+牡蛎;)[原文]桂枝一两半 芍药一两半 甘草一两(炙) 柴胡四两 半夏二合半 人参一两半 黄芩一两半 生姜一两半 大枣六枚(擘)
()
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方(去上焦湿)[原文]黄芪三两 桂枝二两 茯苓三两 细辛一两
()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苓芍术甘汤;湿气重的人感冒可用此方,苓芍术甘汤) [原文]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茯苓三两 白术三两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
枳实厚朴白术甘草汤方(肚子胀吃不下饭可用此方) 枳实四枚(炙) 厚朴二两 (炙去皮) 白术三两 甘草一两(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