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汤朗读
桂枝甘草汤方(治疗心下动悸;加肉桂三者等比例可治低血压) 王三虎:低血压3味药。咽喉痛3味药。 我的启蒙老师得了低血压病,眩晕数日,闭目尚可,睁眼则剧。 我说:“有人在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用桂枝甘草汤治疗低血压。” “他认为低血压是心肾阳虚,所以用桂枝甘草汤补心阳,加肉桂补肾阳,3味药,每天各10克冲服。” 炙甘草、桂枝、肉桂各10克,泡水喝,每天晚上我给他拿血压计量,每天升高 10mmHg,一直恢复到正常。 我们师徒两人用这个方子在我们合阳、韩城一带治好的低血压病人不下三四十个。

桂枝甘草汤原文

  桂枝甘草汤方(治疗心下动悸;加肉桂三者等比例可治低血压)

  王三虎:低血压3味药。咽喉痛3味药。

  我的启蒙老师得了低血压病,眩晕数日,闭目尚可,睁眼则剧。

  我说:“有人在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用桂枝甘草汤治疗低血压。”

  “他认为低血压是心肾阳虚,所以用桂枝甘草汤补心阳,加肉桂补肾阳,3味药,每天各10克冲服。”

  炙甘草、桂枝、肉桂各10克,泡水喝,每天晚上我给他拿血压计量,每天升高 10mmHg,一直恢复到正常。

  我们师徒两人用这个方子在我们合阳、韩城一带治好的低血压病人不下三四十个。

  [原文]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用法]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相关条文]

  【7.33】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方义]

  此温补心阳,兼补中气,治心悸之方。

  [主治]

  发汗过多形成心悸之证。但必须具有喜用手按、小便尚利、喜热怕凉或脉沉迟等方能准确.

  按:喜用于按,说明是虚证,需用补药;小便尚利,说明不需要白术、茯苓之补脾利水;喜热怕凉或脉沉迟,说明须用温性药品。

  [药品]

  桂枝二至三钱 炙草一钱至钱半

  [煎服法]

  水一茶杯半,煎至半茶杯.去滓顿服。

  [用药大意]

  桂枝保心阳,炙草补中气。心阳复则液可回,中气和而悸白平.

  [禁忌证]

  (1)喜冷或口苦脉沉数者忌之。热证不适用热性药也。

  (2)汗仍未止,脉虚而不调者忌之。因系气虚将脱之象,应该补气固脱。

  (3)四肢厥逆,小便不利,有明显停水现象者不宜用。

  因此系阳虚水泛之重证,此方力有未足,不能胜任也。

  [类似方剂参考]

  (1)朱砂安神丸:此治血虚有热心悸之方。

  (2)来复汤:此治气虚欲脱心悸之方。

  (3)真武汤及茯苓四逆汤:此二方均为治阳虚水泛之重剂。但茯苓四逆汤还有补气的作用。

  【历代用药经验择要】1.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本汤主之。(64)翰卿按:此为阳虚之轻证,重则宜真武汤。

  2.治生产不快,或死腹中。(《证治大还》)

  3.本方证因发汗过多,亡失体液,变为虚证,故腹部见软弱无力。尚未陷于阴证,故有热状而无寒状,且上冲急迫,心悸亢进,脉促疾而心脏及心下部现悸动,腹部之大动脉搏动亦甚。此心悸亢进异于实证者,以不伴血压之升腾也。本方独用虽少,得其方义,以解释苓桂甘枣、苓桂术甘等由本方加味者甚为紧要。(《皇汉医学》)

  4.①本方适用于发汗过多,心阳受损,属于阳虚,而未至于亡阳的地步。如果是亡阳,那就要应用附子了。假使汗出不止,应加芍药以和阴气。②肘后治寒疝来去,每发绞痛方,即本方加牡蛎。③千金治口臭。(《伤寒论译释》)

太阳病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朗读
()

猜你喜欢

黄连二两 黄芩三两 半夏一升 猪胆大者一枚(取汁) 上四味,以水六升,先煮三味,取三升,去滓,纳胆汁和合,令相得,分温再服
()
麻黄汤方(高烧无汗关节酸痛的感冒;又叫还魂汤) [原文]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
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杏仁七十个 甘草一两(炙) 白术四两
()
黄芩牡丹皮栝蒌半夏枳实汤方(肝脏津液不足,太干燥;又名黄芩牡丹皮瓜蒌半夏枳实汤)]
()
小柴胡汤方(肝炎、淋巴肿块、结节、乳癌、伤科均可用它加减,女子经期感冒;女子经期感冒一律用小柴胡汤;可用来治疗脑部积水,要用生半夏;恶心反胃,反复发烧;呕吐又发烧;感冒刚好又发烧,感冒反复发烧;产后抑郁症基础方;乳房肿块+牡蛎)
()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宋本称肾著汤,治疗坐骨神经痛和尿频;治疗阴囊潮湿如牛鼻上汗;前列腺炎;女子带下淋漓不断,如坐水中;又名肾着汤、苓姜术甘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