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十枣汤

十枣汤朗读
十枣汤方(水在肺下,肺积水,胸积水,不能平躺,一躺就咳嗽;但坐不卧,一平躺就咳嗽)

十枣汤原文

 

  十枣汤方(水在肺下,肺积水,胸积水,不能平躺,一躺就咳嗽;但坐不卧,一平躺就咳嗽)

  [原文]

  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

  [用法]

  上三味,捣筛,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枣十枚,取八合,去滓,纳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匕,平旦温服之,不下,明日更加半钱,得快利后,糜粥自养。(倪海厦注:早上6点空腹服用,上吐下泄约3个小时,然后吃白水煮面成粥,不得加盐油)

  [相关条文]

  【8.31】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若其人漐漐(zhì)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14.14】咳家其脉弦者,此为有水,十枣汤主之。

  【14.34】悬饮内痛,脉沉而弦者,十枣汤主之。

  [方义]

  此寒性逐水饮之峻剂。

  [主治]

  胸胁腹部积水停饮,其症心下痞硬满,呼吸咳唾引胁下痛,干呕短气。但必须体壮,脉实,没有寒证、表证现象者方可使用。

  [药品]

  芫花 甘遂 大戟各等份

  [煎服法]

  共研细末,每服三分至五分,用大枣十枚,煎水送下,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下少病不除者,隔日再服之。

  [用药大意]

  芫花、大戟、甘遂辛苦寒毒,功能逐水;大枣甘平补中,以防剧药有伤脾胃也。

  [禁忌证]

  有恶寒无汗之表证者忌之;身体衰弱者忌之;对于饮食有喜温恶冷之现象者也忌之。

  [类似方剂参考]

  (1)小青龙汤:此治水饮兼表证之方。

  (2)真武汤:此治阳虚水不化之方。

  (3)五苓散:此温性利水散寒之方。

  (4)猪苓汤:此育阴利水清热之方。

  【历代用药经验择要】

  1.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热染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本汤主之。(152)翰卿按:下利之“下”字,有作不字解者,大意谓下利多属阳虚,不适于寒性逐水剂,此说可作参考。因积水较甚者,有时也有大便稀水的现象。“汗出,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皆为饮邪上下攻窜、内外泛溢之证。其中汗出一证,须和太阳中风之汗出相区别:太阳中风之汗出,是时时自汗,且有恶寒;饮邪之汗出,是饮邪外走皮肤,与正气相争,所以发作有时,且不恶寒。本方系驱逐水饮之寒性峻剂,本证小便必不多,且兼有喜冷性饮食的现象,否则,宜温中回阳,以胜水邪。

  2.病悬饮者,本汤主之;咳家,其脉弦,为有水,本汤主之;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岁,宜本汤。(《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篇》)翰卿按:悬饮、支饮皆因水流胁下,致咳唾引痛。相当于今之渗出性胸膜炎、支气管扩张等。

  3.之病多系柴胡证……胁下水道瘀塞,即病悬饮内痛而为十枣汤证;胸中水痰阻滞,上湿而下燥不和,则为大陷胸汤证;若胸中但有微薄水气,则宜小柴胡汤以汗之;胁下水气既除,转生燥热,则宜大柴胡汤以下之。方书谓支饮之脉多沉弦,或单弦。临床经验滑脉较多,弦脉则次之,沉则又次之。(《经方实验录》)

  4.停,及满支饮,辄引胁下痛。(《圣济总录》)

  5.胸下痛,干呕短气,或咳烦,水气浮肿,上气喘急,大小便不利者,此方之目的也。(《方函口诀》)

  6.用本方以心下痞硬满之腹诊,弦或沉弦之脉为主证;频发咳嗽,或牵引痛为副证。咳嗽之原因,不问其在支气管,抑在胸膜心脏,神经痛不问其在肋间,抑在四肢,本方悉主之。(《皇汉医学》)

  7.花大戟亦是全身性逐水药,峻烈亚于甘遂。余用十枣汤,甘遂一钱,芫花大戟各钱半,共研末,分三服,得快利,则止后服。(《伤寒论今释》)8.治水气四肢浮肿,上气喘急,大小便不通。(《三因方》)

阳明病

阳明病就是里阳证...

阳明病朗读
()

猜你喜欢

 [原文]大黄四两 黄芩三两 地黄四两 牡丹皮三两
()
吴茱萸汤方(可治胃下垂,肝寒所致;)[原文]吴茱萸一升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
枳实厚朴白术甘草汤方(肚子胀吃不下饭可用此方) 枳实四枚(炙) 厚朴二两 (炙去皮) 白术三两 甘草一两(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倪海厦用此方治疗百日咳;感冒同时伴有咳嗽和气喘)  [原文]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厚朴二两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用法]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
 桂枝去芍药汤方(即桂枝汤原方去芍药)治腹挛急的芍药,故治桂枝汤证腹不挛急而虚弱者
()
桂枝甘草汤方(治疗心下动悸;加肉桂三者等比例可治低血压) 王三虎:低血压3味药。咽喉痛3味药。 我的启蒙老师得了低血压病,眩晕数日,闭目尚可,睁眼则剧。 我说:“有人在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用桂枝甘草汤治疗低血压。” “他认为低血压是心肾阳虚,所以用桂枝甘草汤补心阳,加肉桂补肾阳,3味药,每天各10克冲服。” 炙甘草、桂枝、肉桂各10克,泡水喝,每天晚上我给他拿血压计量,每天升高 10mmHg,一直恢复到正常。 我们师徒两人用这个方子在我们合阳、韩城一带治好的低血压病人不下三四十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