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百合知母汤

百合知母汤朗读
百合知母汤方 [原文] 百合七枚 知母三两 [用法] 上二味,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另以泉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别以泉水二升,煮知母取一升,去滓,后合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百合知母汤原文

  百合知母汤方

  [原文]

  百合七枚 知母三两

  [用法]

  上二味,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另以泉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别以泉水二升,煮知母取一升,去滓,后合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方解】
胡希恕注:百合甘寒,养阴补虚而去热,​《神农本草经》言大量服用百合可以通利二便,发汗亡津更助其热,故加知母解烦去热。
高齐民:百合补中益气,安神益志,为清润药;知母生津润燥,常用于发汗后表解津 伤。二药和之,有补虚清热、养阴润燥的作用。临床治疗更年期,阴虚内热之轻症,用百合知母汤;阴虚内热之重症,则用百合地 黄汤。百合、知母、地黄皆能安心神,清热除烦,解郁闷,用于治抑郁症、瘴症、精神 病等,都能出奇制胜。
【参考处方】干百合15克,知母12克。上2味,以凉水500mL浸1小时,煎15~20分钟,取汤100mL,温服。再续水煎一次温服。
高齐民先生经验:
《伤寒杂病论》中使用百合之方共6首,都在《金匮要略》中。百合知母汤,除了治 疗百合病外,心肺阴虚、自汗、植物神经紊乱,用百合、知母养肺阴而清气热,加桑叶 安神宁心敛汗,可获效机。百合病特点,神志恍惚,心慌不宁,心神涣散,情绪低落,易怒,常默默不语,失 眠少寐,甚则彻夜不寐,苦恼万状等,常见于如严重的神经官能症、妇女更年期综合征 和瘴症等杂病。魏荔彤说:​“百合病,用百合,盖古之有百合之名,即因百合一味而疗此疾,故得名 也”​。​《本经疏证》言:​“惟于通利中能补中益气,方足为百合”​“百合病之邪是余邪,以 其多在汗吐下后也;百合所治是虚邪,以其利大小便,仍不失返顾根本也”​。百合能利小 便,​“渗利和中之美药,洵非虚语”​(​《本草述》​)​。
百合之功能:​(1)清热滋阴;​(2)渗利和中;​(3)清心安神。在《伤寒杂病论》中使用知母方剂合计7方。​《伤寒论》2方,​《金匮要略》5方。 《神农本草经》言:​“味苦寒,•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本经疏证》称“知母能益阴,止渴,人所共知,其能下水则以古人用者甚罕,后学多不 明。​”知母能利水,所以《金匮要略》桂枝芍药知母汤“治身体羸羸,脚肿如脱”​,亦其一 也。知母所治之“肢体浮肿”乃邪气所致,非水肿之浮肿也。功用:​(1)清热除烦;​(2)润燥止渴;​(3)下行水窍。
我的用法,百合30g,知母9g,先用水渍(泡)1个小时,开火煎煮,水开,用小火 煮20分钟即可。

 

  【典型医案】​​

  百合病

  患者王xx,女,13岁,学生。1960年4月15日在看解剖尸体时受惊吓,随后因要大便跌倒厕所内,经扶起抬到医院治疗。据代诉查无病,到家后颈项不能竖起,头向左右转动,不能说话,问其痛苦,亦不知答。曾用镇静剂2日无效,转来中医诊治。患者脉浮数,舌赤无苔,无其他病状,当即从“百合病”处理。百合7枚知母4.5克。服药1剂后,颈项已能竖起十分之七,问她痛苦亦稍知道一些,左右转动也减少,但仍不能说话。再服1剂,颈项已能竖起,不向左右转动,自称口干燥大渴。改用栝楼牡蛎散(栝楼根、牡蛎各9克),服1剂痊愈。(吴才伦医案,录自《江西中医药》12:14,1960)

  评议

  仲景云:“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人之百脉朝宗于肺,故百脉不可治,而可治其肺。百合病,若津液受伤,虚热较甚,可用百合知母汤清而润之。方中百合甘苦微寒,色白入肺,清热补虚;知母苦寒,润燥生津,清热除烦。若“百合病,渴不差者”​,热甚而津伤也,可用栝楼牡蛎散治疗。方中栝楼根甘寒,润肺清金,生津止渴;牡蛎咸寒,引热下行,不使上烁肺津也。如此则津生热降,渴证自解。案中患者自惊吓后,颈项不能竖起,头向左右转动,不能说话,如有神灵所作,故断为百合病。根据其脉来浮数,舌赤无苔,说明津液受伤,虚热较甚,故选用百合知母汤治疗。服药2剂,诸症悉减,然口中干燥大渴,又改投栝楼牡蛎散生津液而清虚热,方证相符,收效颇捷。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

这是三种病,百合、狐惑、阴阳毒,现在首要研究的就是这个百合病,百合病在没讲以前,我把这个百合病是怎么一种病先说一说,要不不太好懂。这个百合病,拿现代的话说,就是一个虚热型的一...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朗读
()

猜你喜欢

 黄连黄芩泻心汤方(口舌生疮)[原文]黄连三两 黄芩二两   [用法]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
理中汤方(脾胃寒湿,腹泻;又名人参汤) [原文]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三两(炙)
()
早上起来手脚肿的晨僵现象,上焦湿疹,手脚头部等处皮肤下有小米粒样透明颗粒;肾脏寒湿,小便不利;看见水就发作的癫痫 五苓散方(呕吐不止;小儿吐奶;口渴而小便不利;)[原文]   猪苓十八铢(去皮) 白术十八铢 泽泻一两六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去皮)
()
[原文]黄连一两 石膏一斤碎(绵裹) 半夏半升(洗) 甘草三两 [用法]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原文]竹叶一把 石膏半斤 杏仁三十枚(去皮尖) 甘草二两 [用法]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地黄黄柏茯苓栝蒌汤方(肾脏津液不足,太干燥;又名地黄黄柏茯苓瓜蒌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