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大黄汤。汉。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厚朴大黄汤方(舌苔黄小便黄小腹痛屁多便秘+枳实)【凭证用方]急性胃扩张。
桂本厚朴大黄汤方(舌苔黄小便黄小腹痛屁多便秘+枳实)
[原文]
厚朴八两 大黄四两
[用法]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差再服。
宋本 厚朴三物(厚朴大黄汤)
汤方:厚朴八两,大黄四两,枳实五枚。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煮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以利为度。(注:厚朴大黄汤方:厚朴一尺,大黄六两,枳实四枚。)
【方解】
胡希恕注:本方即小承气汤增厚朴、枳实的用量,故治小承气汤证而胀满较剧者。
冯世纶解读:厚朴三物方证见于《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篇,厚朴大黄汤方证见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篇,两方药味组成相同,但药量有些不同,其适应证大致相同,故置于一起论述。
【方证指要]以胸满,咳嗽,心下时痛,便秘,脉滑数为主证。
【凭证用方]急性胃扩张。
【诸家经验】
《腹证奇览》胸满,心下有支饮,邪气结实,而大便硬或秘闭,时时心下疼痛,或呕吐清水者,为厚朴大黄汤证。此方与小承气汤药味同,但分量不同耳。此方以厚朴为君,枳实为臣,大黄为佐,故主治胸满,非主疏涤;小承气汤,大黄为君,枳实为臣,厚朴佐之,故主大便硬或不通也,其腹证也仅微满、心下硬耳,此古方详其分量之所以也。
《金匮玉函经衍义》凡仲景方,多一味,减一药,与分两之更重轻,则异其名,异其治,有如转丸者。若此三味,加芒硝则谓之大承气,治内热腹实满之甚;无芒硝,则谓之小承气,治内热之微甚;厚朴多,则谓之厚朴三物汤,治热痛而闭。今三味以大黄多,名厚朴大黄汤,而治支饮胸满者。上三方皆治实热而用之。
《瘟疫论》此方加槟榔、芍药,耘名槟芍承气汤,治痢疾腹痛,里急后重者。
[相关条文]
【14.38】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
腹痛
一人冬月途中饥饿,食冷物,须臾肚腹疼痛欲绝。如此一二日,面色黑黄,肚腹胀大,坐卧不能,大府秘结,六脉沉紧。以加味厚朴三物汤服之,便下数次安。加味厚朴三物汤:厚朴12克枳实6克大黄9克藿香陈皮各4克桂心公丁香广木香各3克。水煎温服。(王修善:《王修善临证笔记》山西人民出版社第1版1978年11月)
腹痛(肠梗阻)
陈虎保,男,7岁,住泰县苏陈区孙冯乡,农民子。1956年5月7日门诊。主诉:夜间腹部突发剧烈疼痛,肢冷汗多,迄今不止。今年二三月间曾下蛔虫数条。症状:腹胀满,段状肠管纵横可见,疼痛时紧时缓,按之痛较甚,呕吐食物及胆液样黄水,肠鸣漉漉,大便不通,已3日。口渴,不能食,面黄。检查:体温37℃,呼吸每分钟27次,脉搏103次,脉象弦紧,有腹鸣音。诊断:机械性肠梗阻。治疗:用厚朴三物汤加槟榔、川楝子驱虫,栝楼、木香宣壅调气。川朴6克枳实6克川军12克,后入栝楼皮、仁各9克川栋子9克槟榔9克广木香3.6克5月8日二诊:服前方后计下稀便2次,甚多。并下蛔虫2条,腹痛已止,按之亦不疼痛,惟腹下部仍有一二梗状物未消,已能进食,黄腻舌苔渐化。梗阻虽通,尚有余滞未尽。仿前法小其制,以图肃清。川朴3.6克枳实5.4克川军9克,后入槟榔9克川楝子9克使君肉9克黄连1.2克广木香2.4克。服后又下2次及蛔虫2条,痊愈。(王玉玲医案,录自《江苏中医》2:39,1956)
便秘
张xX,女,30岁。1984年7月5日诊:少腹胀满疼痛,大便3日未解,纳食不思,右关脉大,舌红根腻。此乃阳明大肠府气不通,治拟厚朴三物汤法行气泄热通便。方用:制厚朴6克炒枳实6克生大黄5克,后入炒莱菔子10克。1剂。患者午后服药,至半夜即解大便量多,少腹胀痛尽除,次日即能上班工作。(连建伟医案)
评议
痛而闭者,谓府气不行,腹痛而大便秘结,当属里实气滞之证。实则宜下,气则宜通,故用厚朴三物汤行气通便。本方与小承气汤药味全部相同,只是小承气汤以荡涤实积为主,故以大黄为君,而本方以行气为主,重用厚朴为君,意在消除胀满,其次才是通便。故厚朴三物汤中的厚朴剂量由小承气汤中的3两加至8两,积实由3枚加至5枚,大黄仍用4两。可见两方主证便闭虽同,但厚朴三物汤证的腹满而痛,当较小承气汤证为甚。日本吉益东洞以本方为治小承气汤证而腹满剧者,深得仲景之心传。
案一患者食冷物后肚腹疼痛胀大,大便秘结,六脉沉紧。沉主里,紧主寒主实。故用厚朴三物汤加桂心、丁香、木香、藿香、陈皮,旨在温中理气通便,得下而安。案二患儿腹部胀满疼痛,呕吐,便闭,西医诊断为肠梗阻。王老根据患儿有蛔虫病史,投厚朴三物汤行气通便,配合槟榔、川楝驱虫,栝楼、木香调气。1剂后泻下稀便与蛔虫,腹痛立止,诸证大减,再以前方小其制,并去栝楼之滑润,加使君以杀虫,黄连以泄热,又泻出蛔虫而愈。然而方中厚朴用量较少,此为美中不足之处。案三少腹胀痛,大便闭结,此即“痛而闭”也。右关脉大,病属阳明;舌红根腻,滞在大肠。故用厚朴三物汤行气泄热通便,并属阳明;舌红根腻,滞在大肠。故用厚朴三物汤行气泄热通便,并加炒莱菔子下气行滞,消除胀满,药仅四味,少而精当,而收桴鼓之效。现代亦常用本方治疗急性肠梗阻。
本篇主要讲痰饮。痰饮是一个病名,咳嗽是一个症状,往往咳嗽是由于痰饮所引起的,所以仲景把痰饮和咳嗽放在同一篇来论述。古代“痰"字和“淡”字是相通的,...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本篇主要讲痰饮。痰饮是一个病名,咳嗽是一个症状,往往咳嗽是由于痰饮所引起的,所以仲景把痰饮和咳嗽放在同一篇来论述。古代“痰"字和“淡”字是相通的,
葛根汤。汉。太阳病。葛根汤方(脑膜炎无汗时;腰肌劳损、腰酸痛+苍术炮附子;少阴太阴合病)
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仲景之湿病。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方(去上焦湿)[原文]黄芪三两 桂枝二两 茯苓三两 细辛一两
麻黄加术汤。。仲景之湿病。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杏仁七十个 甘草一两(炙) 白术四两
栀子连翘甘草栝蒌汤。。仲景之伤燥。[原文]栀子十四枚(擘) 连翘二两 甘草二两 栝蒌根四两 [用法]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小柴胡汤。汉。少阳病。小柴胡汤方(肝炎、淋巴肿块、结节、乳癌、伤科均可用它加减,女子经期感冒;女子经期感冒一律用小柴胡汤;可用来治疗脑部积水,要用生半夏;恶心反胃,反复发烧;呕吐又发烧;感冒刚好又发烧,感冒反复发烧;产后抑郁症基础方;乳房肿块+牡蛎)
枳实厚朴白术甘草汤。。仲景之伤风。枳实厚朴白术甘草汤方(肚子胀吃不下饭可用此方) 枳实四枚(炙) 厚朴二两 (炙去皮) 白术三两 甘草一两(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