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生脉散

生脉散朗读
生脉散方(酸甘化阴法) 人参三钱 麦冬(不去心)二钱 五味子一钱 水三杯,煮取八分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煎服,脉不敛,再作服,以脉敛为度。

生脉散原文

生脉散的作用是益肺气,养肺阴,实际也就是救肺气,救肺阴。病人在靠呼吸机维持呼吸的情况下,如果呼吸机一脱就要死亡,这是发生虚脱了,用生脉散就是不让他发生虚脱。我当时用了麦冬60g,五味子8g,西洋参30g。(熊继柏先生讲课内容摘录)

中医对吐泻暴脱的抢救 西医讲脱水,脱水就是失液,即中医所说的损失津液。但凡临床所见暴脱病人,均由阴损及阳,水脱之后再进一步脱,那就是阳气衰脱。人在死亡的时候,一定是阳脱而死,而非阴脱而死,先阴脱而后到阳脱,再才是死亡。如果我们按照西医的办法补液,当然可行。但我们作为中医去治疗,你这时给他用增液汤,行不行?用生脉散行不行?他这时是阳气暴脱,津液已经消亡了,肢厥,畏冷,冷汗淋漓,声低息微,脉象细弱,这是阳脱,须先救阳气。中医有一个理论,气能生津,气能生血,气随津脱,气随血脱。由于津液脱导致阳气脱,故必须先救治阳气。因此先用附子理中汤,而不用生脉散或增液汤。关于治疗暴吐暴泻,我就先讲这么三点。 (熊继柏先生讲课内容摘录)
丁某,女,52岁,素患哮喘十余年,1995年春突发暴喘,喝喝有声,张口抬肩,因呼吸急迫而言语困难,自汗不止,口渴,喉中多痰,鼻翼、口唇、爪甲青紫,舌红苔少,脉细而促。辨证分析:此患者气喘同时兼鼻翼、口唇、爪甲青紫,故为瘀血喘;又有自汗,口渴,舌红苔少,脉细而促,是气津两脱之象。治疗:宜益气生津固脱兼化瘀,方用生脉散合二味参苏饮。​《温病条辨》曰:​“喘喝欲脱,汗多脉散大,生脉散主之。​”

暑温

暑温,即温病之发生在夏季者。《素问•热论》“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凡温病发生在夏至以后,到立秋前后,正当炎暑季节者,即属暑温。夏季由于气候炎...

暑温朗读
()

猜你喜欢

[原文] 竹茹二两  栝蒌根二两  茯苓三两  半夏半升
()
猪肤汤方 [原文] 猪肤一斤 [用法]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分温六服。(一说白粉即米粉,南阳林山则说白粉为白垩土) [相关条文] 【11.31】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
()
柴胡桂枝汤方(乳腺小叶增生;乳癌+牡蛎;)[原文]桂枝一两半 芍药一两半 甘草一两(炙) 柴胡四两 半夏二合半 人参一两半 黄芩一两半 生姜一两半 大枣六枚(擘)
()
可用于治疗皮肤发痒的皮肤病、荨麻疹,桂枝麻黄各半汤方(麻黄汤见后卷,冷风过敏、风疹、荨麻疹常用此方+蝉蜕连翘二花有特效;) 即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之,将息如桂枝汤法
()
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汤方(去下焦湿)[原文]桂枝三两 茯苓四两 白术三两 细辛二两
()
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杏仁七十个 甘草一两(炙) 白术四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