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胶饴

胶饴朗读
饧(《方言》),胶饴(陶弘景),饧糖(孟诜),软糖(《蜀本草》),麦芽糖 为高粱、米、大麦、小麦、粟或玉米等含淀粉的粮食发酵糖化制成的食品。全国各地均产。通常以糯米或粳米磨成粉,煮熟,加入麦芽,搅合均匀,微火煎熬而成。饴糖有软、硬之分,软者称胶饴,硬者习称白饴糖,入药以软饴为主。软饴以黄褐色浓稠液体、黏性很大、味甘者为佳。

胶饴详情

  为高粱、米、大麦、小麦、粟或玉米等含淀粉的粮食发酵糖化制成的食品。全国各地均产。通常以糯米或粳米磨成粉,煮熟,加入麦芽,搅合均匀,微火煎熬而成。饴糖有软、硬之分,软者称胶饴,硬者习称白饴糖,入药以软饴为主。软饴以黄褐色浓稠液体、黏性很大、味甘者为佳。

  饴糖首载于《名医别录》​。其异名有胶饴(《本草经集注》)、饧糖(《食疗本草》)、软糖(《蜀本草》)、饴饧(《本草纲目》)、糖稀(《发酵工业全书》)等。《名医别录》谓其“主补虚乏力,止渴,去血”​。​《食疗本草》言其“补虚,止渴,健脾胃气,去留血,补中”​。​《日华子本草》补入“消痰止嗽,并润五脏”​。​《本草蒙筌》则谓本品“和脾润肺,止渴消痰,建中汤内用之,盖亦取其甘缓。治喉骾鱼骨,疗误吞钱环。中满莫加,呕吐切忌。小儿多食,损齿生虫”​。​《本草纲目》增入“解附子草乌头毒”​。​《本经逢原》总结本品“润肺气,止暴嗽,补虚冷,益津气,除唾血。……熬焦酒服,能消食积,下瘀血,解附子乌头毒”​。明清以来,对饴糖的功用认识日趋完善。

  【性能】

  甘,温。主归脾、胃、肺经。

  【功效】

  健脾益气,缓急止痛,润肺止咳。

  【应用】

  一、脾胃虚弱

  饴糖味甘入脾,能益气健脾。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而见气短乏力、纳食减少等症,常与黄芪、党参、桂枝、炙甘草等同用。

  二、虚寒腹痛

  饴糖甘温质润,既能温补脾胃,又能缓急止痛。脾胃虚寒、肝木乘土、腹痛喜温喜按、得温痛减等症,单用温水化服;或配伍桂枝、白芍、甘草、大枣、生姜,即《伤寒论》小建中汤。若产后气血不足、腹痛不止者,配伍当归、桂枝、白芍等药,温补气血、缓急止痛,如《千金翼方》当归建中汤。若中阳衰微、阴寒内盛、脘腹剧痛、呕不能食、痛而不可触近者,配伍花椒、干姜、人参,温中散寒、缓急止痛,即《金匮要略》大建中汤。

  三、肺虚咳喘

  饴糖味甘质润,既能补气,又能润肺止咳。肺虚燥咳、气短作喘、干咳无痰、声音低微者,常与杏仁、百部、川贝母、紫菀等配伍应用。若卒得咳嗽者,​《肘后备急方》与生姜、豆豉配伍。若大人小儿顿咳不止者,​《本草汇言》同白萝卜汁蒸化,趁热缓呷。此外,单用本品可以解毒。如《圣济总录》用饴糖治疗附子中毒;《常用药用食物》用饴糖频涂患处,可治热毒所致的脓性甲沟炎。

  【用法用量】

  30~60g;烊化冲服。亦可熬膏或为丸服。

  【使用注意】

  湿热内郁、中满吐逆、痰热咳嗽、小儿疳积者忌用。

胶饴相关的方剂

  • 大建中汤

    猜你喜欢

    124【本经原文】味咸平,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骨节,杀邪气延年。
    ()
    ()
    37薏苡仁【本经原文】味甘微寒,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其根下三虫,一名解蠡。
    ()
    增补神农本草经不足部分19【主治】呢它能镇心安脏,益气补血,清咽开音,能够清咽开音。诸位可以看这个哦,为什么?因为鸡蛋黄呢黄色的,颜色是黄的,那本来就有滋润的功能,
    ()
    210枳实 本经原文z】味苦,寒,无毒。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利,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生川泽。
    ()
    137麻蕡【本经原文】味辛平,主五劳七伤,利五脏,下血寒气,多食令人见鬼狂走,久服通神明轻身。今名麻勃(花粉),火麻仁(果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