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糯稻根

糯稻根朗读
糯稻根(《本草再新》)为禾本科1年生草本植物糯稻 Oryza sativa L.var.glutinosa Matsum.的根茎及根。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于10月糯稻收割后采收,采收后除去残茎,洗净,晒干。本品以干燥、根长、黄棕色、无茎叶者为佳。生用。

糯稻根详情

糯稻根以糯稻的地下根茎及根入药,故名。本品异名有稻根须(《药材资料汇编》),糯稻根(《江苏植物药志》),糯谷根、糯稻草根(《全国中草药汇编》),糯稻根须(《中药大辞典》)等。糯稻根药用始载于《本草再新》​,曰其具有“补气化痰,滋阴壮胃,除风湿。治阴寒,安胎和血,疗冻疮、金疮”之功效。​《中国医学大辞典》曰其能“养胃,清肺,健脾,退虚热。​”​《药材资料汇编》谓可“止盗汗”​。​《全国中草药汇编》曰能“养阴,止汗,健胃”​,主治“自汗、盗汗”​。通过近代临床应用,逐渐认识本品具有止虚汗、退虚热等诸功效。
【性能】
甘,凉。主归心、肝、肺经。
【功效】
止虚汗,退虚热。
【用法用量】
15~30g。
 

倪海厦讲糯稻根

【应用】
一、自汗、盗汗
糯稻根甘凉,入肺经能补肺气、益卫气;入心经能养心阴、敛心液,故有较好的固表止汗之功。治表虚卫阳不固之自汗者,可单用水煎服;亦可与益气固表止汗之黄芪等同用,以增固表止汗之疗效。治阴虚热扰、迫津外泄之盗汗者,本品常与生地黄、地骨皮、浮小麦等同用,以共奏滋阴退热、固表止汗之效。治病后自汗食少者,如《全国中草药汇编》以本品配莲子肉,水煎服。
二、虚热不退、骨蒸潮热
本品甘凉清淡,清退虚热而不苦泄,可用于病后阴虚汗多、虚热不退及骨蒸潮热等证。常与沙参、麦冬、地骨皮等养阴清虚热药同用。此外,现代临床以本品120g水煎,每日2次分服,20天为1个疗程,治乳糜尿有效[中药大辞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2734]。糯稻根须150g,加冷水2500ml同煎(以小儿15kg计算,每增加2kg,须增加糯稻根50g、冷水500ml),水沸开始计时,20分钟后去渣取汁备用,治疗应用抗生素或合用糖皮质激素后汗证有效[新中医,2003,2 (35):51]。
 

糯稻根相关的方剂

猜你喜欢

 31、茈胡(柴胡)   【本经原文】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现名柴胡。
()
()
高齐民先生对《伤寒杂病论》单味药的分析
()
194防己【本经原文】味辛,平,无毒.治风寒,温疟,热气,诸痫,除邪,利大小便,通腠理,利九窍。生川谷。一名解离。
()
()
211【本经原文】味苦,温,无毒。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去三虫。生山谷。
()